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普照寺的故事·故事二


劫后重建热心人的故事

 

    千年岁月,星转斗移,唐代明代普照寺几度兴盛。然而历史沧桑,普照寺也几经风雨,史料有明朝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佛寺被毁的记载,也有清顺治7年、雍正2年及新中国建国初期重修的记载。文革初期,普照寺遭受大劫,佛像被毁,大殿后来也被拆除,千年古刹不复存在。直至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普照寺才得以异地重建。
    文革后重建普照寺,又有一个美丽的故事。
上世纪90年代初,淄城镇城一村有个叫高明升的人,对于重建普照寺,他像当年那个泥瓦匠一样很是热情努力,他带人走遍了淄城村落收集相关资料,经半年寻访,先是觅得了原寺内两块残碑,又在淄博日报老报人陈文祥先生那里找到一张1964年拍摄的石佛照片。两块残碑后来均移至新建普照寺展存,一张照片成了恢复石佛原貌的珍贵依据。
    那两块残碑,一块是清顺治七年《重修古淄州普照寺正殿妆金大石佛碑赞》,上面刻载:“淄州城中,侧近县署古寺,有天然石佛一躯,其大无伦。谅察源流,人力绝而天工现,令人不可思议,真天下之大观也。”一块是清雍正二年《重修普照寺序文碑》,上面刻载:“事淄邑治之东,旧有普照寺。士人又名佛寺,石佛者不事雕琢天然具足也。每逢节令,游人如蚁,吾淄一名胜也。”
    有资料载:1992年6月,在政府支持下,在淄川城南关吉祥路西、城一社区般河南岸地方,重建工程终于破士动工,在七家公司五百余人的齐心努力下,仅用78天的时间就建成了,并于1992年10月1日对外开放,自此,普照寺佛音袅袅,千年佛寺重放异彩。阿弥陀佛!
新建寺院总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自南向北依次矗立起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露天石佛,并以左右两厢房对称呼应,形成一组古朴典雅的民族寺庙建筑群体。新塑大小佛像43尊,造型庄重、形神各异。大雄宝殿高15米,阔17米,时深28米,可容数百僧众举行法事活动。石佛仍建在露天,高10.2米,重百余吨,采用墨玉石精雕而成,蔚为壮观。只是山门楹联换了新内容。原先的楹联是“大千世界开只眼,不二法门暗点头”,新的楹联是“一尘不染清净地,万善同归般若门”,而门楣正中“普照寺”三个镏金大字,好像仍与原来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