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住房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下简称“通知”),称为继续支持居民家庭合理的住房消费,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对于贷款购买首套普通自住房的家庭,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为30%,贷款利率下限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具体由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风险情况自主确定。 中国地产行业是经济支柱行业,也是一个暴利行业,吸引大量资金囤积其中,而且由于是资金密集型行业,渐渐成为一个黑洞,不管央行释放多少流动性,都会被地产行业吸附,对其他实体经济形成严重挤出效应,导致市场资金异常紧张,市场融资利率居高不下。 从市场资金占比看, 信托资金超过20%被地产行业占据, 6月9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14年6月16日起,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但这部分资金也已经被地产行业盯上,中小企业得到国家贷款以后,并没有用于发展自己的企业,而是转手把资金出借给房地产企业,坐收高利贷的收益,央行向国开行定向的PSL贷款也已经被地产行业盯上,央行向商业银行定向释放资金以后,商业银行出于风险和利益诉求,也没有把资金向中小企业三农企业投放,而是通过同业存款等方式拿资金投放于地方平台和地产行业,由于国开行的贷款利率很低,贷款利率为4.5%,虽然是定向棚改资金,但棚改与地产难以分割,直接支持了地方地产行业,早已经被地产行业瞄上。 实际上地产行业虽然出现价格下滑成交下滑,但价格变动幅度并不大,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2014年9月中国房地产系数百城价格指数报告。根据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对100个城市新建住宅的全样本调查数据,2014年9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0672元/平方米,环比上月下跌0.92%,连续第5个月下跌,跌幅扩大0.33个百分点。从涨跌城市个数看,79个城市环比下跌,21个城市环比上涨,但央行在地方政府裹挟之下,就迫不及待的就出台救市政策,非常不利于中国经济。 近段时间,地产行业刚刚开始出现价跌量缩的迹象,资金有逐渐抽离地产行业的苗头,从地产行业流出的资金总要寻找一个投资的方向,一个是股市,确实近段时间中国股市走势很牛,三季度,上证指数和深成指数分别录得15.40%和10.04%的涨幅,在全球的主要股市中位居首位,这非常有利于中国经济转型,也有利于居民财产性收入,有利于提高消费,股市上涨,居民钱财增加,也有利于地产行业复苏,另一个是资金从地产行业大量流出,地产行业适度降温,也有利于社会资金重新回流实体经济,有利于降低整个社会的资金融资利率,有利于中小型企业降低财务费用,有利于中小企业改善盈利状况,也有利于促进中小企业的私人投资,从而改变中国经济单纯依靠国家投资的弊端,同时改变经济被地产绑架的窘态。 但央行在此紧要关头,却突然改变货币政策,让多年地产调控政策功亏一篑,推出救市政策,市场预期应声而变,扬子晚报记者从全市多家楼盘的售楼处了解到,买房人的出手热情明显比过去几个国庆长假期间要踊跃得多,有的项目尾房昨天一天售出近20套房源,开发商表示意外的同时,也感叹“终于等来了这一天。”广州情况也是类似,如果地产商因势利导,降价出售,有利于地产去库存化,盘活存量资产,但问题是资金总是逐利的, 绿城集团周三晚下发文件,各项目11月全面调价,集团要求趁着央行和银监会周二放松限贷的楼市利好,下月起全面提高销售价格,10月8日起全面梳理货源,对价格进行5%-10%的价格上涨,其他地产商也是趁机涨价,囤积居奇再次出现,不仅地产去库存化依然遥遥无期,而且可能导致地产商加紧囤地。 地产行业重新火爆势必吸引大量资金重新囤积于地产市场,而地产商也将会再一次加大杠杆融资博取最大收益,势必推高整个市场的融资利率,势必导致整个金融市场资金紧张 ,对中小企业和资本市场形成资金挤出效应,因为央行并没有额外释放流动性,一旦地产行业多占用资金,别的行业资金流入就会减少,也会再次推高整个金融市场的融资利率,这非常不利于中国改革的深化,也非常不利于中小企业复苏,也非常不利于资本市场走好,虽然短期地产走强可能指数走好,但中长线走势依然能难料。 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一直是中国经济的老大难问题,在央行拯救地产业的同时,要充分考量地产行业的吸金问题,对其他行业的资金挤出效应,因此必须释放更多的流动性,虽然央行通过SLF的方式向五大行提供了5000亿元,但这与降准是截然不同的,根本起不到向实体经输血的功能,因为期限太短,只能平滑短期资金利率的波动,故央行必须尽快启动全面降准,向市场释放更多流动性,以免中小企业出现更大融资困难,出现更高融资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