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储蓄银行应尽快从邮政系统剥离
● 陈 宏
邮政储蓄银行与邮政混合经营、混合管理,随着业务向前发展矛盾将会逐渐升级,存在的风险隐患也会不断增大。多年以来,邮政公司习惯于依托邮政储蓄,缺乏发展的真正动力,粗放式发展的弊端日益显现。随着利率市场化步伐加快和金融市场全面开放,对我国银行服务能力和内部风险控制方式的变革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要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必须继续遏制邮政储蓄对农村资金的“抽水效应”,探索建立储蓄资金回流农村机制。邮银混合经营和混合管理,难以做好金融风险管控,必须尽快实现剥离。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是在改革邮政储蓄管理体制的基础上组建的商业银行。截至2012年末,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资产规模达到4.9万亿,比上年增长18.93%,尽管资产规模不断扩大,但当前还难以真正构建农村资金回流机制。邮政储蓄银行三分之二的网点分布在农村,据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网站发布的公司简介称,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拥有营业网点3.8万多个。据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发布的2012年《社会责任报告》和《“三农”金融服务报告》称,邮储银行拥有金融网点3.9万个,其中,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的网点占比超过70%。 中央文件曾多年强调,要引导邮政储蓄资金返还农村,支持“三农”。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投放的农户小额贷款及小微企业贷款依然滞后,与储蓄存款规模的迅速扩张发展极不相称,而且非常矛盾,特别是对“三农”的支持力度薄弱,与其拥有庞大的农村储蓄网点的优势地位不相匹配,难以保障农村金融产品的供给,以及确保资金有效使用与投放。邮储银行将吸收的大量农村资金向城市输送,加剧了同业竞争和农村金融资源的匮乏。
据中国邮储银行向媒体公布的数字,通过小额贷款已向农村地区发放了6500多亿元的贷款,600多万户家庭得到资助。先不说这6500多亿元有多少是累计重复贷款,笔者曾作过测算,2012年3月20日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改制5周年纪念日,据称到2月25日农户小额贷款累计投放超过2200亿元,这是个累计贷款统计数字,根据民政部发布的2011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2011年底全国村委会有59万个, 邮储银行的2200亿元贷款平均到一个村仅37.3万元,也就是一个村平均只有累计不到7.5户农民能有幸得到户均5万元的小额贷款。而且,全国村委会的数量2011年还比上年降低了0.8%,这样平均贷款户数还要降低,只有不到6户。村民委员会一般由主任、委员共三至七人组成,各村委会成员也是村民也可能会有贷款需求,即使不剔除往年重复贷款家庭,600多万户平均也只有一个村约10户,一个村仅靠几户村民发展致富显然是不现实的。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严重滞后于农村经济增长,“三农”资金需求缺口长期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据测算,2000年至2007年,全国几乎每年平均都有超过1500亿元的农村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2007年底,随着农村金融需求的台阶式上升,资金缺口已经突破了1万亿元。到2020年,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增资金15-20万亿元,资金缺口之巨大,农村金融机构在资金供给方面严重不足。根据国家开发银行对农村金融需求和供给的测算,如果不进行大规模金融创新,并大量增加金融供给,农村金融的供需缺口在2015年将达到7.6万亿元。我国现有2.4亿左右农户,其中有贷款需求的农户至少有1.2亿户左右。“三农”资金缺口每年在1万亿元左右,这种资金需求还存在很大的供给缺口。
必须加大农村金融市场的信贷供给,才能从根本上缓解严重的供给不足问题。此前,国家垄断金融的制度安排导致农村金融资源大量流向城市和工业,金融机构主要功能是动员储蓄,集聚农村资金提供给城市。建立市场经济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为控制金融资源,最大限度保证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的储蓄动员能力。在资金短缺形势下,正式金融部门动员的农村储蓄大部分流出了农村,导致农村正规金融服务缺失。邮政储蓄银行在利益机制的驱动下,在广大农村吸收的存款很难通过贷款反哺农村,造成了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农村地区吸收的资金向城镇转移倾向严重。
据中国邮储银行向媒体公布的数字,截至2012年底,邮储银行累计发放的小微企业贷款达1.3万亿元,解决了700万户小微企业的经营资金短缺困难,截止2012年5月31号累计投放金额超过1万亿元,半年多时间增加了3000万元。而根据2011年数据,以个人独资企业等形式的企业大概有1100万家,另外以个体户登记的企业有3600万家,共有近5000万家,可见贷款规模与贷款总需求悬殊巨大,还要看到,小微企业贷款这是个累计投放的统计数。据报道,全国工商联调查显示,规模以下的小企业90%没有与金融机构发生任何借贷关系,小微企业95%没有与金融机构发生任何借贷关系,相比中小企业为社会创造的价值与其获得的金融资源明显不匹配。
邮储银行成立股份公司后业务逐渐全面开展,机构风险控制能力的薄弱性会逐渐暴露。邮政代理金融其风险控制状况和管理,直接关系邮政金融整体经营的发展和风险防控工作,当前暴露出在合规经营、精细管理、科学发展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部分网点人员未严格执行三级权限管理制度,部分网点的支局长没有按规定进行日常监督检查,对每日发生的各项特殊业务、异常交易和连续多笔交易等进行逐笔审查,无相关检查、盘核现金、重空凭证的记录,均暴露出了代理金融网点存在的风险问题较多。为此,必须推进内控和风险防范建设,查找和发现各岗位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风险事项和薄弱环节。邮政储蓄银行与邮政企业混合经营、混合管理,无法有效提高风险识别和管控能力, 要在落实邮政行业监管、解决邮政普遍服务的同时尽快实现剥离。
依据中邮集团各板块情况,如果将邮政储蓄银行完全剥离出去,邮政公司的收支将基本持平,并不像之前人们担心的那样,单独把邮政储蓄剥离出来,整个邮政体系立马出问题。除了各种免税及优惠扶持政策外,国家已每年给予邮政普遍服务巨额的财政补贴。要加快推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邮政储蓄银行与邮政进行拆分,向完全独立银行发展。借鉴德国等邮政储蓄机构改革的经验,加快邮储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步伐,实现股权结构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