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教育活动讲话
老师们,您们好:
目前,学校师德建设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挑战,师德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在更新的视野、更高的层次上谋划师德建设的发展,打造一支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队伍,是我校面临的重要任务。
科学发展观为我校的发展和实践创新指明了方向。
为此,在师德建设的探索中,咱们要与学生共同成长。学生的需求是师德定义的基点,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我校以“诚心诚意为学生服务,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提升自己”为理念,努力构建“了解学生需求、回应学生需求、满足学生需求和促进学生需求”的师德建设体系。
“了解学生需求”——构建师德内涵的基点。咱们要对学生和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充分了解学生生活、学习、个性发展的需求,了解家长和社会对学校的需求,促进教师思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并形成以下共识:
1、师品,即教师德行。爱与责任是新时期的师德之魂,我校要坚持把“爱与责任”作为主线,贯穿在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中,树立新型的师德观和育人观。2、师智,即教师智慧与学识。渊博的学识以及由学识而衍生的教学智慧是征服学生、赢得学生信赖的制胜法宝。教师应当将自身学识的积累与提高内化为自身生命成长的常态。3、师技,即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这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业质量的提高。
要“回应学生需求”——师德在过程中养成。要引导教师将这种认识转化为行动,开展“如何回应学生需求”研究课题,在实践中加强对教师师德的培养,从四个方面进行讨论:1、了解、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做学生喜爱的好老师,你采取了什么具体措施?2、有什么使你感到欣慰或者困惑的?3、在对学生进行的调查及征文等反馈中,你感触最深的是哪方面?4、今后的教育教学中,你还有哪些设想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成长需求?
要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多形式、多层面地了解学生的需求点,给学生充分的信任与鼓励;根据学生已有知识、生活经验、年龄特点设计教学活动;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层次,努力践行师生关系中的双方双向的交流,不忽视一个学生,心与心的零距离感受;多途径、多层面回应学生需求,把情感教学贯彻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鼓励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满足学生需求”——师德价值的有效体现。要通学科、年级的界限,分五个专题进行研讨:1、在教学中关注学生需求,实施差异教学,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发展;2、新时期家校有效沟通的方式探讨;3、如何既抓基础又关注学生能力培养,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4、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健康人格的培养途径;5、如何有效实施“爱”的教育。在深入思考、大胆实践后,我认为,高尚师品的培养与建设离不开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师智的培养与发展要求教师具有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并能综合运用;高效师技的发展与提升要求教师不断打磨自身的教学技艺,并不断进行反思。
这些实践与思考,给教师以正确的教育观导向,使教师逐步掌握教育规律,跳出学科,透过现象,把握教育的本质问题,提升专业水平和道德修养。
“促进学生需求”——达成师生的共同成长。高素质的教师,不仅能够成就学生,而且能在学生成长的同时感受到自身成长的幸福。要让学生喜欢自己的(人格魅力);我们要让学生喜欢自己教的学科(培养兴趣);要让学生在自己教学中有成就感(成功教育);要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昂起头来走路(培养自信);要让班里最不爱说话的学生在国旗下演讲(关注个体)。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师德修养是教育事业的永恒追求。我们将总结经验,拓宽思路,努力造就一支德为人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高素质教职工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