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来知识经济的核心


  知识经济主要表现在高科技和金融操作,目前全球已经进入知识经济的新时代。全球两个最有钱的人分别是代表高科技的比尔•盖茨与代表金融操做的巴菲特。知识经济从信息革命而来,信息革命是工业革命以来的另一次大革命。公元2000年的网络泡沫就是提前透支了信息革命的未来收益,不少个股大涨100倍又跌回了起涨点,只有及少数个股能从本梦比回归本益比。知识经济是一种高度虚拟的行业,它跟传统行业的最大差别在于其务虚的一面。传统产业是讲求务实的,两者差异不小,所以在生产事业做的很好的大企业,很少能够同时把金融事业做得很好,反之亦然,因为务实和务虚要同时兼顾相当困难,并且管理风格也不一样,很难共用。

  回顾历史,从公元1800年到2000年,这两百年内,中华民族在工业革命方面几乎没有什么重大贡献,一直处在模仿与学习的阶段。如果从GDP总值来看,1820年,也就是鸦片战争前20年,中国的GDP占全球的25%,但因为工业革命没跟上节拍,财富被西方国家大副超越。直到200年后的今天,科技水平和国家财富才逐步跟上西方国家,位居全球第四位。幸运的是,经过两百多年的煎熬和追赶,全球经济进入一个有利于东方文化的新局面——知识经济的诞生,只不过它的诞生是用网络泡沫来惊醒大众。信息革命加上网络的普及,知识经济已正式成为全球的主流经济活动。

  知识经济的第一个现象是: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全球化,这指的是高科技的知识垄断。第二个现象将是:全球数字化、数字心智化、心智本体化,指的是金融操作的未来新挑战。在知识被数字化以后,数字还要进一步心智化。换句话说,知识必须转换为智慧才、能在金融市场成为长期的竞争力,如何“转识成智“变成各民族之间另一次大竞赛。在这方面,中国文化有着显著的优势。因为西方的专长在现象的分析,东方的专长在本体的融合,两者各领风骚两百年。

  在未来的两百年内,也许缩短到20年内,全球性的金融竞赛将正式展开。生产力所积累的庞大财富,将在全球性的金融竞赛中再度重新分配一次,穷富的转折不止是看生产力,还要看金融里。因为金融是虚拟经济的核心,而虚拟经济又是知识经济的核心,因此想在知识经济方面胜出的话有一个大前提:必须能够转识成智。知识是愈积累愈多,形成“为学日益”的现象,智慧是愈深沉愈单纯,形成“为道日益”的现象。如何把知识的加法和智慧的减法融为一体,就是要转识成智。巴菲特的长线投资可说是转识成智的典范之一。

  要想转识成智,必须先进入空性,无法进入空性的人,很难进行转识成智。转识成智成功以后自然能做到明心见性,见性之后才能无为而无不为,未见性之前,仍处在有为法的阶段。换句话说,知识经济的核心技术在于转识成智,转得成功,烦恼大减,信心与定力大增,操作绩效也会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