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低迷,美国能否独善其身?


欧洲经济正面临第三次触底,日本经济虽然在“安倍经济学”的强刺激下,曾一度表现出复苏的态势,但很快就露出原形,再度陷入困境,迫使安倍政府更加疯狂地推行他的“安倍经济学”,新兴经济体经济则更是陷入了再度低迷的状态。唯有引爆全球金融危机的美国,正在享受经济复苏带来的快感。

 

近日,美国商务部将三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从此前估测的3.5%上调至3.9%,远高于市场预期。而此前市场对三季度经济增长的预估仅为3%,远低于官方公布的数据。不仅如此,失业率在9月份跌破6%以后,10月份进一步跌至5.8%,呈稳步下降趋势。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在全球经济都严重低迷的大背景下,美国却能够独善其身呢?美国是否又将象二次世界大战一样,成为此次金融危机的最大受益国呢?

 

实事求是地讲,美国成为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最大受益国,已是板上钉钉的事,谁也无法改变。但是,在其他国家经济不出现复苏的情况下,美国要想独善其身,可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美国只顾自身利益,而不顾及其他国家的利益,不帮助其他国家一起复苏,将会严重影响到美国作为最大受益国的受益效率。

 

要知道,虽然美国经济复苏主要源于内生动力比较强劲,抵御外部冲击的影响也相对较强。但是,这种状态只能在一定时间范围之内,超过了一定区间,影响和作用就会逐步下降,甚至出现相反的结果。

 

而就美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独善其身至少面临两个方面的困局。一方面,此次经济复苏的强劲,并没有以往那么坚实、那么令人放心。因为,以往美国在危机后的经济反弹,一般都在6%7%,甚至更高,而此次反弹,仅仅只有以往的一半多一点,能否抵抗得住外部环境的压力,值得关注;另一方面,外部环境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已经在出口方面得到体现,美国商务部也把三季度的出口增幅从7.8%下调至4.9%。必须注意的是,出口在美国GDP中的占比大约在12%,出口下降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不可能不重要。也正因为如此,美国要想在全球经济低迷的状态下独善其身,可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些国际预测机构,也开始调低美国的经济增长预期。

 

事实也是如此,在经济全球化格局已经比较明显,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交往已经十分频繁的情况下,一个国家要想独立于其他国外之外生存,或者独立前行,可能已经越来越少。就算美国依靠经济实力的强大、核心竞争力的独一无二、美元的霸权,能够将自身的危机因子转嫁一部分给其他国家,也不代表可以独立生存在这个世界,可以不受外界的任何干扰。如果这样,美国经济也就基本陷入僵化和瘫痪阶段了。

 

比较直观的一种感觉是,美国可以转嫁危机,同样需要接纳危机。能够做到的就是转嫁得多一些,接纳的少一些,但绝对不可能只转嫁、不接纳。尤其是美国的盟友——欧洲和日本经济都陷入困境和低迷的情况下,美国不能袖手旁观,更不能雪上加霜,最好是雪中送炭。也只有这样,美国对欧洲、日本的驾驭才可能更加自如、更加具有权威性。否则,会招致两大经济体的心理对抗。

 

而对于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国家来说,指望美国来帮助摆脱危机,可能不太大。特别是中国,更不可能得到美国的支持和帮助。只要美国不再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横加干预、设置障碍,就已经是最大的支持了。

 

值得外界关注的是,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建议,很具有创新作用和现实意义。因为,这个被有的人称之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建议,毫无疑问对中国是具有极大的帮助的,它不仅可以让中国经济在“一带一路”中得到极大提升,而且可以大大提升中国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因为,一旦这项计划得到顺利实施,受益的将主要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贫穷国家。这对于带、路沿线的国家来说,是非常支持和欢迎的。

 

而为了配合此项计划,中国还提出了设立丝路基金、建立丝路银行的设想,以更好地推动“一带一路”计划的实施。而中国提出的这项建议,对美国来说,很显然是比较被动的。参与吧,心有不甘,毕竟此项计划是由中国提出的,对中国的作用也要远高于其他国家。不参与吧,会引起很多国家的不满。要知道,其他国家也不是傻子,美国一边要做世界老大,一边在其他国家遇到困难时袖手旁观,怎么能有公信力呢?

 

所以,美国经济的强劲复苏,对世界经济是一件好事。不然,它会把世界经济搅得不得安宁。但是,在其他国家经济都非常低迷的情况下,美国要想独善其身,也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是一酒吧爱美贩事。俗话说,一花独放不是春,一木独存难成林。美国要想继续做世界老大,就必须尽最大努力帮助其他国家一起复苏,从而建立好自己的威信。否则,别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