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大背头”弥勒佛换真佛头


专家建议“大背头”弥勒佛换真佛头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
2013年5月24日
5月18-19日,在浙江省台州市三友国际饭店,本人为中国人民大学EMBA研修班讲授《管理创新与精细管理工程》;5月17日,本人先顺便来到天台县,登上天台山,游览了华顶和国清寺,在华顶讲寺、国清寺展示了毛体字“星火燎原送瘟神”,并与“佛”一起照了像。
 
 
 
在中国人民大学EMBA研修班的讲课中,作为创新的失败案例,本人又讲了“创新的洛阳‘大背头’弥勒佛的遭遇”。
我讲:这一尊大背头“弥勒佛”的设计,也是一种创新,用的方法是“嫁接法”,但是,这一创新没有遵循有效创新的原则,与阿迪达斯2008年1月26日发布的北京奥运足球比赛专用球“长城之星”一样,犯了同样的毛病,会给众人带来不好的启发和联想,因此,引发众多网友的吐槽,是必然的。引起网友吐槽后,其“头”被蒙住了,但是,不可能这样长期蒙下去。那么,已经基本建成的这一塑像,该怎么处理呢?拆除,不是上策;拆除,会造成更多的浪费。最佳的办法是,按照精细管理工程的精髓,“还企业及管理中的各项事物以本来面目——最佳状态”,把这一尊雕塑的头,换成众人已习惯性认可的弥勒佛的头。
 
5月22日,据媒体报道,“大背头”弥勒佛的头部被移走了。
 
可以料想,如果这一雕塑不完全拆除的话,不可能长期无头;那么,到时会换成谁的头呢?换成众人已习惯性认可的弥勒佛的头,可能性最大。
如果到时真换成了弥勒佛的头,那么,“大背头”弥勒佛的换头,还是特有看头的,对当今的中国社会还是有特别的启发的,那就是:在中国进入“梦时代”的时候,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进程中,要让众人有评议“头”的平台和机会,凡是众人认为不像样的“头”,众人不认可、不满意的“头”,就应该及时换。
 
链接:大背头弥勒佛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