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因孩子摔跤在医院没日没夜蹲了10余天,今天下午抽空回家一看,中国股市也像摔跤的孩子从高位跌去了60余点,并没有像证券日报某位专家说的牛市正踏实地走来,也不像某位重量级多头说的真实牛市已经开启。笔者虽然再一次高位套牢,但不因为自己套牢就是一个乐观派,还是坚持自己的悲观派。
首先一点是中国股市难以摆脱融资市的宿命,也就难以摆脱沉重的融资压力,也就难以改变增量资金与新增市值的矛盾,而中国股市是世界上较为典型的资金推动型股市,一旦增量资金不能与新增市值相匹配,股市弱势特征将再次来袭,而中国股市投资者结构一中小散户居多,投资理念是买涨不买跌,尤其是羊群效应下,一旦股市下挫,抛盘就大增,股市下跌就往往难以控制。
随着新股发行,但不断有新的公司加入排队大军,截至10月10日,未过会且正常待审企业由430家骤增至566家,这也意味着IPO堰塞湖依旧高悬。虽然证监会严格控制融资规模,但近600家公司融资数据依然令市场失望和担忧。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其背后是中国股市虽然证监会严格限制发行市盈率,但仍然未能阻止发行人对股票发行上市的渴望,即使等上数年,认为仍然是十分合算的,其中蕴含的道理就是公司价值仍然被高估,也就是意味着公司成长性堪忧或者是公司财务真实度令人怀疑,高成长的背后是美丽的包装,其实质就是用一个檀香盒包装的破棉絮,投资者买入的新股并不是见到低位的金元宝,而有可能是高价买的伪劣商品,这并不是笔者危言耸听,而是有次新股大面积业绩滑坡作为佐证。而上市公司的质量是资本市场的基石,一旦上市公司质量普遍存忧,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石就已经失去,故事良性发展从何而来,真实牛市从何而来。
中国股市对发行人具有无穷吸引力,不仅在于上市造假基本无忧,还在于增发融资没有底线。没有门槛,发行人虽然IPO募资不多,但可以通过增发获得远远超过IPO募集的资金,最为典型的就是浙江世宝,被誉为亏本IP哦,但上市以后通过市值管理,以更高的价格定增融资,再融资额是IPO的几倍,从总量上来说,截止到9月份,中国股市已经有500家公司发布定增预案,合计融资3770余亿元,比去年全年还多了170余亿元,是同期IPO募集资金的几十倍,成为市场最大失血渠道。
中国股市具有无穷吸引力,还在于产业资本或者是公司大股东公司高管,能够通过市值管理,通过发布各种利好消息,推高股价,自己能够在高位成功套现,实现纸面财富向现实财富的成功转换,,截至9月26日,有451家公司在9月份被减持28.13亿股,套现318.28亿元,环比8月整月245家公司被减持17.02亿股、套现174.52亿元相比,套现力度明显升温。不仅创下今年月度减持新高,而且也一举创下了历史减持新纪录。其中今年1月至6月,上市公司高管通过减持从二级市场上套现的额度总计约为234.8亿元,今年7月份,上市公司高管减持套现的额度约为58.4亿元,今年8月份,该值为48.8亿元,而9月份,从9月1日至9月27日,上市公司高管从二级市场套现达167亿元。
正是由于各种制度设计的偏差,对发行人具有无穷吸引力,中国股市未来扩容压力依然巨大,新增市值与新增资金的矛盾不可能得到调和,一旦实施注册制,扩容压力有增无减,中国股市上行所需资金量越来越大,牛市之梦开启越来越难。
其次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股市上行离不开良好宏观经济面的支撑,而中国经济目前处于痛苦的转型期,经济增速在去杠杆化去产能化过程中,经济增速一定会慢下来,国家统计局21日发布数据,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7.4%。其中,三季度增长7.3%,增速比二季度回落0.2个百分点,创下22个季度新低,面对经济增速下滑,高层显得非常淡定,总理在多个场合阐述经济增速时说过,7.5%只是一个动态指标,高一点低一点都是可以的,从央行来说,面对经济下滑,也没有透露出货币宽松的意愿,央行只是向11家银行投放常备借贷便利(SLF),包括股份制银行及一些大型城商行,总规模在2,500至3,000亿元人民币左右,每家200亿元,期限3个月,利率不低于3.5%,亦不会太高。既然央行以SLF方式注入流动性,也就意味着将准可能性降低,这符合总理和央行的表态,那就是“不靠增发货币刺激经济池子里的货币已经很多了”,既然央行无意大幅放松货币,那么地产救市政策就不会取得实质性进展,地产将步入较为痛苦的额长时间调整,与之关联度较高的金融水泥煤炭钢铁等复苏也是难以取得效果。
不可否然,中国不是一个需求型国家,是一个依靠投资拉动的国家,而投资的重头戏又是地产行业和国家主导的低效投资,一旦地产失速,国家投资尤其是地方政府投资也将失速,重工业也将失速。而作为新兴工业也将失去传统工业的需求,也就失去增长的动力。
三是本轮行情是基于经济复苏和货币宽松的期待而出现的,目前经济继续维持探底,四季度能否成功触底,市场分歧依然存在,而货币政策就目前来看,难以取得实质性放松,虽然央行通过三次下调正回购利率引导市场利率下行,但从实际效果来看,短端利率下行明显,当中长短利率依然高企,但3个月、1年期的资金价格却不低,曲线很陡。就央行动作来说,连续实施较大数量的SLF操作,释放的只是一种中短期资金,目的是平滑短期利率波动,无法传导到中长期利率,而通过了短期资金的释放,央行在控制货币总量下,全面降准降息的几率大减,这对股市走势并非是利好,反而成为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