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史研究的方法


论(222

2013-7-11

关于历史研究方法的思考

       XXXX

拖了几天,给你讲讲我的观点。

我认为我们之间的分歧主要是在思想方法上,由此造成了更多的差异。

第一个方法分歧是承认和认识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非平面的。任何事物都是在非平面的环境中,并且以非直线的形式发展变化。那么,由于事物的非平面非直线发展,1)认识的资料即被记录下的事实有很多平面的、直线的、非平面的、非直线的(如由某个人转述的)等。这些资料或材料不能够直接的平面的安装或拼凑在一起。要经过一定的加工才可以使用。凡是历史记载或记录都必须要安装,否则没有人可以看懂一堆没有安装的资料。任何安装资料都有主观的思想意识指导。没有任何绝对的客观的资料。所以你所认为的绝对客观的事实,仅仅存在于没有被记录下来之前。而你所能够看到的资料和事实并且被你认可的资料,都是已经加工过的、安装过的。否则你看不到,看到了也不知道是什么。更何况有大量的人歪曲事实和编造事实(如夸大自己的作用)。

2)人的认识不可能越过拐弯看到拐弯方向的事情,只能够看到平面方向上的客观事物(就如在海上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要使得认识是真实的,就要运用一定的逻辑使各种平面的拐弯的资料有机的结合。这就要有逻辑选择及其运用,这是主观的。只有使逻辑和运用符合客观对象时认识才能够真实地反映对象。被记录下的认识对象这时才成为客观的事实。但是由于人的利益和立场不同,认识方法和知识不同,他的逻辑和运用逻辑有很大的差异。这就是现实的情况。比如共产党反对暴力,但是有人说共产党搞农民运动的时候也绑票和抄家抢富人的东西等。可是农民们不是这样认为的,认为这不是抢东西,而是拿回属于自己的粮食和牲口等东西。这两个逻辑那个对呢?实际上共产党通过发展生产来解决生活资料困难,不是通过抢劫等暴力来革命的。可以看到由于立场不同而必然选择的逻辑不同。从而对于事物的认识也不同。

3)事物具有发展变化的无限性,认识或知识相对事物本身来讲永远无限少。人不可能面面俱到的认识客观事物。科学的认识就是要按照事物自身的规律和结构去研究它,从整体上把握认识的对象。能否从整体上把握对象,如何从整体上把握对象,就是科学的方法和立场。简单地按照数量来划分对象,就不可取了。因为大凡旧事物都是具有数量优势的。新生事物都是弱小的,数量少的。但是新生事物是整体的。旧事物是零散的。同样国民党抗日可以分出下层军官和士兵抗日,同上层统治者不抗日两部分完全不同。所以不能够讲国民党抗日是主力。国民党军队的下层是中国人民的一部分。在性质上不属于国民党。

第二个方法是,要基本正确的认识客观事物就要认识对象的主要矛盾。1)任何客观事物的发展都存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及其相互斗争。没有事物内在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分别,就没有事物的曲线形发展。也就不符合客观实际。就是唯心的认识。2)事物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在非平面环境中和非直线运动中会不断地转化。在一定时候和条件下,某一方面为主要方面,在别的时候和条件下,另一方面为主要方面。两者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抗日战争中,在1942年以前是共产党军队和民众是主要的抗日力量。国民党更寄希望于和谈,消极抗日。在1942年之后一段时间国民党军队较多的成为主要抗日力量。这是由于美国对日宣战了,并给了国民党军事援助。3)根据事物发展的客观进程,适时的转换对主要矛盾的认识,转换主要认识方向,才是客观的真实的。认识不能够平均化,不能够认为事物的所有方面都一样。在中国的抗日战争中,国民党与共产党根本不同。国民党是在共产党的推动和团结下才参加抗日的。在国民党内部,主要方面是上层领导者起决定的作用。下层官兵是次要方面,不起决定性作用。如宛平事件就是下层的行为。所以判断国民党的抗日的性质和态度,是其主要依据与主要方面即领导者方面,而不是依据下层官兵的态度或功劳。所以说国民党不是主要的抗日的。现在的问题就是有人抹杀事物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划分。

第三个方法是承认和认识事物的不对称性。1)任何事物整体及其内部都是不对称的。2)认识客观事物就要承认它的不对称性,并科学的研究其不对称表现,才有可能正确的认识客观对象。国民党与共产党是根本不对称的。比如国民党的军官都可以封为将军,而共产党的军官在改编为八路军的时候一律降级任命。怎么能够说国民党牺牲的将领多于共产党牺牲的将领呢?国民党的实力和军事装备武器占有绝对的优势而与共产党不对称,如何比较功劳呢?一个弱者杀死一个强盗比一个强者杀死十个强盗,在不对称的情况下哪个功劳大呢?在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屠杀了很多共产党。共产党也杀了一些国民党。但是两者不对称。国民党一次皖南事变就杀了数千共产党。而且是与日军勾结杀害共产党的。3)共产党整体也是不对称的。它有很多优秀的方面也有很多旧的不良的方面,是不对称的。但是共产党是在符合历史发展的方向的前提下产生或保存的不对称。4)在科学研究中经常使用对比方法。它仅仅是一种近似性方法。只有在确定整体的情况下,对比方法才有科学性。因为各种对比或对比的方面都仅仅是两个事物的某些方面、或可比较的方面,而不是整体的比较。(对于什么是整体?可能很多人并不懂得。)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绝对不可能将两个对象的全部和整体作比较。这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部分对于整体为而言都仅仅具有参考性,不具有决定性。所以现在有人讲共产党和国民党作比较,仅仅是某些方面,如果不确定一些条件,则不一定真实。

好了,我简单地讲讲基本的唯物主义认识论。供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