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特色蕴育于文化之中才有生命力


 城市特色蕴育于文化之中才有生命力 

陈柳钦

 

 一座城市的魅力在于特色。特色是城市内在的、恒久的生命力。无论国内国外,凡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城市,都是有个性的特色城市。吴良镛曾在《城市特色美的认知》一文中指出“一般人往往会有类似经历:某些具有特色的城市,曾经在某方面给自己留下难忘的印象”。城市特色是一座城市的个性、城市的品牌,是城市竞争力不可缺少的条件和标志,没有特色的城市就不可能有品牌效应,就没有吸引力和竞争力,就失去城市发展的根基。“特色危机”不仅反映在城市建设上缺少特色,缺少风格,缺少创造性,而且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上也趋同化,甚至有的城市原有的地方特色、民族特色正在消亡。

文化对于破解城市特色危机非常重要。城市特色蕴于城市文化中,不同的城市文化之“根”,衍生出不同的城市特质。法国著名学者潘什梅尔说,城市既是一个景观,一片经济空间,一种人口密度,也是一个生活中心或劳动中心。更具体点说,是一种气氛,一种特征,一个灵魂。显然,这种气氛、特征和灵魂,就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纵观中外现代城市,其超越时空的辉煌和令人难以忘怀的巨大魅力,在于以浓厚的文化氛围去启迪、熏陶人们的精神世界,引发人们对民族历史的追怀和对未来的进取。城市特色的形成有其漫长的过程。城市随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社会形态,表现出各种属性与文化特征。城市的历史形成与发展阶段不同,呈现出的文化底蕴也不同。在欧洲,那些发展得相对完善的城市都有着自己的城市文化,有着自己鲜明的城市特色,设计充满了情感,提高了城市整体环境文化水平。如维也纳,一个极小的城市,因配套有齐全的音乐设施如金色大厅等,以及浓厚的音乐气氛和源远流长的音乐历史,而成为世界的音乐之都;法国的嘎纳,一个偏僻的海滨小城,年旅游收入上亿美元,它的繁华来自于它的文化—嘎纳电影节,一个充满情感的节日。

恩格斯当年在评价法国巴黎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在这个城市里,欧洲的文明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这里汇聚了整个欧洲历史的神经纤维,每隔一定的时间,从这里发出震动世界的电击。”无论在哪一个历史时代,作为闻名遐迩的世界级城市,总是凝聚了当时世界文明的成果。文化的全球交流和文化民族特色的强化是不可消失的两个方面,必然相辅相成,紧密相连,缺一不可。因而,世界范围内的广泛的文化交流不会缩小、更不会消失各国、各民族的文化差异。相反,城市文化的个性化发展恰恰是不同文化相互交融的必要条件。德国历史哲学家斯宾格勒(Oswald Spengler)曾在《西方的没落》中说,每一种文化都植根于她自己的土壤,各有自己的家乡和故土的观念,有自己的“风景”和“图像”,“每个文化的存在都是为了把自己的特性表现在她的生命的发展的每个细节之中”。城市文化经过历史的沉淀,一经形成,便渗透到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物质的、精神的,无所不包。城市特色以城市文化为依据,植根当地的自然、社会经济环境,营造出一种与众不同的城市风格。

城市文化决定了城市特色,脱离城市文化的城市特色建设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城市文化是城市的本质,而城市特色则是城市文化在城市的某个方面呈现于世人面前的表象。城市文化是滔滔的源,城市特色则是涓涓的流。城市文化形成了它的城市特色,并在城市发展中得到加强。不同城市之间,城市文化存在着明显的个性差异,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可以塑造独特的城市风格。所谓“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正由于有不同的风气、风格和风俗习惯,才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城市格局。城市作为文化的集聚点,以积留、汇聚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为天职。文化是城市的“精”、“气”、“神”,缺少文化的城市是残缺的、畸形的、粗俗的;一个没有特色文化的城市,只具有躯壳,却不具有灵魂。城市特色,城市个性,城市魅力,本质上都是一个文化问题。城市的魅力和吸引力主要来自文化,没有文化的浸润和洗濯,城市不可能形成个性,形成特色,也不可能形成诱人的魅力;没有文化的浸润和洗濯,城市就“活”不起来。纵观当今世界,任何一个有特色的城市,都是以吸纳人类文明成果,海纳百川而著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