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有效机制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速发展


文章来源:中信建投经济咨询

  摘要:中信建投经济咨询宏观经济研究员邱韩指出,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财税体制改革、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城乡一体化等重要问题都做了明确规定。新型城镇化有了坚实的制度支撑,城镇化的建设将进一步提速,需要积极探索有效机制。

  2014年1月15日,为了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城镇化的建设工作,国务院正组织有关部门编制《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3—2020)》。按照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的新要求,明确未来城镇化的发展路径、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统筹相关领域制度改革和政策创新。

  中信建投经济咨询宏观经济研究员邱韩指出,当前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一般来说,城市化率超过50%就可以看做整体上进入了城市社会,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城镇化也是一种城市化。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突破50%,这具有历史性意义。然而,50%的城镇化率是按照常住人口计算的,如果按照户籍人口的计算口径,我国的城镇化率仅为35%,与发达国家80%的城镇化水平相比还存在巨大的差距。除了城镇化发展水平低,我国的城镇化还存在大量问题,如大量农业转移人口不能平等地享有城市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城镇用地规模扩张过快,功能地位模糊;城镇空间结构和资源承载能力不匹配;部分地区城镇化建设依靠强制推动,缺少民意支持;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性不足等问题。这些都不利于我国城镇化的推进,我国需要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的建设道路。

  中信建投经济咨询发布的《2013-2015中国园区运营模式深度分析及趋势预测报告》指出,从国外经验来看,美国是世界上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国家,城镇化率高达85%,其发展经验对我国有重要借鉴意义。在城镇化进程中,美国打破区域界限,依托大中城市,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构建集聚度高、开放式、多层次的城镇体系,形成了国际性大都市、全国性中心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地方小城市和中心镇等不同层次的城镇体系。从产业融合角度来看,美国城镇化以工业化、产业化、信息化为城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积极探索城镇化内涵式发展道路。

  同时,自由的户籍制度也是美国城镇化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美国人口可以自由的在全国流动,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励了人口转移,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而我国,一方面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使得人口不能自由的流动;另一方面,由于城镇进入成本较高,特别是高企的住房价格,阻碍着人口向城镇的迁移。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财税体制改革、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城乡一体化等重要问题都做了明确规定。新型城镇化有了坚实的制度支撑,城镇化的建设将进一步提速。“以人为本”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即要从过去以行政化、指标化导向的城镇化转向更健康、可持续的城镇化,实现经济发展、自然环境与文化保护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