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谈起“创业教育”,大多数人会以为,创业教育是教学生进行创业的教育,是以创业为教学内容的教育。这些都是对的,不讲创业的教育,肯定不是创业教育,没有创业内容的教育,更不是创业教育。但有一个问题,不知道大家关注了没有,这就是如何进行创业教育的问题,是沿用过去的教学模式进行创业教育呢?还是用创业教育本身的模式进行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涉及到创业教育的理念问题。创业教育的理念是什么?它与传统的教学理念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去年11月,教育部在北航举办了首期创业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请了李家华、胡汉辉、雷家啸等著名学者讲课,讲课的方式与大学教学的方式完全不同:这种教学方式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不是灌输的,而是启发的,我听了讲课后启发很大,我在思考创业教育是什么?创业教育的对象是什么?创业教育应该怎样搞才能取得实效?
    我在大学讲了十年的创新课程,课程名称叫《创新与成功》,讲这门课不是我的主业,可以说是“不务正业”了,我在学校教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美学和价值哲学,我带的研究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方向,课时量很大,完全可以不做创新教育,工作量已经很大了,但我依然坚持讲这门课程。我始终认为,大学教育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和研究问题,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参加教育部举办的创业教育培训班,使我的认识有了一个新的提升,就是要把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成功教育有机结合,这就是创新教育是引导,把创新教育过渡到创业教育中去,创新教育的目的是创业的实践,只有落实到创业的实践中去,创新教育才会收到实效,成功教育是目标,引导学生活的创业的成功,才是创新教育的目的。
    那么,创业教育究竟是什么?就成了我们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我认为,创业教育不单纯是一个教学内容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问题,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走向,就是要解决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与人们的生活的两张皮现象。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说明了什么?从实际状况来看,一方面是由于大学扩招,毕业人数增加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另一方面也暴露出我们的教育存在弊端:社会需要的学生我们培养不出来,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社会又不需要,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不仅是一个学生数量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是一个教育教学的理念问题。以什么样的理念进行大学教育,才是创业教育的关键所在。
    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这种理念要求教育要把创新创业放在首位,以创新创业的高度整合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法,转换教育模式,推进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这样我们就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这种理念也要求,教育本身要来一个根本性的转换,要把教育从“控制”的教育转换为“开发”的教育,“激发”的教育。从现行的教育模式看,我们的大学教育基本上是一种以控制为主的教育,老师上课以“灌输”为主,老师讲的内容都在书本上,学生气不气兴趣,懒得去思考,久而久之,学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丧失了学习的动力,学生上课睡觉的有之,玩手机的有之,看其他书做作业的有之。这种教育模式再也不能持续下去了,否则就毁了我们的教育,毁了我们的学生!我们的教育理念必须有一个彻底转换,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引导学生从不用的视角思考和研究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把课堂变成学生自由思考、自由创造的空间,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激情发展,大胆创造,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在教育中实现学生成才的目标,通过创业教育改变学生的人生追求,实现学生的人生价值和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