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的“潜规则”能打破吗?


 对于刚刚被中国有关部门严打的跨国制药企业葛兰素史克来说,其行贿事实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而这恰恰也掀开了中国整个大医疗行业目前所存在的差不多已经到了病入膏肓的程度的严重的问题。

对于这家跨国药企来说,之所以落网我们不去探究,那也不是我们所想要知道的。我们只是想知道,这种巨额的近乎天文数字般的行贿行为,到底只是这家公司的个别行为还是整个行业的潜规则。如果仅仅只是这家公司的个别的行为,甚至只是这家公司个别工作人员的私人行为,那么,这问题就根本不是什么问题。抓几个犯案的人员进行严打即可以以儆效尤圆满的解决这一问题了。然而,如果是全行业的潜规则的话,那么问题可就大了。

而现实的情况告诉我们,即使是普通的老百姓都早已经感知到,这绝对不是个别公司个别工作人员的问题,而是全行业的问题。最近几年以来中国医疗行业可以说是整个社会最道德沦伤的一个行业了。而之所以如此,金钱的腐蚀即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出这一点来,仅仅只是68只公开上市的医药股,其中仅仅只是会议费用一项即高过30亿元,而全国药企少还在在这个数字后面再加几个零吧?而这还仅仅只是公开上市的公司,其财务信息多少还得公开一点,所以,还得好歹做得让人看得过去,而那些非上市,不在会议费用中走的,恐怕只会比这还多而绝对不会比这还少吧?而这恰恰好再一底价从反面证明了曾经的报道,即一支药从药厂出来到消费者手里要涨数十,甚至数百,数千倍的新闻绝对不是空穴来风的。

对于管理层来说,这种全行业性质的潜规则,在严打个别出头鸟的时候,必须从制度上,从源头上根本的铲除问题产生的土壤,否则,再怎么严打都不会有什么太好的效果,最多也就是落网的公司与人员自叹运气不好而自认倒霉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