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信贷领跑:银行年报“绿”意渐浓


  实现绿色发展的美丽中国梦离不开绿色金融的支持。随着绿色经济的发展,大幅度增加对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领域的信贷投放,实现信贷资金的绿色配置将成为今后银行发展的主流。近几年来,在《节能减排授信工作指导意见》、《绿色信贷指引》等一系列监管政策的指导下,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陆续加入“绿色发展”的行动中。

  作为国内最早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的银行,无论是业务发展还是融资业绩方面,兴业银行已经成为了银行中的“绿色典范”。

  自2005年起步至今,经过7年实践与探索,兴业银行开创了致力于以金融创新支持可持续发展,通过多样化的金融工具促进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的可持续金融业务。2012年,继续大力发展节能减排融资业务,与国际金融公司(IFC)开展了节能减排贷款第三期项目合作,推出了中国首个专项服务于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节能减排业务融资的产品,推出“排污权抵押授信业务”以及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收益权质押的融资模式,并在绿色租赁、绿色信托、低碳信用卡等领域加快推进。

  如今,兴业银行的绿色金融业务迈向规模化发展。根据年报披露的数据,2012年,该行实现绿色金融融资余额1126.09亿元,较期初增加380.64亿元,增长51.06%,其中贷款余额在对公信贷余额中的占比近10%。此外,其绿色金融客户数目也实现了增幅56.38%的高速增长,截至去年,达到1717户,其中优质基础客户555户,战略基础客户达450户。

  兴业银行的典型案例为业内发展“绿色金融”积聚了一定的“正能量”,但在整个金融领域内尚属凤毛麟角。记者注意到,截至去年年末,在中小银行中,绿色信贷余额能够登上百亿元台阶的仅有3家,其中招商银行绿色信贷余额为610.5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00.75亿元,占该公司企业贷款总额的5.91%,同比提升0.27个百分点;浦发银行通过制定绿色信贷产品体系,节能环保类贷款余额达到256.52亿元;北京银行绿色信贷余额也已超过100亿元。

  其他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如平安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等,在开展绿色信贷业务方面也取得一定成效。其中平安银行支持绿色信贷余额为74.03亿元,较年初增加9.02 亿元,增幅13.87%;华夏银行2012年新增节能环保项目贷款余额为14.26亿元,绿色信贷增长率为18.25%;民生银行则将节能环保行业作为区域特色行业予以重点支持,节能环保客户数达89户,支持国家节能重点工程和重点技术信贷12.48亿元。

  发展绿色金融,一方面是在绿色信贷方面给予支持,另一方面则是进一步削减“两高一剩”企业的贷款发放。从目前来看,大多数银行已经对“两高一剩”明确态度,制定了较为严格的贷款指导原则。不过,从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披露的年报数据看,真正实现“两高一剩”贷款余额与占比“双降”的银行并不普遍。

  中信银行是为数不多的详尽披露“两高一剩”贷款数据的银行之一。其2012年社会责任报告数据显示,该行已连续两年实现了“两高双降”的目标。截至2012年年末,“两高”贷款余额为676.55亿元,较2011年下降193.88亿元;在公司贷款中占比为5.69%,较上年下降了2.19个百分点。

  平安银行、招商银行也实现了“两高”占比的单边下降。其中,平安银行明确要求每年“两高一剩”行业和落后产能贷款增幅不超过当年对公贷款(含贴现)增幅。截至2012年末,该行“两高一剩”贷款余额 555.00亿元,占全行各项贷款的 7.70%,较年初下降0.76个百分点,当年增幅5.68%,低于全行贷款平均增幅10.39个百分点;招商银行“两高一剩”行业贷款期末余额为1339.83亿元,占该行贷款总额的12.96%,同比下降0.67个百分点。

  除加大绿色信贷投入、严控“两高一剩”行业贷款以外,商业银行还不断在绿色金融领域开拓创新。如北京银行采用未来收益权质押和打包授信支持方式,推出“节能贷”特色融资方案;与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共同搭建节能融资服务平台;与国际金融公司签署能效融资合作协议,进一步推动中小微企业节能/节水融资损失分担项目的合作。

  不过,记者也发现,尽管多数银行已将开展绿色金融提上重要日程,但由于理念以及自身情况不同,在具体业务开展方面还存在较大差异。这一点从各行年报数据披露上可见一斑。比如,一些银行虽然高喊“绿色发展”口号,却“只闻雷声未见雨”,对于“两高一剩”行业的退出以及加大对环保领域的投入等,没有提出明确的指标要求,在业绩披露中也难见踪影。 事实上,一些银行对开展绿色金融缺乏足够的动力,这在一些城商行中尤其明显。“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还缺乏绿色行动政策的有效实施,尤其是,城市商业银行在很大程度上承担了发展当地经济的责任。”一位绿色信贷专家表示。

  整体而言,绿色金融正处在一个积极的发展时期,相比2007年之前更多考虑投资回报、较少关注环境和社会影响的态度,现在银行业金融机构更能接受以绿色信贷为主要内容的绿色金融意识。理念到付之实践需要一个过程,与政策要求和社会需求相比,在贯彻执行绿色信贷政策和履行环境责任方面,商业银行仍需投入切实有效的行动。 记者 杜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