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房养老"并非是良策


养老,教育和医疗是中国面临新三座大山,因为中国人口众多,系统性规划较为困难,中央集权的领导方式,地方政府又没有太多创新改革的模式,加上中国经济发展较快,而对挣钱的商业比较重视,而养老,教育和医疗这些方面投入和重视可能不足。另一方面,可能是房价上涨太快,国家也有意控制,希望转嫁到养老领域,可以减轻国家的负担,本来房价就有可能泡沫,甚至产能过剩,如果把“以房养老”引进机制,如何防止房地产过热,继续放大泡沫。养老本来应该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单一提出以房养老,这会误导人们对房地产继续偏爱到疯狂,中国房子产能一定会过剩的,而且价格一定会有不稳定的,如果算70年产权,实际上越靠近产权结束时,价值理论上应该较低,就像专利技术,保护期越短,价值越低,在美国,房地产物业分两部分,一是建筑价值,一是土地价值,每年土地价值可能增加,但建筑价值却是下降,中国在70年产权政策还没明确如何过度,很难落实房子物业的价值,银行本身也不一定愿意承担其风险,如果都把房子抵押给银行,万一房价下跌,中国的银行真能把房子拍卖掉吗?我不认为以房养老是好的政策,也许是政府为了减轻财政的负担,套现高房价的策略。如果在社区建设一些养老房子,让个人可以租,老人直接卖掉房子而该租养老,减少房子过大的浪费,这样也许是好的过渡,老人也比较熟悉社区,也会减少担心房子价位上涨或下跌,或者他们可以不卖留给下一代,但下一代经常有自己的房子,中国需要调查空房率对整个房地产业的影响,不应把资金引进房地产甚至养老也借用房地产,养老基金需要加强,但不应以为以房养老,可以吸金进入养老,我认为还是让个人理财,尽量让家庭自己处理养老,政府引导建设社区养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专款专用,甚至要求房地产开发商需要配套一些养老房出租,不卖,鼓励租房代替买方,如果用住房公积金方式,同样提高养老公积金方式,可能更积极可靠。养老保险公司不应该只收钱,不执行他们的职责,还要房子来养老。养老真正的系统应该是政府,养老保险基金,企业和个人家庭多方共同承担,包括税收优惠政策引导,不应该太单一引进“以房养老”这种模式,至少需要谈化份额,最多是个人理财的一种简单选择而已,不应动用国家政策来引导,这样会误导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