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与人类起源初探(晓晨)
《山海经》上只记载了盘古大地的年代的历史,没有记载这以前人类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更没有记载大陆板块分开的原因和历史。本来是一部上古时代的百科全书,所记载的神、人、动物、植物、地理和当时的大事纪。以此书严谨的态度考虑,人们普遍认为书中的地理、矿产等方面不会是作者杜撰,但是关于神、人、动物的记载,古怪离奇,大多数人难以理解,尤其对于中国现代无神论的国家来说,更只当古人由于迷信甚至愚昧而杜撰出来的。
墨西哥和危地马拉的古代奎契族(Quiche)玛雅人,尊奉一部名为《波波武经》(Popol Vuh)的神圣经书。根据玛雅人的神圣典籍《波波武经》,这个古文明曾“探测过天空的四个角落,勘查过大地的整个形貌”。还有古埃及的《亡灵书》,我想它们的性质和《山海经》一样都是记载上古文明起源的经典,而且它们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可以认为它们原本就是并列的三本书,每本书所记述的侧重点不同罢了。《波波武经》把地球人类纳入宇宙大家庭里,讨论地球的产生、发展和灭亡,它更宏观,显然是一本神写的书;《亡灵书》则更注重讨论个体人的灵魂转世与宇宙神秘的联系,它更微观,显然也不是人可以写出来的书;而《山海经》则似乎更接近现代的人类,相对客观地描述天、地、神、人、物的当时状态,它的观察角度更像人的作品,但是也不是一般的人,因为我们无法想象一个普通的人是如何知道那么多关于天、地、身、人、物的详细细节的。如果我们把以上三本书籍相对照地阅读,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可以相互补充,因为他们原本就可能是对于同一个文明的不同角度的表述罢了。如果能够屏弃民族、宗教、价值观念的差异的偏见之后,做一些整合的工作,也许就可以恢复当初盘古大地的人类文明史,完整阐述上古时代文明的整体世界观和价值观体系。
当人类进入现代文明之后,人们逐步发现上古时代的文明,根本不象我们想象的那么愚昧无知,从考古学家对古玛雅、古埃及,甚至古中国的文明的发觉和认识加深之后,我们不得不承认,上古时代几乎是个辉煌灿烂的超人时代。究竟是我们现代人遗忘了祖先,还是祖先皆出于编造?我不能回答。因为,要回答这个问题,似乎必须先回答人类的起源,回答《山海经》时代的确切时间以及这个时代之前和之后所发生的历史。以下关于美洲的知识主要来自大量复杂的资料,由于篇幅关系,不做详细索引。
阿兹特克人相信,宇宙是以“大循环”的方式运转。祭司们认为:自从创世以来,我们的宇宙经历过四个这样的循环周期——每个周期就是一个“太阳纪”。根据他们的说法,西班牙人入侵之时,正当人类进入“第五太阳纪”,而我们今天仍旧活在这一纪。下面这段记述,引自阿兹特克文献集《梵蒂冈拉丁抄本》(VaticanoLatin Godex):
第一太阳纪“玛特拉克特里.亚特兰”(Matlactil Ail):为期4008年。生活在这一纪的人类以一种名为“亚齐钦特里”(atzitzintli)的水生玉蜀黍为主食。在这个时代中,巨人四处出没……第一太阳光被水毁灭,征象即为“玛特拉克特里.亚特尔”(意为“十水”)。它被称为“亚帕乔华里兹特里”(Apachiohualiztli,意为“洪水”),一种促使雨水持续下降的魔法。人类被转化成鱼类。据说,只有一对夫妻逃出,托庇于水边一株老树下。又有人说,总共有七对夫妻躲藏在山洞中,等待洪水消退。他们使人类重新繁衍,被他们的国家尊奉为神祗……
第二太阳纪“伊厄科特尔”(Ehecoatl):为期4010年。生活在这一纪的人类以一种名为“亚科钦特里”(acotz intli)的野生水果为主食。这个太阳纪被“伊厄科特尔”(风蛇)毁灭;人类被转化成猴子……一双男女任立大石上,逃过了这场劫难……
第三太阳纪“特雷奎雅威洛”(Tleyquiyahullo):为期4081年。第二太阳纪硕果仅存的一对夫妻生下的子孙,以一种名为“钦可科克”(tzincoacoc)的果实为主食。第三太阳纪被火毁灭……
第四太阳纪“宗特里里克”(Tzontlilic):为期5026年……一场战争和大火蔓延整个世界,人类全部变成饿殍。
阿兹特克人对于人祭的看法与他们对历法以及时间会终止这些信仰之间存在着联系,在入侵的西班牙人肆意破坏下幸存的另一项阿兹特克“文献”,是第六世皇帝阿萨雅卡特尔(Axayacatl)于公元1479年树立的“太阳石”(Sun Stone)——著名的阿兹特克历石。这块庞大的圆形石碑,于1791年发掘于大寺庙遗址,重达24.5吨,用一整块玄武岩雕凿而成。碑上镌刻着一系列同心圆,开始时,人们认为它仅仅是一块装饰华丽的祭石,但是实际上,它却是了解阿兹特克人对于世界历史及时间终止这些信仰的钥匙。
这块石头的中心处有一张伸着舌头的人脸,它表现的是太阳神托那迪尤向人们索要血和活人祭品的供奉。从中心分散出来的是几个小的区间,它们中有一些代表一天分为八个部分,这与我们的小时相当,其他一些区间则表示阿兹特克人的月份,每个月有20天。他们每一个宗教年,或叫托那拉迈特年,有13个月。其中有一个区间甚至还是用人的头骨表示的。如同《梵蒂冈拉丁抄本》,碑上的图纹陈述一个基本的信念:世界已经度过四个太阳纪。
第一时代,或称第一个太阳,是“巨人们”的时代,他们“吃掉我们的食物”。最古老的第一纪由虎神“奥瑟洛托纳提乌”(Ocelotonatiuh)代表:“在这个太阳纪中,地球上居住着神祗创造的巨人,但最后全都被老虎吞噬。”有人认为这些巨人有许多是指恐龙。今天的科学家们相信地球的确曾被一颗巨大的陨星撞击过,结果是恐龙彻底灭绝了。尽管这场灾变被认为是发生于距今6500万年以前,但这颗陨星却创造了今天南墨西哥的齐克修莱伯陨石坑。陨石对地球的撞击力相当大,它掀起来的尘埃和碎石形成巨大的云状物,遮住了太阳的光芒,从而导致气候的急剧变化,使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惨遭厄运。有的人还认为这颗陨石甚至有可能穿透了地球的地壳,然后消失于地球的球心。从阿兹特克人的观点来看,第一时代结束于巨人们被“老虎”吃掉之时,估计他们指的是被哺乳类动物代替。有一些资料说这个世界毁于洪水,另外一些说“这个太阳在一次日蚀之后就陷于寒冷和黑暗之中”。尽管各种说法不一,但它们却一致认为,就跟以往几个世界的结束一样,太阳不再光芒四射,这次“是在13年发生的”。
第二时代,或者叫第二个太阳,是“他们变成猴子”并生活在树林里的时代。“他们”指的是谁却不太清楚,但据推测可能是人类的祖先。第二太阳纪的代表则是空气之神“伊厄科特尔”(Ehecoatl)的蛇状头颅:“在这个时期中,飓风蹂躏世界,人类被转化成猴子。” 几乎所有的资料都一致认为,第二个太阳是毁于一场凶猛的风,它卷走了一切东西,砂石遮住了太阳,甚至“太阳自己也被风卷走了”。然而,一部有名的书稿——万迪科诺一拉丁考迪科斯(‘CODex’的意思是一本象形文字和石壁画的书)却补充说:“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站在岩石上,他们是这场灾难的幸存者。”
第三时代,或者叫第三个太阳,开始于古代历法的One FLINT年,据说那时被火神统治着。第三太阳纪的象征是一个由雨水和天火构成的头颅,“在这一纪中,天火降临人间,熔岩涌出火山,摧毁地上一切生灵。全世界的房屋都被焚毁。人类全都转变成鸟类,以度过这场劫难”。许多人把这一时代当成是人类学会开始用火的时代,但是相当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几乎所有的资料都认为这一世界最终毁于一场“火雨”。根据里昂一波迪拉的观点,“火像雨一样降落到他们身上”,而“太阳也被火毁灭了”。很可能这里指的是由于烟与火的遮挡,在地球上看不到太阳的光芒了。这也许是火山——或许也是人类的活动所造成的后果。
第四时代,或者叫第四个太阳经常被称为臧特里莱克或者“黑发”时代。女水神查秋特丽裘(Chalchi uhtlicue)的头像代表第四太阳纪,“大雨倾盆而下,洪水四处泛滥,山峰隐没在水里,人类转化成鱼类”。“他们就这样消失了,他们被水吞没,然后变成了鱼…洪水持续了52年,它结束了他们的生命…天空倒坍下来压在他们身上…他们消失了”,连“所有的山脉也消失了”,都被这在地球上肆虐的洪水吞没了。然而万迪科诺一拉丁考迪科斯这本书又补充说,一对夫妻在洪水中幸免于难,因为“他们被一棵树保住了生命”,这与圣经里诺亚方舟的故事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第五时代,或者叫第五个太阳开始于Thirteen Acatl这一年,一直持续到今天。但是阿兹特克人还认为这次的太阳是最后一个。第五太阳纪-我们这个时代的-象征则是太阳神“托纳提乌”(Tonatiuh)的脸孔。它的舌头是一把用黑耀石(obsidian)打造成的刀子,从嘴洞中伸出来,垂涎欲滴,等待子民奉上人血和人心供养它。脸上布满的皱纹显示,这位神祗的年纪十分老。它的图徽“欧灵”(Ollin),意思是“动荡”。为什么第五太阳纪会被称为“动荡的年代”?因为,“据长老们说,在这个时期中大地会移动,造成无数生灵死亡”。根据里昂一波迪拉的记载,“第五个太阳有四道运动轨迹,被称为运动的太阳,原因是它沿循着自己的轨道运行着。”但是在阿兹特克人的语言(尤蒂一阿茨帝克语族)里,OLLIN这个单词不仅意为“运动”,而且还有“地震”的意思。里昂一波迪拉接着叙述道:“…正如年长者们所不停说的那样,在这个太阳时期将会出现地震与饥饿,人类的末日也会随之来临。”万迪科诺一拉丁考迪科斯这本书中也提到:“地球将会经历一次运动,我们将会因此而消失。”然而其他一些叙述则表明:将要毁灭现存的,也是最后一个世界的灾变,是自然界里地上、空中和水里所有毁灭力量的结合。最终是一场极度高温和干燥的大火,以及“来自上天的火”,随后便是黑暗与酷寒,相伴而来的有猛烈的飓风和骤雨。所有这些形成了地震、火山活动和毁灭性洪水的总爆发。
这场劫难什么时候会发生?据阿兹特克人的祭司说,为期不远了。他们认为,第五太阳纪已经非常古老,它的周期正在面临结束阶段(因此太阳神托纳提乌脸上才会出现那么多皱纹)。古代中美洲传统,将第五太阳纪的起始追溯到远古时代,相当于基督教公元前40O0年到公元前3000年之间。然而,计算这个太阳纪结束时间的方法,到阿兹特克时代就已经被遗忘了。根据里昂一波迪拉的观点,“阿兹特克人关于五个太阳的神话解释了人类的命运以及最终不可抗拒的末日。”这表明阿兹特克人相信,我们的世界是可以灭亡的,并且时间是由一连串的时代组成,最后注定要走向毁灭。但是阿兹特克人似乎并不确切知道目前的这个太阳什么时候会终结。他们认为它已经很古老了,有可能不久就会走向毁灭。
但是他们同时也认为自己的行为能够影响它所延续的时间,认为他们有责任去阻止它灭亡,并且可以通过人类做一些自我牺牲来保证太阳光芒四射和地球平安无事。他们的这种认识导致了以人心和血来喂养太阳。阿兹特克人不得不举行杀人祭神的仪式,希望能延缓这场即将临头的灾祸。事实上,阿兹特克人自诩为神的选民,他们坚信,他们负有一个神圣的任务,对神的敌人发动战争,将俘虏的血奉献托纳提乌,借以保存第五太阳纪的生命。
这就是为什么对于阿兹特克人来说,人祭仪式是如此必不可少的原因。他们认为,在这第五个太阳之初,唯一能让太阳重放光芒的办法就是向它献上最珍贵的礼物——把生命本身作为礼物。因此他们便不断地奉献自己的生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太阳长久不衰,以及避免那威胁着要吞噬整个地球的巨大灾变。同样的信念,大致上也被中美洲其他重要文明所接受。跟阿兹特克人不同的是,在他们之前出现在中美洲的一些民族,却能“精确”计算出何时全球大地震会发生,将第五太阳纪一举终结。
玛雅人与阿兹特克人一样,也认为世界曾被创造和毁灭了好几次。他们认为自己居住于“第四个世界”或“第四个太阳”。在玛雅人看来,神不仅把人类创造了好几次,而且他们还数次创造了所有以前的世界。或者时代。每一个世界都是由一位不同的神统治着的。然而其中的每一个世界最终都被这种或那种灾难毁掉了。根据大多数古代玛雅人的记载来看,第一个世界被来自天空的火毁灭,很可能这里指的是火山或陨星运动;第二个世界毁于太阳,估计是指干旱;第三个毁于水,有可能是指洪水,这也许与圣经里诺亚方舟故事中的大洪水不谋而合。尽管不同的记载里每个世界终结的原因有轻微差异,但是玛雅人却能够给出每个世界未日的确切时间,这一点阿兹特克人就没有做到。对于玛雅人来说,每个世界末日都恰好与金星大周期结束日一致。
玛雅人的手稿里还清晰记载了我们现行世界的起始及其特点,它是形成于公元前3114年8月13日的,“长计数历”中所有的日期都与这个起始日“0”有关,正是在这一天,日历最后一次进行了“重新调整”。大多数玛雅人的手稿都把现在这一代人类称为“玉米人”,他们居于第四个世界,很有可能是人类最后的一个时代。在这一代人类形成之前,地球曾一度笼罩于黑暗之中。新创造出来的人类有黑皮肤的也有白皮肤的,他们离开了图拉这一起源地,在黑夜中焦的地等待着黎明和太阳。接着他们看见了“金星这个太阳的向导与使者,然后燃起了香以表达内心的喜悦。”
现代天文知识的确表明在公元前3114年8月13日早晨,金星实际上是早于太阳而出现于天空的。另外,根据计算,在拂晓之前,也就是金星在它1,366,560天的周期中,首次先于太阳出现之前,昴(宿)星团经过了夜空中的子午线。有许许多多的人认为,古代玛雅人也把昴(宿)星团看做是金星的使者,就像金星作为太阳的使者,宣布一个崭新的现行时代开始那样,昴(宿)星团又反过来宣布现行的金星大周期的到来。
昴(宿)星团与玛雅天神中最强大的伊特扎姆那神密切相关。他被视作玛雅人的众神之首,许多人认为它就是后来库库坎或阿兹特克神昆兹奥考特——中美洲所有文明的创造者——的原型。伊特扎姆那统治着上天,另外玛雅人还认为他是极其重要的地轴之神。
玛雅人认为,在以往每个世界的终结时都有死亡和毁灭发生。并且也正如我们所发现的那样,现行世界的终止日期也最终破译出来了。这个日期是确定的,而且令人震惊的是:它即将降临到我们身上。把它译成我们现行的公历,指的就是中美洲时间2012年12月21日太阳即将落山之时!
我们没有人能肯定这一天里究竟会发生什么事。但肯定的一点是:古代玛雅人曾经非常准确地预测过每一次日食和月食。从现代计算机辅助下的天文计算中我们还得知,在2012年12月21日那天太阳即将落山时,金星真的会从西方地平线上落下去,而与此同时,昴(宿)星团又会在东方升上地平线,这就跟古代玛雅历法预测的一样。从象征意义上说,那一天我们将会看到金星的死亡和昴(宿)星团的诞生。用玛雅人的术语来说现行的世界,或者叫做时间的大周期,是由金星统治的,而它如要结束,现行的年代。纪元或“太阳”将会灭亡。在一个周期的结束留给玛雅人的问题是:一个新的世界是否会再一次开始。
玛雅人认为时间的大周期会突然结束这一观点,看上去也许有些荒诞,然而现代科学却证明出前几个世界最终毁灭是确有其事,证明了玛雅人是正确的。以古生物演化领域的教授西蒙.康韦.摩瑞斯为领导的剑桥大学科学家们,最近从生物化石中发现了一些证据。他们认为:“自从寒武纪以来,生命似乎是被刻写、抹去,然后又重写了四到五次。”根据发现,他们认为在历史上的几个不同时代中,生命曾繁荣昌盛过,然而几乎又在瞬间内从地球表面上销声匿迹了。每当这样的事情发生之后,地球都会在上百万年的时间里没有任何生命的存在。
人们广泛注意到,玛雅文明中存在着一些显著的矛盾,一方面,玛雅文明的整体成就并不算突出;另一方面,他们却拥有先进的天文历法知识。人们要问:是怎样的一种心灵怪癖,促使玛雅知识分子观测天象,却不去研究车轮的原理;他们比任何半开化民族都热衷于探索人类永恒的问题,却不肯花点工夫,把石柱支撑的拱门改进成真正的拱门;他们有能力以百万为单位,进行繁复的计算,却不懂得怎样称一袋玉蜀黍的重量?我们已经知道,玛雅人的历法继承自奥梅克人。因此,真正的问题应该是:奥梅克人从哪里取得这套历法?一个文明,如果想制定这么精确的历法,科技发展该达到哪一种程度呢?
现在,我们不妨探讨一下“金星”的问题。对中美洲所有古代民族来说,这个星球具有格外重大的象征意义,因为他们把金星看成奎札科特尔的化身。在玛雅方言中,“羽毛蛇神”奎札科特尔也被称为古库马兹或库库尔坎,他们都踉金星有密切关系。有趣的是在中国白帝少昊的出生和太白金星有关,颛顼也是少昊培养出来的。
和古代希腊人不同的是,玛雅人认为金星不但是“晨星”,同时也是“黄昏星”。在这方面,玛雅和古代埃及人看法一致。玛雅人对金星的观察相当精细。在天文学上,一个行星的“会合周期”(synodical revolution)指的是它运行一周,回到天空中某一个特定点所需的时间——从地球上观察。每224.7天,金星绕太阳运行一周,而地球则在比较宽广的轨道上运行。这两个星体的运行结合起来,所造成的效果是:大约每584天,金星就在地球天空的同一个地点升起。
不论是谁发明玛雅人继承的这个精巧、复杂的历法系统,他们一定察觉到上述的现象,而且,他们还找到一些灵巧的方法,将这个现象和其他连锁周期结合在一起。此外,从相关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古代历法师了解,584天只是一个近似值;他们也知道,金星的运行是不规则的。因此,他们为金星在漫长时期中的“平均”会合周期推算出一个精确的数字,而这个数字已经被现代科学家确认。这个数字是583.92天;玛雅人以无比繁复的方法,将它融进他们的历法体系。例如,为了让它配合所谓的“圣年”(tzolkin,一共260天,分成13个月,每个月21天),历法师要求,每61个金星必须修正4天。此外,在每第5个循环期内,第57个会合周期结束时必须修正8天。经由这一类步骤,玛雅历法师将“圣年”和金星的会合周期紧密结合在一起,误差小到每6000年只有一天。尤其令人赞叹的是,他们还拟出进一步的、计算极为精确的调整方案,让金星周期和“圣年”不但能够和谐相处,同时也跟太阳年保持正确的关系。玛雅人不惮其烦,苦心经营这套历法,为的是确保它在极为漫长的一段时期中能够运作无误。“半开化”的玛雅人,怎么需要这样精确的高科技产品呢?有没有可能,这套历法的制订,原本是配合一个更古老、更先进的文明的需求,而玛雅人不过是捡现成的?
让我们看一看玛雅历法的最高成就,所谓的“长算”(Long Count)。这套计算日期的方法,具体表现出玛雅民族对人类以往历史的看法和信念;他们相信,“时间”是在“大周期”(Great Cycles)内进行的,而这些周期都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的世界创造和毁灭。根据玛雅历法,目前这个大周期在黑暗混饨中开始于“亚号四孔姆库八”(4A hau 8Cumku),相当于西方历法的“公元前3114年8月13日”。玛雅历法的“长算”,目的就是记录目前这个大周期内时间的流逝——一年一年地计算分配给目前这批人类的5125年。
玛雅历法的“长算”当然不是用西方人的数字进行。玛雅人自有一套表示数字的符号,那是他们从奥梅克人手中取得的,而奥梅克人又是从……没有人知道是谁。这套数字符号包括:圆点(代表1或最小的整数或20的倍数)、横线(代表5或5乘20的倍数)以及一个代表零的象形文字。计算时间的单位是:钦(kin,即“天”)、乌伊纳尔(uinal,20天)、盾(tun,360天的“计算年”)、卡盾(Katun,等于20个盾)和巴克盾(bac tun,等于20个卡盾)。此外还有皮克盾(pictun,等于8000个盾)和卡拉布盾(calabtun,等于16万个盾),以用来处理范围更大的计算。
这一切足以说明,尽管玛雅人相信,目前人类是活在一个必定会结束的“大周期”中,而世界也必将会“毁灭”,但是,他们也知道,时间是无穷无尽的——它无视于个别生命和文明的兴起和衰亡,继续以神秘的循环周期无休无止地进行。
在探讨这个问题的一部重要著作中,考古学家汤普森指出:在玛雅人的思维中,时间进行的路线一直延伸到古远的时代——古远到人类的心灵无法想象和理解。然而,玛雅人却鼓起勇气,沿着这条路线追溯时间的起点。这些孜孜不倦的探险家,一步一步走进永恒深处;每往时间的根源跨近一步,他们眼前就出现一幅崭新的景象:世纪融入千年期,千年期融入万年世。在危地马拉奎里格(Quiriga)废墟出土的一块石碑上,玛雅历法家计算9000多万年前的一个日期;在另一块碑铭上,我们发现4亿年前的一个日子。这些都是实际的演算,精确地标明日月的位置,就像我们在西方历法上标明复活节降临的月分。面对玛雅历法的天文数字,我们西方人都会感到目眩神迷……
对一个在别的方面表现并不怎么突出的文明而言,玛雅人对时间根源的追溯,是不是太“前卫”一点呢?玛雅建筑有其局限,但大体来说还算杰出。然而,除此之外,实在很少东西可以证明,这个居住在丛林的印第安民族有能力(或需求)追溯时间的地点。
直到一百多年前,大多数西方知识分子才扬弃乌舍尔主教(Bishop Usher)的看法——世界是在公元前4004年创造的。他们现在承认,世界比基督教主张的要古老得多。换言之,在达尔文提出进化论之前,古代玛雅人对地质时间的久远和地球的古老,了解得比英国、欧洲和北美洲任何人都精确。
因此,我们不得不问:玛雅人怎会去探索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问题?难道这只是文化发展的一个畸形现象?使玛雅人得以探索、理解这种复杂问题的历法和数学知识,可不可能是他们从某一个民族手中继承来的?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我们不得不进一步追问:这种如同电脑电路平面图一般精密的历法,究竟是谁发明的?意图何在?只是为了——正如一位权威学者声称的——“磨练脑筋,增长智力,就像玩字谜游戏一样”?难道没有更实际和更重大的目的吗?以下是西方许多国家用岁差计算方法,断定时代的来源,这也是非常古老的星象学说的基础:
地球的轨道面向外投射,在天球中形成一个大圆圈——这在天文学上称为“黄道”(ecliptic)环绕着黄道的是一条群星密布的带子,向南北各展开约7度,汇集着“黄道带十二宫”(twelve constellations of the Zodiac):白羊座、金牛座、双子座。巨蟹座、狮子座、处女座、天子座、天蝎座、射手座、魔羯座、宝瓶座和双鱼座。这些星座大小、形状和分布范围都不尽相同,然而(机缘巧合?)它们沿着黄道边线各据一宫,间隔十分均匀。
春分和秋分、冬至和夏至——会受到世界各地人类的特别重视。而最最受到重视的,是在春分(spring equinox,或称vernal equinox)早晨,太阳升起的位置所在的那个星座。由于地球轴向岁差的关系,人类自古就发现,这个星座并不是永远固定不变的;在春分那一天“招待”和“接送”太阳的任务,由黄道带12个星座轮流承担,而轮流的过程非常、非常缓慢。
每一年从年初到年尾,地球沿着轨道的运行使敌们看到的日出天空上的星座,月月都在改变:宝瓶座→双鱼座→白羊座→金牛座→双子座→巨蟹座→狮子座等等。目前,每年春分来临时,太阳从正东方升起,位置在双鱼座和宝瓶座之间。由于岁差的效应,“春分点”每年都在地球运行的初期抵达,因此它以非常缓慢的速度逐渐移动.穿过黄道带全部12个星座,在每一个星座“驻留”2160年,必须花25920年的时间.才能完成一个周期。和每年的“太阳行程”相反,“岁差移动”的方向是:濒于座→巨蟹座→双子座→金牛座→白羊座→双鱼座→宝瓶座。例如,“狮子座时代”《春分太阳从狮子座升起的2160年》是从公元10970年开始,到公元前8810年结束。我们现在是活在占星学的真空地带:“双鱼座时代”已经结束,宝瓶座的“新时代”正待开始。传统上,介于两个时代之间的过渡时期,总是被认为不详的。
春分时节,太阳在黄道带十二星座中的位置,有如时钟的指针一般,指出岁差周期的‘时刻’,而这个时刻是非常漫长的——春分太阳在每一个黄道带星座进驻的时间,长达几乎2200年。
①地球的轴向岁差是以顺时针方向(从东到西)进行的,因此,跟地球绕太阳运行的方向正好相反。这种情况,牵涉到固定在太空中的黄道带星座时,就会产生一个现象:春分的起点,“沿着黄道持续移动,方向刚好跟太阳每年的行程相反,也就是说,反黄道带十二宫的‘正确顺序而行(金牛座→白羊座→双鱼座→宝瓶座,而不是宝瓶座→双鱼座→白羊座→金牛座人”
②简言之,这就是“分点岁差”(precession of the equinoxes)的含义。宝瓶座的时代来临了。它提到一个天文事实:在过去2000年间,每一年春分,太阳都是从双鱼座升起,然而,双鱼座的时代如今快要结束了,不久之后,春分的太阳就会离开双鱼宫,进驻隔壁的宝瓶宫,开始从那儿升起。25776年一次的岁差周期,是推动这个壮观的天文现象在天空中循环不已的力量。岁差究竟如何推动春分点,从双鱼座进入宝瓶座,然后沿着黄道带继续移动,也值得我们注意。
以下是我查阅资料得出的各星座出现的时间,后者是按岁差计算出来的,前者依据不详不一定准确:宝瓶座——公元2700年(1990年);双鱼座——公元10年(170年);白羊座——公元前1800年(2330年);金牛座——公元前4600年(4490年);双子座——公元前6600年(6650年);巨蟹座——公元前7700年(8810)年;狮子座——公元前10500年(10970年)。
上文提到,如同中美洲其他古老文化,玛雅人最关切的。一再探索的问题是“世界末日”。他们试图计算——如果可能的话,尽量拖延——“世界末日”来临的一天。创制玛雅神秘历法的人,就是为了达成这个目的吗?它的功能,就是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一场宇宙或地质大灾难吗?
玛雅人知道,他们的先进知识源自何处。根据他们的说法,这些知识是“始祖”(the First Men)遗留下来交给他们继承的。始祖是奎札科特尔的门徒;他们的名字是巴兰姆一奎泽(Ba lam-Quitze,意为“笑面虎”)、巴兰姆一阿卡布(Balam Acab,“夜行虎”)、马乌库塔(Mahucutah,“大家杰”)和伊奎一巴兰姆(Iqui-Balam,“月光虎”)。古代玛雅人的神圣典籍《波波武经》记述这几位祖先:具有大智慧,能够洞察人世间的一切幽秘。他们的眼光是如此清澈深透,不须移动身子迈出步伐,他们就能看清隐藏在远处的事物……睿智的始祖,他们的视界十分辽阔;森林、石崖、湖泊、海洋、山脉和山谷,尽收眼底,一览无遗。他们值得子孙永远孺慕敬仰……他们通晓一切,无所不知;他们曾探测天空的四个角落和大地的整个形貌。
这个族群的智慧和成就,惹恼了天上几位最有权势的神祗。它们聚集在一块商议:“让凡人懂得那么多事情是挺危险的。万一他们想跟我们——他们的创造者,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造物主——平起平坐,那该怎么办呢?难道也让他们当神祗吗?”显然,这种情况不能再继续下去。经过一番会商,众神决定采取适当的行动。于是,它们降下谕旨:让他们的眼光只及眼前的事物;让他们只看到地球的一小部分……于是,天心之神将雾气吹进他们的眼睛,遮蔽他们的视觉,就像在一面镜子上吹口气那样。他们的眼睛变得模糊起来,只能看到身边的事物,只能看清眼前的东西……就这样,始祖的智慧和所有知识全都被毁于一旦。
读过《圣经.旧约》的人都知道,基于同样的理由,上帝把亚当和夏娃逐出伊甸园。人类的始祖吃了“智慧树”的果实之后:神说:“那人已经与我们相似,能知道善恶。现在恐怕他伸手又摘生命树的果子吃,就永远活着。(让我们)把他赶出伊甸园去吧……”
学界公认,《波波武经》保存的是最纯粹的、哥伦布之前的中美洲传说。因此,人们很惊讶地发现,这些传说和《圣经.旧约.创世纪》所记载的故事竟然这么相似。如同我们曾经提到的那些“东半球/西半球”文化关联,这两个故事之间的相似点,并不牵涉“谁影响谁”的问题;事实上,它们是同一事件的两种诠释。据此,我们可以推论:作为一种隐喻,《圣经》伊甸园所呈现的,可说是《波波武经》人类祖先曾经享有过的那种极乐的、“神样”的知识。这种知识的精髓是“洞察一切”和“知晓一切”的能力。亚当和夏娃尝过生长在“智慧树”上的禁果之后所取得的,正是这种能力。
最后,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正如《波波武经》四位人类始祖被剥夺“洞察一切”的能力。从此“他们的眼睛变得模糊起来,只能看到身边的事物……”。这么看来,《圣经.旧约.创世纪》和《波波武经》讲的都是人类“丧失神的恩宠”的故事。在这两个传说中,恩宠的丧失跟“知识”有密切的关联,而这种知识非同小可——它能使拥有它的人具有神一般的力量。这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知识呢?《圣经》语焉不详,只说那是“分辨善恶的智慧”。《波波武经》的叙述就详尽得多。它告诉我们,人类始祖的知识包括“看清隐藏在远处的事物”的能力;它也提到,始祖通晓天文地理,“曾经探测过天空的四个角落和大地的整个形貌”。
《山海经》记述了远古时代众神的能力和相互关系,并创造一个神秘的文明,他们对整个地球进行彻底的勘探和测绘。《波波武经》也提到的人类始祖和他们拥有的神奇地理知识。在玛雅人的《波波武经》中,人类始祖不但勘查过“大地的整个形貌”,而且观测过“天空的四个角落”,这难道是偶然的意外?学界公认,玛雅文明最杰出的成就是观测天文;通过先进的数学计算方法,他们在天文学的基础上建立一套灵巧的、繁复的、极为精确的历法。这难道也是单纯的巧合?我没有能力了解《山海经》时代是什么时候毁灭的,更不明白是什么力量让他毁灭,是什么力量能够让众神的时代结束,并且擦去了我们对祖先的能力的继承的记忆,留下后来中古时代人类的愚昧和无知。
据说,早期的耶稣会教士是第一批访问中国的欧洲学者。他们获准进入皇宫图书馆,查阅一部传自古代,包含“所有知识”,总共4320卷的文集。这套大书有几则神话和传说提到,古时人类曾经背叛神祗,致使宇宙失序,陷入全面混乱:星体改变运行方向,天空向北倾斜,日月星辰颠倒失序,大地崩裂,洪水爆发,淹没地上万物。在中国,已经消逝的时代被称为“纪”(Ki);据说,从太初时期到孔子诞生,其间人类已经度过十纪。每一纪结束时,“山崩地裂,海水暴涨,河流转向,淹没地上万物,毁灭所有生灵……”。这里到是暗合了《山海经》:“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的记载。
印度宗教典籍提到“七个太阳纪”,每一个都在洪水、大火或暴风中结束。目前这个周期“第七太阳纪”终结时,“大地将在大火中崩裂”。马亚西亚沙劳越州和沙巴州土著相信,以前的天空非常“低沉”;根据他们的神话,“六个太阳已经毁灭……照亮现今世界的是第七个太阳”。欧洲流传的一些神巫书籍也提到“代表九个时代的九个太阳”;书中预言,人类还剩下两个时代——第八和第九个太阳时代。
大西洋彼岸,美国亚利桑那州霍皮族(HoPi)印第安人(墨西哥阿兹特克人的远亲)相信,人类历史上已经出现过三个太阳,每一个都在光辉灿烂的时刻毁灭,过了一段时期,人类才再复兴。阿兹特克人的宇宙观却认为,在我们这个太阳纪之前,世界上已经出现过四个太阳。在不同民族的神话中,世界的毁灭和重建的次数不尽相同,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漠视这些古老传说的共同点。世界各个地区流传的神话,显然都不能忘怀以往曾经发生过的一连串大灾难。很多神话,以诗样的文辞和繁复的隐喻与象征,遮盖这一场接一场大灾难的本质。在这些神话描述下,至少两种不同的灾祸往往会同时发生,通常是洪水和地震,有时是大火和遮天蔽地的黑暗。
这使得灾难的本质混淆不清。霍皮族印第安人的神话却能简单扼要,一针见血地告诉我们事情的真相。根据他们的说法:第一个世界被从天空降落、从地心喷出的大火吞没,以惩罚人类的恶行。第二个世界崩溃时,地球脱离它的轴心,地上万物被冰雪覆盖。第三个世界毁于一场淹没全球的大洪水。我们今天生活在第四个世界,它的命运,端视人类是否能遵奉造物主的意旨。
在祖先流传下来的一些悲壮的、不朽的神话中,我们人类保存了对远古时代一场全球性大灾难的记忆。这段记忆虽然混淆不清,却世世代代相传。这些神话究竟源自何处?《山海经》上的大禹治水的规模,显然不能和这场大洪水相提并论,那么这场大洪水是在《山海经》时代之前,还是之后哪?是大洪水导致地球板块分裂还是另又原因的?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我找便了资料,也始终没有看到关于大陆板块分开年代的记载,甚至连神话故事都没有,而关于大洪水的传说记载却无数:
古代中东地区的苏美尔国有一位君王,名叫吉尔格梅施(Gilgamesh)。他一生致力于追求永生。今天,我们通过镌刻在烘干的泥版上,用楔形文字记载的美索不达米亚神话和传说,得知这位国王的生平事迹。这些泥版,有些可追溯到公元前30O0年,在现代伊拉克的沙漠地区大量出土,总数有好几千。在当时人们记忆中,远古时代地球曾经发生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洪水:
我将向世人宣告吉尔格梅施的事迹。这位君王通晓世间一切事务;他的踪迹遍及地球上每一个国家。睿智的君王探知人间种种幽秘,看透入世种种风情。现在,他将为我们讲述一则发生在大洪水前夕的故事。风尘仆仆,身心疲累,他结束一趟漫长的旅程返回家园,将旅途上听到的故事镌刻在一块石板上。
吉尔格梅施带回的故事,是一位名叫乌纳皮施汀(Ut napishtim)的国王向他讲述的。这位君王数千年前统治过一个国家,后来经历一场大洪水;洪水退后,上苍赐他永生,因为他保存了人类和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种子。根据乌纳皮施汀的说法,很久很久以前,四位神祗共同统治我们这个地球:苍天之神阿奴(Anu)、大护法恩里尔(Enlil)、战争暨性爱女神伊施妲儿(Ishtar)、水神艾亚(Ea)。艾亚是人类的朋友和守护神。在那个时代,地球上人烟十分稠密,人类不断繁衍,整个世界充满噪音,如同野牛吼叫,吵得天神不能成眠。大护法恩里尔听到人间的喧嚣,便对座上诸神言道:“人类的喧闹实在刺耳,吵得我们不能安睡。”于是众神决定消灭人类。
水神艾亚怜悯乌纳皮施汀王。它来到王宫,站在芦苇墙外对殿内的乌纳皮施汀说,人间即将发生一场大灾难,他得赶紧建造一艘船,保全一家人的性命:拆掉你的房子,建造一艘船,抛弃所有的财物,赶快逃命去吧!莫依恋世俗的财货,拯救灵魂要紧……听着,赶紧拆掉房子,依照一定的尺寸,以均衡相称的长宽比例建造一艘船,将世界上所有生物的种子贮存在船中。
乌纳皮施汀不敢怠慢,立刻动手建造一艘大船。他告诉吉尔格梅施王:“我把全部财物搬到船上,将所有生物的种子贮存在船舱里。”一家大小上船后,我把牛马和其他牲畜及各行各业的工匠带到船上……那个日子终于来临了。破晓时分,天际涌现一堆乌云;风暴之神阿达德(Adad)策马驰骋,铁骑过处传出阵阵雷声……风暴之神将白昼转变成黑夜,摧毁大地如同敲碎一只杯子。一团黑雾昏昏暗暗,直涌上天堂……
头一天,风暴席卷整个大地,四处引发山洪……天地间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众神也吓得仓皇撤退,纷纷逃奔到天神阿奴居住的天宫,蹲伏在宫殿四周,瑟缩成一团,有如一群受到惊吓的小狗儿。爱神伊施妲儿扯起嗓门尖叫:“这些都是我的子民啊!难道我就这样眼睁睁看着他们像一群鱼儿葬身在海中?”乌纳皮施汀继续描述这场洪水:一连六天六夜,暴风不断吹袭,波涛汹涌,洪水淹没整个世界。暴风和洪水同时发威咆哮,有如两支对阵交锋的军队。第七天黎明,南方刮来的暴风终于平息,海面逐渐恢复宁静,洪水开始消退。放眼瞭望,只见大地一片死寂。大海一望无际,平滑得如同屋顶的天台。地球上的生灵全都葬身水中……我打开舱门,让阳光照射到我脸庞上。心中一酸,我弯着腰身坐下来,哀哀哭泣。两行眼泪流下我的腮帮。在我周围,触目所及尽是白茫茫的大水……约莫40余里外,水中矗立着一座高山。我们的船漂流过去,搁浅在山腰。我把船缆紧紧系在尼西尔(NISir)山上……
第七天早晨,我打开鸟笼放出一只鸽子,让它飞出船舱;它在水面上盘旋了一会,找不到可以栖息的树木,只得飞回船上。我又放出一只燕子。它也找不到落脚的地方,只好飞回来。我放出一只乌鸦。它看见洪水已经消退,高兴得啼叫起来,四处飞翔觅食,转眼消失无踪,不再回来……乌纳皮施汀知道,现在可以离船登岸了:我伫立山巅,把一杯酒洒在地上祭神……我把甘蔗枝、香柏枝和杨梅技堆在山头上……众神闻到香气,纷纷围聚到祭品上,如同一群苍蝇……
这些记载可并不是苏美尔古国流传下来的惟一文字记录。在伊拉克出土的其他泥版——有些几乎具有50O0年历史,其他则不及3000年——我们也可以看到乌纳皮施汀描述的“诺亚式人物”,只不过名字改为齐苏德拉(Zisudra)、奚苏锡洛斯(Xisuthros)或阿特拉哈西斯(Atrahasis)。不论名称为何,这些人物全都有一个共同特征:他们是一族之长,受到慈悲的神祗眷顾和开悟指示,建造一艘方舟,漂流在淹没全世界的大洪水中,保存人类的命脉。
流传在中东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这则洪水神话,和基督徒《圣经》中有名的“诺亚方舟”故事,两者之间存在着许多明显共同点。对于这些共同点的本质,学者至今争论不休。真正重要的是,在地球上每一个文化圈中,类似的神话传统都被保存了下来,遗留给后世子孙。这个悲壮的神话以鲜活的语言,讲述古代发生过的一场全球性的、几乎毁灭全人类的大灾难。
古代埃及神话和传说也不乏大洪水的故事。例如,在法老塞提一世(Setil)陵墓发现的一篇丧葬经文就提到,一场洪水将充满罪孽的人类消灭。古埃及《亡灵书》第175章说明这场灾难发生的原因。月神索斯指摘人类的罪行:他们争吵,他们殴斗,他们犯罪,他们制造仇恨,他们杀害生灵,他们到处惹事生非,欺压善良……(所以)我准备把我当初创造的一切全部消灭。一场大洪水将降临世上,把地球转变成一个大水坑,让大地恢复太初时期的原始面貌。
根据《圣经.旧约.创世纪》的记载:世界在神面前败坏,地上充满强暴。神观看世界,见是败坏了,凡有血气的人,在地上都败坏了行为。神就对诺亚说:“凡有血气的人,他的尽头已经来到我面前,因为地上充满了他们的强暴,我要把他们和地一并毁灭。”
如同杜卡里昂的洪水、曼努的洪水和那场毁灭阿兹特克人“第四太阳纪”的洪水,《圣经》的洪水宣告一个时代的结束。继之而起的是人类的一个新时代,也就是我们今天所处的、由诺亚的子孙建立的时代。然而,从一开始我们就知道,这个时代到头来也可能会在一场大灾难中结束。就像一首古老的歌谣预言的:“神向诺亚展现彩虹征兆;下回不再用水,下回用火。”
《圣经.新约.彼得后书》第3章预言这场“世界劫难”:第一要紧的,该知道在末世必有好讥诮的人,随后自己的私欲出来讥诮说:“主要降临的应许在哪里呢?因为从列祖睡了以来,万物与起初创造的时候仍是一样。”他们故意忘记,从太古凭神的命有了天,并从水而出借水而成的地,故此,当时的世界被淹没就消灭了。但现在的天地还是凭着那命存留,直留到不敬虔之人受审判遭沉沦的日子,用火焚烧……主的日子要像贼来到一样,那回天必大有响声废去,有形质的都要被烈火销化,地和其上的物都要烧尽了。因此,根据基督教《圣经》的看法,人类的世界有两个时代,而我们这个时代是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在其他文化中,世界的毁灭和重建次数不尽相同。
摘录自《圣经.旧约.创世纪》第6、7、8章:耶和华见人在地上罪恶很大,终日所思想的尽都是恶。耶和华就后侮造人在地上,心中忧伤……神就对诺亚说,凡有血气的人,他的尽头已经来到我面前,因为地上充满他们的强暴……看哪,我要使洪水泛滥在地上,毁灭天下。凡地上有血肉、有气息的活物,无一不死。
上帝决定只拯救诺亚和他的家人。它吩咐这位希伯来族长建造一艘大船,长450尺、宽75尺、高45尺,船上装载各种动物雌雄各一对,以保存世上物种的命脉。安排停当后,上帝下令洪水淹没地球:正当那日,诺亚和他三个儿子闪、含和雅弗,并诺亚的妻子和三个儿妇都进入方舟。他们和百兽,各从其类,一切牲畜,各从其类,爬在地上的昆虫,各从其类,一切禽鸟,各从其类,都进入方舟。凡有血肉、有气息的活物,都一对一对地来到诺亚那里,进入方舟。凡有血肉进入方舟的,都是有公有母,正如神所吩咐诺亚的。耶和华就把他们关在方舟里头。
洪水泛滥在地上40天,水往上涨,把方舟从地上漂起。水势浩大,在地上大大地往上涨,方舟在水面上漂来漂去。水势在地上极其浩大,天下的高山都淹没了……凡在旱地上,鼻孔有气息的生灵都死了,只留下诺亚和那些与他同在方舟里的。终于,“7月17日,方舟停在亚拉腊山上。水又渐消,到10月1日,山顶都现出来了”。
《圣经.旧约.创世纪》接着描述洪水消退后的情景:过了40天,诺亚打开方舟的窗户,放出一只乌鸦。那只乌鸦飞来飞去,直到地上的水都干了。他又放出一只鸽子,要看看水从地上退了没有。但遍地都是水,鸽子找不到落脚之地,就回到方舟诺亚那里。
前面曾经提到,美洲原住民相信,这场发生在第四太阳纪末期的大洪水,淹没了整个地球:“豪雨骤降,山洪爆发,大地一片汪洋。高山隐没水中,人类变成鱼虾……”根据中美洲阿兹特克族印第安人的神话,全世界只有两个人逃过这场大浩劫,存活了下来。他们是一对夫妻,男的叫柯克斯柯克斯特里(Coxcoxtli),女的名为苏齐奎泽儿(Xochi quetzal)。在天神开示下,夫妻俩建造一艘大船,漂流到一座高山上。洪水消退后,他们钻出船舱,在当地定居下来,生养子女,但孩子们都是哑巴。一只栖停在树梢的鸽子教导孩子们说话,但所传授的语言都不相同,以至于孩子们之间无法互相沟通。
跟这个故事有关的另一则中美洲传统神话,流传在梅卓卡尼塞克族印第安人(Mechoacanessecs)部落。比起前一则神话,它更像《圣经叫日约划世纪》和美索不达米亚泥版记载的洪水故事。根据这个传说,天神泰兹卡提尔波卡(Tez Catilpoca)决定发动一场洪水,毁灭全人类。他只放过泰兹比(Tezpi)一家人,让他们搭乘一艘载满飞禽走兽、粮食和植物种子的大船,逃离这场洪水,以保存人类的命脉。天神命令洪水退去后,这艘大船搁浅在一座高山上。泰兹比放出一只兀鹰,探测洪水是否真的退去。兀鹰只顾啄食遍布地面的人畜尸体,不再飞回船上。泰兹比只好差遣其他鸟儿;只有蜂雀衔着一根树枝回来。泰兹比看见洪水已经退去,大地开始复苏,便带着妻小走出方舟,在当地定居下来,生养子孙,不断繁衍,让地球又充满人烟。
玛雅族印第安人的神圣典籍《波波武经》,也记载这场天神惩罚人类的大洪水。根据这部古老的经书,天神在开天辟地之后就决定创造人类。在这场实验中,它“用木头雕制人像,让他们开口说话”。这些木头人后来失去它的欢心,因为“他们忘记造物主的存在”。
于是,上天发动一场大洪水,波涛滚滚,淹没了这些木头人……浓稠的树脂从天而降……大地一片阴黯,黑雨倾盆而下,昼夜不息……木头人一个个被砸碎、摧毁。支解、消灭。然而,还是有人逃过这场大浩劫。就像阿兹特克人和梅卓卡尼塞克人,犹加敦半岛和危地马拉的玛雅人相信,一个诺亚式的人物和他的妻子——玛雅人管他们叫“大父和大母”——逃离了这场洪水,重建灾后的世界,成为往后世世代代人类的祖宗。
南美洲居住在哥伦比亚中部的齐普卡族印第安人(Chibcas)厄瓜多尔,那儿的卡纳里亚族印第安人(Canarians)巴西的图皮南巴族印第安人(Tupinamba Indians)秘鲁的印第安人、智利的亚劳克奈雅族印第安人(Araucnaians)、南美洲极南端的火地群岛(Tierra del Fuego),雅马纳族(Yamana)火地群岛另一个印第安部族皮珍契族(Pehuenche)、北美洲阿拉斯加的伊纽特族(Inuit)爱斯基摩人、美国加州南部的鲁瑟诺族(Luiseno)印第安人、鲁瑟诺族北边的呼伦族(Hurons)都有关于大洪水的传说。
据专家估计,全世界已知的洪水神话和传说有500多则。安德礼博士(Dr.Richard Andree)针对其中86则(亚洲20则,欧洲3则,非洲7则,美洲46则,澳大利亚和太平洋地区10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其中62则是各自独立形成,与美索不达米亚及希伯来文化传统无关。这似乎是在说关于大洪水的记忆可能不只一次。
第三太阳纪“特雷奎雅威洛”(Tleyquiyahullo):为期4081年。第二太阳红硕果仅存的一对夫妻生下的子孙,以一种名为“钦可科克”(tzincoacoc)的果实为主食。第三太阳纪被火毁灭……
第四太阳纪“宗特里里克”(Tzontlilic):为期5026年……一场战争和大火蔓延整个世界,人类全部变成饿殍。
阿兹特克人对于人祭的看法与他们对历法以及时间会终止这些信仰之间存在着联系,在入侵的西班牙人肆意破坏下幸存的另一项阿兹特克“文献”,是第六世皇帝阿萨雅卡特尔(Axayacatl)于公元1479年树立的“太阳石”(Sun Stone)——著名的阿兹特克历石。这块庞大的圆形石碑,于1791年发掘于大寺庙遗址,重达24.5吨,用一整块玄武岩雕凿而成。碑上镌刻着一系列同心圆,开始时,人们认为它仅仅是一块装饰华丽的祭石,但是实际上,它却是了解阿兹特克人对于世界历史及时间终止这些信仰的钥匙。
这块石头的中心处有一张伸着舌头的人脸,表现的是太阳神托那迪尤向人们索要血和活人祭品的供奉。从中心分散出来的是几个小的区间,它们中有一些代表一天分为八个部分,这与我们的小时相当,其他一些区间则表示阿兹特克人的月份,每个月有20天。他们每一个宗教年,或叫托那拉迈特年,有13个月。其中有一个区间甚至还用人的头骨表示。如同《梵蒂冈拉丁抄本》,碑上的图纹陈述一个基本的信念:世界已经度过四个太阳纪。
1.第一时代,或称第一个太阳,是“巨人们”的时代,他们“吃掉我们的食物”。最古老的第一纪由虎神“奥瑟洛托纳提乌”(Ocelotonatiuh)代表:“在这个太阳纪中,地球上居住着神祗创造的巨人,但最后全都被老虎吞噬。”有人认为这些巨人有许多是指恐龙。今天的科学家们相信,地球的确曾被一颗巨大的陨星撞击过,结果导致恐龙彻底灭绝。尽管这场灾变被认为是发生于距今6500万年以前,但这颗陨星却创造了今天南墨西哥的齐克修莱伯陨石坑。陨石对地球的撞击力相当大,它掀起来的尘埃和碎石形成巨大的云状物,遮住了太阳的光芒,从而导致气候的急剧变化,使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惨遭厄运。有的人还认为这颗陨石甚至有可能穿透了地球的地壳,然后消失于地球的球心。从阿兹特克人的观点来看,第一时代结束于巨人们被“老虎”吃掉之时,估计他们指的是被哺乳类动物代替。有一些资料说这个世界毁于洪水,另外一些说“这个太阳在一次日蚀之后就陷于寒冷和黑暗之中”。尽管各种说法不一,但它们却一致认为,就跟以往几个世界的结束一样,太阳不再光芒四射,这次变化“是在13年内发生的”。
2.第二时代,或者叫第二个太阳,是“他们变成猴子”并生活在树林里的时代。“他们”指的是谁却不太清楚,但据推测可能是人类的祖先。第二太阳纪的代表则是空气之神“伊厄科特尔”(Ehecoatl)的蛇状头颅:“在这个时期中,飓风蹂躏世界,人类被转化成猴子。” 几乎所有的资料都一致认为,第二个太阳是毁于一场凶猛的风,它卷走了一切东西,砂石遮住了太阳,甚至“太阳自己也被风卷走了”。然而,一部有名的书稿——万迪科诺•拉丁•考迪科斯(‘Codex’的意思是一本像形文字和石壁画的书)却补充说:“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站在岩石上,他们是这场灾难的幸存者。”
3.第三时代,或者叫第三个太阳,开始于古代历法的One FLINT年,据说那时被火神统治着。第三太阳纪的像征是一个由雨水和天火构成的头颅,“在这一纪中,天火降临人间,熔岩涌出火山,摧毁地上一切生灵。全世界的房屋都被焚毁。人类全都转变成鸟类,以度过这场劫难”。许多人把这一时代当成是人类学会开始用火的时代,但是相当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几乎所有的资料都认为这一世界最终毁于一场“火雨”。根据里昂一波迪拉的观点,“火像雨一样降落到他们身上”,而“太阳也被火毁灭了”。很可能这里指的是由于烟与火的遮挡,在地球上看不到太阳的光芒了。这也许是火山——或许也是人类的活动所造成的后果。
4.第四个太阳经常被称为臧特里莱克或者“黑发”时代。女水神查秋特丽裘(Chalchi uhtlicue)的头像代表第四太阳纪,“大雨倾盆而下,洪水四处泛滥,山峰隐没在水里,人类转化成鱼类”。“他们就这样消失了,他们被水吞没,然后变成了鱼……洪水持续了52年,它结束了他们的生命……天空倒坍下来压在他们身上……他们消失了”,连“所有的山脉也消失了”,都被这在地球上肆虐的洪水吞没了。然而万迪科诺一拉丁考迪科斯这本书又补充说,一对夫妻在洪水中幸免于难,因为“他们被一棵树保住了生命”,这与圣经里诺亚方舟的故事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5.第五个太阳开始于Thirteen Acatl这一年,一直持续到今天。但是阿兹特克人还认为这次的太阳是最后一个。第五太阳纪——我们这个时代——的像征则是太阳神“托纳提乌”(Tonatiuh)的脸孔。它的舌头是一把用黑耀石(obsidian)打造成的刀子,从嘴洞中伸出来,垂涎欲滴,等待子民奉上人血和人心供养它。脸上布满的皱纹显示,这位神祗的年纪十分老。它的图徽“欧灵”(Ollin),意思是“动荡”。为什么第五太阳纪会被称为“动荡的年代”?因为,“据长老们说,在这个时期中大地会移动,造成无数生灵死亡”。根据里昂一波迪拉的记载,“第五个太阳有四道运动轨迹,被称为运动的太阳,原因是它沿循着自己的轨道运行。”但是在阿兹特克人的语言(尤蒂一阿茨帝克语族)里,OLLIN这个单词不仅意为“运动”,而且还有“地震”的意思。里昂一波迪拉接着叙述道:“……正如年长者们所不停说的那样,在这个太阳时期将会出现地震与饥饿,人类的末日也会随之来临。”万迪科诺一拉丁考迪科斯这本书中也提到:“地球将会经历一次运动,我们将会因此而消失。”
然而其他一些叙述则表明:将要毁灭现存的,也是最后一个世界的灾变,是自然界里地上、空中和水里所有毁灭力量的结合。最终是一场极度高温和干燥的大火,以及“来自上天的火”,随后便是黑暗与酷寒,相伴而来的有猛烈的飓风和骤雨。所有这些形成了地震、火山活动和毁灭性洪水的总爆发。
这场劫难什么时候会发生?据阿兹特克人的祭司说,为期不远了。他们认为,第五太阳纪已经非常古老,它的周期正在面临结束阶段(因此太阳神托纳提乌脸上才会出现那么多皱纹)。古代中美洲传统,将第五太阳纪的起始追溯到远古时代,相当于基督教公元前40O0年到公元前3000年之间。然而,计算这个太阳纪结束时间的方法,到阿兹特克时代就已经被遗忘了。根据里昂一波迪拉的观点,“阿兹特克人关于五个太阳的神话解释了人类的命运以及最终不可抗拒的末日。”这表明阿兹特克人相信,我们的世界是可以灭亡的,并且时间是由一连串的时代组成,最后注定要走向毁灭。但是阿兹特克人似乎并不确切知道目前的这个太阳什么时候会终结。他们认为它已经很古老了,有可能不久就会走向毁灭。
但是,他们同时也认为自己的行为能够影响它所延续的时间,认为他们有责任去阻止它灭亡,并且可以通过人类做一些自我牺牲来保证太阳光芒四射和地球平安无事。他们的这种认识导致了以人心和血来喂养太阳。阿兹特克人不得不举行杀人祭神的仪式,希望能延缓这场即将临头的灾祸。事实上,阿兹特克人自诩为神的选民,坚信他们负有一个神圣的任务,对神的敌人发动战争,将俘虏的血奉献托纳提乌,借以保存第五太阳纪的生命。
这就是为什么对于阿兹特克人来说,人祭仪式是如此必不可少的原因。他们认为,在这第五个太阳之初,唯一能让太阳重放光芒的办法就是向它献上最珍贵的礼物——把生命本身作为礼物。因此他们便不断地奉献自己的生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太阳长久不衰,以及避免那威胁着要吞噬整个地球的巨大灾变。同样的信念,大致上也被中美洲其他重要文明所接受。跟阿兹特克人不同的是,在他们之前出现在中美洲的一些民族,却能“精确”计算出何时全球大地震会发生,将第五太阳纪一举终结。
(二)超级天文历法——玛雅人的理论
玛雅人与阿兹特克人一样,也认为世界曾被创造和毁灭了好几次。他们认为自己居住于“第四个世界”或“第四个太阳”。在玛雅人看来,神不仅把人类创造了好几次,而且他们还数次创造了所有以前的世界或者时代。每一个世界都是由一位不同的神统治着的。然而其中的每一个世界最终都被这种或那种灾难毁掉了。
根据大多数古代玛雅人的记载,第一个世界被来自天空的火毁灭,很可能这里指的是火山或陨星运动;第二个世界毁于太阳,估计是指干旱;第三个毁于水,有可能是指洪水,这也许与圣经里诺亚方舟故事中的大洪水不谋而合。
尽管在不同的记载里,每个世界终结的原因有轻微差异,但是玛雅人却能够给出每个世界未日的确切时间,这一点阿兹特克人就没有做到。对于玛雅人来说,每个世界末日都恰好与金星大周期结束日一致。玛雅人的手稿里还清晰记载了我们现行世界的起始及其特点,它是形成于公元前3114年8月13日的,“长计数历”中所有的日期都与这个起始日“0”有关,正是在这一天,日历最后一次进行了“重新调整”。大多数玛雅人的手稿都把现在这一代人类称为“玉米人”,他们居于第四个世界,很有可能是人类最后的一个时代。在这一代人类形成之前,地球曾一度笼罩于黑暗之中。新创造出来的人类有黑皮肤的也有白皮肤的,他们离开了图拉这一起源地,在黑夜中焦的地等待着黎明和太阳。接着他们看见了“金星这个太阳的向导与使者,然后燃起了香以表达内心的喜悦。”
现代天文知识表明,在公元前3114年8月13日早晨,金星实际上是早于太阳而出现于天空的。另外根据计算,在拂晓之前,也就是金星在它1,366,560天的周期中,首次先于太阳出现之前,昴(宿)星团经过了夜空中的子午线。有许许多多的人认为,古代玛雅人也把昴(宿)星团看做是金星的使者,就像金星作为太阳的使者,宣布一个崭新的现行时代开始那样,昴(宿)星团又反过来宣布现行的金星大周期的到来。
昴(宿)星团与玛雅天神中最强大的伊特扎姆那神密切相关,他被视作玛雅人的众神之首。许多人认为它就是后来库库坎或阿兹特克神昆兹奥考特——中美洲所有文明的创造者——的原型。伊特扎姆那统治着上天,另外玛雅人还认为他是极其重要的地轴之神。
玛雅人认为,在以往每个世界终结时都有死亡和毁灭发生。并且也正如我们所发现的那样,现行世界的终止日期也最终破译出来了。这个日期是确定的,而且令人震惊的是:它即将降临到我们身上。把它译成我们现行的公历,指的就是中美洲时间2012年12月21日太阳即将落山之时!
我们没有人能肯定这一天里究竟会发生什么事,但可以肯定的是:古代玛雅人曾经非常准确地预测过每一次日食和月食。从现代计算机辅助下的天文计算中我们还得知,在2012年12月21日那天太阳即将落山时,金星真的会从西方地平线上落下去,而与此同时,昴(宿)星团又会在东方升上地平线,这就跟古代玛雅历法预测的一样。从像征意义上说,那一天我们将会看到金星的死亡和昴(宿)星团的诞生。用玛雅人的术语来说现行的世界,或者叫做时间的大周期,是由金星统治的,而它如要结束,现行的年代、纪元或“太阳”将会灭亡。在一个周期的结束留给玛雅人的问题是:一个新的世界是否会再一次开始。
玛雅人认为时间的大周期会突然结束这一观点,看上去也许有些荒诞,然而现代科学却证明出前几个世界最终毁灭是确有其事,证明了玛雅人是正确的。以西蒙.康韦.摩瑞斯——古生物演化领域的教授——为领导的剑桥大学科学家们,最近从生物化石中发现了一些证据。他们认为:“自从寒武纪以来,生命似乎是被刻写、抹去,然后又重写了四到五次。”
根据发现,他们认为在历史上的几个不同时代中,生命曾繁荣昌盛过,然而几乎又在瞬间内从地球表面上销声匿迹了。每当这样的事情发生之后,地球都会在上百万年的时间里没有任何生命的存在。
人们广泛注意到,玛雅文明中存在着一些显著的矛盾。一方面,玛雅文明的整体成就并不算突出;另一方面,他们却拥有先进的天文、历法知识。人们要问:是怎样的一种心灵怪癖促使玛雅知识分子观测天像,却不去研究车轮的原理;他们比任何半开化民族都热衷于探索人类永恒的问题,却不肯花点工夫,把石柱支撑的拱门改进成真正的拱门;他们有能力以百万为单位,进行繁复的计算,却不懂得怎样称一袋玉蜀黍的重量。我们已经知道,玛雅人的历法继承自奥梅克人。因此,真正的问题应该是:奥梅克人从哪里取得这套历法?一个文明,如果想制定这么精确的历法,科技发展该达到哪一种程度呢?
现在,我们不妨探讨一下“金星”的问题。对中美洲所有古代民族来说,这个星球具有格外重大的像征意义,因为他们把金星看成奎札科特尔的化身。在玛雅方言中,“羽毛蛇神”奎札科特尔也被称为古库马兹或库库尔坎,这些都踉金星有密切关系。有趣的是,中国白帝少昊的出生和太白金星有关,颛顼也是少昊培养出来的。
和古代希腊人不同的是,玛雅人认为金星不但是“晨星”,同时也是“黄昏星”。在这方面,玛雅和古代埃及人看法一致。玛雅人对金星的观察相当精细。在天文学上,一个行星的“会合周期”(synodical revolution)指的是它运行一周,回到天空中某一个特定点所需的时间。从地球上观察,每224.7天,金星绕太阳运行一周,而地球则在比较宽广的轨道上运行。这两个星体的运行结合起来,所造成的效果是:大约每584天,金星就在地球天空的同一个地点升起。
玛雅人继承的这个精巧、复杂的历法系统,就一定察觉到上述的现像,而且,他们还找到一些灵巧的方法,将这个现像和其他连锁周期结合在一起。此外,从相关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古代历法师了解584天只是一个近似值;他们也知道,金星的运行是不规则的。因此,他们为金星在漫长时期中的“平均”会合周期推算出一个精确的数字,而这个数字已经被现代科学家确认。这个数字是583.92天,玛雅人以无比繁复的方法,将它融进他们的历法体系。例如,为了让它配合所谓的“圣年”(tzolkin,一共260天,分成13个月,每个月21天),历法师要求,每61个金星必须修正4天。此外,在每第5个循环期内,第57个会合周期结束时必须修正8天。经由这一类步骤,玛雅历法师将“圣年”和金星的会合周期紧密结合在一起,误差小到每6000年只有一天。尤其令人赞叹的是,他们还拟出进一步的、计算极为精确的调整方案,让金星周期和“圣年”不但能够和谐相处,同时也跟太阳年保持正确的关系。玛雅人不惮其烦,苦心经营这套历法,为的是确保它在极为漫长的一段时期中能够运作无误。“半开化”的玛雅人,怎么需要这样精确的高科技产品呢?有没有可能,这套历法的制订原本是配合一个更古老、更先进的文明的需求,而玛雅人不过是捡现成的?
让我们看一看玛雅历法的最高成就,就是所谓的“长算”(Long Count)。这套计算日期的方法,具体表现出玛雅民族对人类以往历史的看法和信念。他们相信,“时间”是在“大周期”(Great Cycles)内进行的,而这些周期都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的世界创造和毁灭。根据玛雅历法,目前这个大周期在黑暗混沌中开始于“亚号四孔姆库八”(4A hau 8Cumku),相当于西方历法的“公元前3114年8月13日”。玛雅历法的“长算”,目的就是记录目前这个大周期内时间的流逝——一年一年地计算分配给目前这批人类的5125年。
玛雅历法的“长算”当然不是用西方人的数字进行。玛雅人自有一套表示数字的符号,那是他们从奥梅克人手中取得的,而奥梅克人又是从谁手中获取?没有人知道。这套数字符号包括:圆点(代表1或最小的整数或20的倍数)、横线(代表5或5乘20的倍数)以及一个代表零的像形文字。计算时间的单位是:钦(kin,即“天”)、乌伊纳尔(uinal,20天)、盾(tun,360天的“计算年”)、卡盾(Katun,等于20个盾)和巴克盾(bac tun,等于20个卡盾)。此外还有皮克盾(pictun,等于8000个盾)和卡拉布盾(calabtun,等于16万个盾),以用来处理范围更大的计算。
这一切足以说明,尽管玛雅人相信,目前人类是活在一个必定会结束的“大周期”中,而世界也必将会“毁灭”,但是他们也知道,时间是无穷无尽的——它无视于个别生命和文明的兴起和衰亡,继续以神秘的循环周期无休无止地进行。在探讨这个问题的一部重要著作中,考古学家汤普森指出:
在玛雅人的思维中,时间进行的路线一直延伸到古远的时代——古远到人类的心灵无法想像和理解。然而,玛雅人却鼓起勇气,沿着这条路线追溯时间的起点。这些孜孜不倦的探险家,一步一步走进永恒深处;每往时间的根源跨近一步,他们眼前就出现一幅崭新的景像:世纪融入千年期,千年期融入万年世。在危地马拉奎里格(Quiriga)废墟出土的一块石碑上,玛雅历法家计算9000多万年前的一个日期;在另一块碑铭上,我们发现4亿年前的一个日子。这些都是实际的演算,精确地标明日月的位置,就像我们在西方历法上标明复活节降临的月分。面对玛雅历法的天文数字,我们西方人都会感到目眩神迷……
对一个在别的方面表现并不怎么突出的文明而言,玛雅人对时间根源的追溯,是不是太“前卫”一点呢?玛雅建筑有其局限,但大体来说还算杰出。然而除此之外,实在很少东西可以证明,这个居住在丛林的印第安民族有能力(或需求)追溯时间的起点。直到一百多年前,大多数西方知识分子才扬弃乌舍尔主教(Bishop Usher)的看法——世界是在公元前4004年创造的。他们现在承认,世界比基督教主张的要古老得多。换言之,在达尔文提出进化论之前,古代玛雅人对地质时间的久远和地球的古老,了解得比英国、欧洲和北美洲任何人都精确。
因此我们不得不问,玛雅人怎会去探索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问题?难道这只是文化发展的一个畸形现像?使玛雅人得以探索、理解这种复杂问题的历法和数学知识,可不可能是他们从某一个民族手中继承来的?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我们不得不进一步追问:这种如同电脑电路平面图一般精密的历法,究竟是谁发明的?意图何在?只是为了——正如一位权威学者声称的——“磨练脑筋,增长智力,就像玩字谜游戏一样”?难道没有更实际、更重大的目的吗?
(三)世界范围内的大灾难的描述——其他古老的理论
1、岁差——古人的天文学知识来源
以下是西方许多国家用岁差计算方法,断定时代的来源,这也是非常古老的星像学说的基础。地球的轨道面向外投射,在天球中形成一个大圆圈——这在天文学上称为“黄道”(ecliptic),环绕着黄道的是一条群星密布的带子,向南北各展开约7度,汇集着“黄道带十二宫”(twelve constellations of the Zodiac):白羊座、金牛座、双子座。巨蟹座、狮子座、处女座、天子座、天蝎座、射手座、魔羯座、宝瓶座和双鱼座。这些星座大小、形状和分布范围都不尽相同,然而(机缘巧合?)它们沿着黄道边线各据一宫,间隔十分均匀。
春分和秋分,冬至和夏至——会受到世界各地人类的特别重视。而最最受到重视的是在春分(spring equinox,或称vernal equinox)早晨,太阳升起的位置所在的那个星座。由于地球轴向岁差的关系,人类自古就发现,这个星座并不是永远固定不变的;在春分那一天“招待”和“接送”太阳的任务,由黄道带12个星座轮流承担,而轮流的过程非常、非常缓慢。
每一年从年初到年尾,地球沿着轨道的运行使人们看到的日出天空上的星座,月月都在改变:宝瓶座→双鱼座→白羊座→金牛座→双子座→巨蟹座→狮子座等等。目前,每年春分来临时,太阳从正东方升起,位置在双鱼座和宝瓶座之间。由于岁差的效应,“春分点”每年都在地球运行的初期抵达,因此它以非常缓慢的速度逐渐移动,穿过黄道带全部12个星座,在每一个星座“驻留”2160年,必须花25920年的时间,才能完成一个周期。和每年的“太阳行程”相反,“岁差移动”的方向是:濒于座→巨蟹座→双子座→金牛座→白羊座→双鱼座→宝瓶座。例如,“狮子座时代”《春分太阳从狮子座升起的2160年》是从公元前10970年开始,到公元前8810年结束。我们现在是活在占星学的其空地带:“双鱼座时代”已经结束,宝瓶座的“新时代”正待开始。传统上,介于两个时代之间的过渡时期,总是被认为不祥。
春分时节,太阳在黄道带十二星座中的位置,有如时钟的指针一般,指出岁差周期的‘时刻’,而这个时刻是非常漫长的——春分太阳在每一个黄道带星座进驻的时间,长达几乎2200年。
①地球的轴向岁差是以顺时针方向(从东到西)进行的,因此,跟地球绕太阳运行的方向正好相反。这种情况,牵涉到固定在太空中的黄道带星座时,就会产生一个现像:春分的起点,“沿着黄道持续移动,方向刚好跟太阳每年的行程相反,也就是说,反黄道带十二宫的‘正确顺序而行(金牛座→白羊座→双鱼座→宝瓶座,而不是宝瓶座→双鱼座→白羊座→金牛座人”。
②简言之,这就是“分点岁差”(precession of the equinoxes)的含义。它提到一个天文事实:在过去2000年间,每一年春分,太阳都是从双鱼座升起,然而,双鱼座的时代如今快要结束了,不久之后,春分的太阳就会离开双鱼宫,进驻隔壁的宝瓶宫,开始从那儿升起。25920年一次的岁差周期,是推动这个壮观的天文现像在天空中循环不已的力量。岁差究竟如何推动春分点,从双鱼座进入宝瓶座,然后沿着黄道带继续移动,也值得我们注意。以下是我查阅资料得出的各星座出现的时间,后者是按岁差计算出来的,前者依据不详不一定准确:
宝瓶座——公元2700年(1990年)
双鱼座——公元10年(170年)
白羊座——公元前1800年(2330年)
金牛座——公元前4600年,(4490年)
双子座——公元前6600年(6650年)
巨蟹座——公元前7700年(8810)年
狮子座——公元前10500年(10970年)
2、玛雅人的神圣典籍《波波武经》中的“世界末日”。上文提到,如同中美洲其他古老文化,玛雅人最为关切、一再探索的问题是“世界末日”。他们试图计算——如果可能的话,尽量拖延——“世界末日”来临的一天。创制玛雅神秘历法的人,就是为了达成这个目的吗?它的功能,就是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一场宇宙或地质大灾难吗?
玛雅人知道,他们的先进知识源自何处。根据他们的说法,这些知识是“始祖”(the First Men)遗留下来交给他们继承的。始祖是奎札科特尔的门徒;他们的名字是巴兰姆一奎泽(Ba lam-Quitze,意为“笑面虎”)、巴兰姆一阿卡布(Balam Acab,“夜行虎”)、马乌库塔(Mahucutah,“大家杰”)和伊奎一巴兰姆(Iqui-Balam,“月光虎”)。古代玛雅人的神圣典籍《波波武经》记述这几位祖先:具有大智慧,能够洞察人世间的一切幽秘。他们的眼光是如此清澈深透,不须移动身子迈出步伐,他们就能看清隐藏在远处的事物……睿智的始祖,他们的视界十分辽阔,森林、石崖、湖泊、海洋、山脉和山谷,尽收眼底,一览无遗。他们值得子孙永远孺慕敬仰……他们通晓一切,无所不知;他们曾探测天空的四个角落和大地的整个形貌。
这个族群的智慧和成就,惹恼了天上几位最有权势的神祗。它们聚集在一块商议:“让凡人懂得那么多事情是挺危险的。万一他们想跟我们——凡人的创造者,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造物主——平起平坐,那该怎么办呢?难道也让他们当神祗吗?”显然,这种情况不能再继续下去。经过一番会商,众神决定采取适当的行动。于是它们降下谕旨:让他们的眼光只看见眼前的事物;让他们只看到地球的一小部分……于是,天心之神将雾气吹进他们的眼睛,遮蔽他们的视觉,就像在一面镜子上吹口气那样。他们的眼睛变得模糊起来,只能看到身边的事物,只能看清眼前的东西……就这样,始祖的智慧和所有知识全都被毁于一旦。
读过《圣经•旧约》的人都知道,基于同样的理由,上帝把亚当和夏娃逐出伊甸园。人类的始祖吃了“智慧树”的果实之后,神说:“那人已经与我们相似,能知道善恶。现在恐怕他伸手又摘生命树的果子吃,就永远活着。(让我们)把他赶出伊甸园去吧……”
学界公认,《波波武经》保存的是最纯粹的、哥伦布之前的中美洲传说。因此,人们很惊讶地发现,这些传说和《圣经•旧约•创世纪》所记载的故事竟然这么相似。如同我们曾经提到的那些“东半球、西半球”文化关联,这两个故事之间的相似点,并不牵涉“谁影响谁”的问题。事实上,它们是同一事件的两种诠释。据此,我们可以推论:作为一种隐喻,《圣经》伊甸园所呈现的,可说是《波波武经》人类祖先曾经享有过的那种极乐的、“神样”的知识。这种知识的精髓是“洞察一切”和“知晓一切”的能力。亚当和夏娃尝过生长在“智慧树”上的禁果之后所取得的,正是这种能力。
最后,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正如《波波武经》四位人类始祖被剥夺“洞察一切”的能力。从此“他们的眼睛变得模糊起来,只能看到身边的事物……”。这么看来,《圣经•旧约•创世纪》和《波波武经》讲的都是人类“丧失神的恩宠”的故事。在这两个传说中,恩宠的丧失跟“知识”有密切的关联,而这种知识非同小可——它能使拥有它的人具有神一般的力量。
这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知识呢?《圣经》语焉不详,只说那是“分辨善恶的智慧”。《波波武经》的叙述就详尽得多,它告诉我们,人类始祖的知识包括“看清隐藏在远处的事物”的能力。它也提到,始祖通晓天文地理,“曾经探测过天空的四个角落和大地的整个形貌”。
《山海经》记述了远古时代众神的能力和相互关系,并创造一个神秘的文明,他们对整个地球进行彻底的勘探和测绘。《波波武经》也提到的人类始祖和他们拥有的神奇地理知识。在玛雅人的《波波武经》中,人类始祖不但勘查过“大地的整个形貌”,而且观测过“天空的四个角落”,这难道是偶然的意外?学界公认,玛雅文明最杰出的成就是观测天文。通过先进的数学计算方法,他们在天文学的基础上建立一套灵巧的、繁复的、极为精确的历法。这难道也是单纯的巧合?
2、中国人关于大灾难的记忆
我没有能力了解《山海经》时代是什么时候毁灭,更不明白是什么力量让它毁灭,是什么力量能够让众神的时代结束,并且擦去了我们对祖先能力继承的记忆,留下后来中古时代人类的愚昧和无知。
据说,早期的耶稣会教士是第一批访问中国的欧洲学者。他们获准进入皇宫图书馆,查阅一部传自古代,包含“所有知识”,总共4320卷的文集。这套大书有几则神话和传说提到,古时人类曾经背叛神祗,致使宇宙失序,陷入全面混乱:星体改变运行方向,天空向北倾斜,日月星辰颠倒失序,大地崩裂,洪水爆发,淹没地上万物。在中国,已经消逝的时代被称为“纪”(Ki)。据说,从太初时期到孔子诞生,其间人类已经度过十纪。每一纪结束时,“山崩地裂,海水暴涨,河流转向,淹没地上万物,毁灭所有生灵……”。这里到是暗合了《山海经》:“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的记载。
3、印度宗教中的“七个太阳纪”
印度宗教典籍提到“七个太阳纪”,每一个都在洪水、大火或暴风中结束。目前这个周期“第七太阳纪”终结时,“大地将在大火中崩裂”。马亚西亚沙劳越州和沙巴州土著相信,以前的天空非常“低沉”;根据他们的神话,“六个太阳已经毁灭……照亮现今世界的是第七个太阳”。欧洲流传的一些神巫书籍也提到“代表九个时代的九个太阳”;书中预言,人类还剩下两个时代——第八和第九个太阳时代。
4、美洲印第安人的“第四个世界”
大西洋彼岸,美国亚利桑那州霍皮族(HoPi)印第安人(墨西哥阿兹特克人的远亲)相信,人类历史上已经出现过三个太阳,每一个都在光辉灿烂的时刻毁灭,过了一段时期,人类才再复兴。阿兹特克人的宇宙观却认为,在我们这个太阳纪之前,世界上已经出现过四个太阳。在不同民族的神话中,世界的毁灭和重建的次数不尽相同,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漠视这些古老传说的共同点。世界各个地区流传的神话,显然都不能忘怀以往曾经发生过的一连串大灾难。很多神话以诗样的文辞和繁复的隐喻与像征,遮盖这一场接一场大灾难的本质。在这些神话描述下,至少两种不同的灾祸往往会同时发生,通常是洪水和地震,有时是大火和遮天蔽地的黑暗。
虽然很多神话对灾难的本质混淆不清,但霍皮族印第安人的神话却能简单扼要、一针见血地告诉我们事情的真相。
第一个世界被从天空降落、从地心喷出的大火吞没,以惩罚人类的恶行。第二个世界崩溃时,地球脱离它的轴心,地上万物被冰雪覆盖。第三个世界毁于一场淹没全球的大洪水。我们今天生活在第四个世界,它的命运,端视人类是否能遵奉造物主的意旨。
洪水泛滥在地上40天,水往上涨,把方舟从地上漂起。水势浩大,在地上大大地往上涨,方舟在水面上漂来漂去。水势在地上极其浩大,天下的高山都淹没了……凡在旱地上,鼻孔有气息的生灵都死了,只留下诺亚和那些与他同在方舟里的。终于,“7月17日,方舟停在亚拉腊山上。水又渐消,到10月1日,山顶都现出来了”。
《圣经•旧约•创世纪》接着描述洪水消退后的情景:
过了40天,诺亚打开方舟的窗户,放出一只乌鸦。那只乌鸦飞来飞去,直到地上的水都干了。他又放出一只鸽子,要看看水从地上退了没有。但遍地都是水,鸽子找不到落脚之地,就回到方舟诺亚那里。
8、中美洲阿兹特克、玛雅族印的第安人的大洪水传说
前面曾经提到,美洲原住民相信,这场发生在第四太阳纪末期的大洪水,淹没了整个地球:“豪雨骤降,山洪爆发,大地一片汪洋。高山隐没水中,人类变成鱼虾……”
根据中美洲阿兹特克族印第安人的神话,全世界只有两个人逃过这场大浩劫,存活了下来。他们是一对夫妻,男的叫柯克斯柯克斯特里(Coxcoxtli),女的名为苏齐奎泽儿(Xochi quetzal)。在天神开示下,夫妻俩建造一艘大船,漂流到一座高山上。洪水消退后,他们钻出船舱,在当地定居下来,生养子女,但孩子们都是哑巴。一只栖停在树梢的鸽子教导孩子们说话,但所传授的语言都不相同,以至于孩子们之间无法互相沟通。
与这个故事有关的另一则中美洲传统神话,流传在梅卓卡尼塞克族印第安人(Mechoacanessecs)部落。比起前一则神话,它更像《圣经叫日约划世纪》和美索不达米亚泥版记载的洪水故事。根据这个传说,天神泰兹卡提尔波卡(Tez Catilpoca)决定发动一场洪水,毁灭全人类。他只放过泰兹比(Tezpi)一家人,让他们搭乘一艘载满飞禽走兽、粮食和植物种子的大船,逃离这场洪水,以保存人类的命脉。天神命令洪水退去后,这艘大船搁浅在一座高山上。泰兹比放出一只兀鹰,探测洪水是否真的退去。兀鹰只顾啄食遍布地面的人畜尸体,不再飞回船上。泰兹比只好差遣其他鸟儿,但只有蜂雀衔着一根树枝回来。泰兹比看见洪水已经退去,大地开始复苏,便带着妻小走出方舟,在当地定居下来,生养子孙,不断繁衍,让地球又充满人烟。
玛雅族印第安人的神圣典籍《波波武经》,也记载这场天神惩罚人类的大洪水。根据这部古老的经书,天神在开天辟地之后就决定创造人类。在这场实验中,它“用木头雕制人像,让他们开口说话”。这些木头人后来失去它的欢心,因为“他们忘记造物主的存在”。于是,上天发动一场大洪水,波涛滚滚,淹没了这些木头人……浓稠的树脂从天而降……大地一片阴黯,黑雨倾盆而下,昼夜不息……木头人一个个被砸碎、摧毁。支解、消灭。
然而,还是有人逃过这场大浩劫,就像阿兹特克人和梅卓卡尼塞克人。犹加敦半岛和危地马拉的玛雅人相信,一个诺亚式的人物和他的妻子——玛雅人管他们叫“大父和大母”——逃离了这场洪水,重建灾后的世界,成为往后世世代代人类的祖宗。
南美洲居住在哥伦比亚中部的齐普卡族印第安人(Chibcas),厄瓜多尔的卡纳里亚族印第安人(Canarians),巴西的图皮南巴族印第安人(Tupinamba Indians),秘鲁的印第安人,智利的亚劳克奈雅族印第安人(Araucnaians),南美洲极南端的火地群岛(Tierra del Fuego),雅马纳族(Yamana),火地群岛另一个印第安部族皮珍契族(Pehuenche),北美洲阿拉斯加的伊纽特族(Inuit)爱斯基摩人,美国加州南部的鲁瑟诺族(Luiseno)印第安人,鲁瑟诺族北边的呼伦族(Hurons)都有关于大洪水的传说。
据专家估计,全世界已知的洪水神话和传说有500多则。安德礼博士(Dr.Richard Andree)针对其中86则(亚洲20则,欧洲3则,非洲7则,美洲46则,澳大利亚和太平洋地区10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其中62则是各自独立形成,与美索不达米亚及希伯来文化传统无关。这似乎是在说关于大洪水的记忆可能不只一次。
所谓历史,是我们对自己作为一个物种的全部记忆,而就我们记忆所及,在整个“历史”中,人类从不曾面临彻底的毁灭。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地球上固然出现过可怕的自然灾害,然而,在过去的50O0年中,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的确不曾遭逢灭种的危机。
一般学者总是认为,这些神话只不过是古代诗人的幻想而已,不值得当真。学者有没有可能判断错误呢?说不定,我们的史前祖先确实经历过一连串重大天灾,只有少数人侥幸存活下来,分散世界各地,各自求生。难道完全没有这个可能吗?
《山海经》没有成书年代,更没有记载事物的发生年代,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它发生在大陆板块还没有分开的时候,而且是一场大灾难之后,更像是传说中的大洪水之后,上面的人、神其实都不是很多,他们的“国”有的只有十个人,更像是他们刚刚开始繁衍人类不久的状态。可是,我找编了资料也没找到过大陆板块分开的年代的更多的记载。我们只能做一个大胆的推测,就是《山海经》时代之后,地球又发生过依次巨大的灾难,这次灾难极有可能和共工怒撞不周山有关。此后才发生了女娲补天故事,人类也因此出现了大迁徙和第二次再繁衍的漫长过程。
(潘世东转载于晴空王子博客2012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