本周迎来事件洪峰:
2月17日至21日当周,以美联储(FED)为首的全球四大央行都将公布会议纪要,将会影响货币政策前景;日本央行(BOJ)还将召开新一届货币政策例会,结合通胀回升、营业税即将上调的复杂背景,给出他们的立场;另一方面,各国PMI数据表现也将进一步印证是否放缓全球经济增速的窘境。而到周末时,G20峰会是否会带来新鲜的观点?一连串全球经济问号本周都将一一得到解答,而在千头万绪的经济事件中,投资者又应该格外关注哪些看点呢?
美联储(FED)缩减刺激计划以及中国经济主动性放缓,是今年新兴市场受挫背后的两大因素,而这两项在未来一周势必也将成为市场关注焦点。美联储将公布会议记录,而中国将公布一项重要调查结果。
不可不看:美联储会议纪要
鉴于近期公布的一系列美国经济数据惨不忍睹,投资者必然会将注意力放在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于北京时间周四(2月20日)凌晨03:00公布的会议纪要上,尤其是美联储有关经济的看法,以及美联储官员们对前瞻指引政策的讨论。
美联储在1月29日结束议息会议时宣布,再次将量化宽松(QE)政策缩减100亿美元,同时维持0-0.25%的超低利率水平不变。美联储重申,可能会在未来以审慎步伐进一步缩减债券购买计划。
由于美联储时任主席伯南克(Ben S. Bernanke)并未在1月份货币政策会议之后举行新闻发布会,究竟新上任主席耶伦(Janet Yellen)在与前者做完沟通后如何表态也就无从得知。
耶伦上周二(2月11日)在国会众议院金融委员会上表示,美联储可能会继续按照有序速度缩减QE政策,并为前瞻指引政策辩护,这与伯南克时期的政策立场并无二致。
而在前瞻指引上,美联储已经在2013年12月份决议上表示,即使失业率触及FOMC考虑加息的6.5%门槛,美联储仍有可能在之后一段时期内维持当前0-0.25%的超低利率政策不变。而2月7日出炉的最新非农报告显示,美国1月失业率进一步降至6.6%,距离美联储考虑加息的6.5%门槛已近在咫尺。
而市场似乎更希望听到美联储官员们表示,他们对可能继续疲软不堪的经济数据的看法非常灵活,如果会议纪要能在如何让美联储叫停缩减QE政策上作出任何表述,都将至关重要。
此外,英国央行定于周三(2月19日)公布会议纪要。澳洲联储将在周二(2月18日)公布会议纪要。日本央行将在周五(2月21日)公布会议纪要,而在这之前,日本央行还将在周二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并公布利率决议。这些央行纪要及会议也都存在各自看点。
格外关键: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PMI数据
Markit/汇丰的2月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将于周四公布。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月制造业活动在6个月来首次跌破荣枯线,显示2013年底放缓势头延续到了今年。
该数据让亚洲对经济增长敏感的市场感到寒意,打压了股市、大宗商品与澳元。中国是澳洲的最大出口市场。
ING的资深分析师James Knightley表示:“如果这些PMI数据令人更加担心中国放缓,那么就可能再度打击市场信心。若果真跌破50关口,关于中国放缓的报导将会增多。这将导致人们更加担忧全球增长前景和新兴市场活动。”
分析师认为,中国PMI会再度低于50的荣枯分界线,尽管最尽管最新调查覆盖春节假日,意味着调查结果可能不那么可靠。
相反,定于周四公布的欧元区制造业和服务业PMI预计将持稳至略微上升。两线领先指数将最先显示出欧元区是否受到了新兴市场放缓的影响,1月调查显示欧元区民间部门年初情况比预期好得多。然而,调查主要是在新兴市场货币大跌前进行的。
周末留心:G20会议的新兴市场影响
全球20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将在下个周末(2月22-23日)聚首澳洲,并探讨全球经济政策。由于美联储(FED)在2013年12月货币政策会议上拉开了缩减大规模量化宽松(QE)政策的大幕,且对中国为首的新兴市场经济增速更加疲软忧心忡忡,发展中国家的股市、债市和货币市场都已遭遇剧烈震荡。
与2013年的G20峰会相比,当前全球经济的部分不确定性已经相继消除。除了欧洲债券市场大幅好转、美联储新掌门耶伦平稳接棒伯南克给市场送上“定心丸”之外,欧美经济数据利好频出、美国债务上限之争得以化解,都能带给投资者不少慰籍。但在新兴市场再次陷入困顿之际,在消化增长阻力,平复市场动荡方面,G20决策者们还需持续作出必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