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商主义(6):一个天真的爱国者


重商主义(6):一个天真的爱国者

在俄国经济思想史学家阿尼金的《改变历史的经济学家》中,安东尼·德·蒙克列钦(Antoine de Montchretien 1575—1621)是诗人、决斗者、流亡者、国王的亲信、叛乱者和国家的罪犯。在我看来,他是一个重商主义者,更是一个天真的爱国者。

蒙克列钦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年轻时曾是是一名出色的诗人和剧作家。据说,他的文学作品《赫克托》、《苏格兰》以及《诺曼底的历史》,至今还是法国文学的经典。30岁那年,蒙克列钦卷入一场决斗,杀了人,被迫流亡到英国。后来还去过荷兰。那时候的英国和荷兰相对法国而言,政治更加清明,经济更加发达。亲身经历让蒙克列钦对英国和荷兰的重商主义政策推崇备至,他希望有一天能够将这些国家发展工商业,振兴民族经济的措施应用到法国。流亡生涯改变了蒙克列钦,使他从浪漫诗人转变现实主义者。

离开祖国四年后,蒙克列钦回来了。随后与一位富有的寡妇结婚,他的妻子资助他开办了一家五金加工厂,并从事五金商品的对外贸易。他的生意还算顺利,但这期间他主要的工作是在写作他有关发展民族经济,积累国家财富的小册子。在这本命名为《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的小册子中,“政治经济学”这个概念第一次出现。那时候的国王路易十三还没有亲政,政权掌握在王太后手里,这大概是书名中出现“王太后”的原因。

作为一本重商主义的小册子,蒙克列钦的《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并没有比别的小册子多提供多少有价值的东西。无非在强调工商业是国家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货币是国家的经济命脉,对外贸易是尤其是出口的获得黄金的关键手段,政府应重视工商业,管制对外贸易,等等。熊彼特似乎对这位首次使用“政治经济学”概念的商人很是不屑,说这本书是毫无创见的平庸之作,充满推理错误,说作者仅仅具有粗浅的常识;甚至说“政治经济学”的“政治”误导了经济学,说一个经济学的门外汉将经济学的研究引向了歧途,等等。重商主义者大多不是专业研究者,他们所擅长的仅仅是提供政策建议而不是构建体系,所以缺乏分析水平或者缺乏创见也属正常。关键还是要看提出的政策建议有没有实际价值。针对蒙克列钦的观念或主张,我倒是愿意将他理解为一个天真的爱国主义者。

蒙克列钦主张全面的排外主义,主张建立新型工场生产替代进口的消费品,主张建立技工学校培训工人以提高产品质量,主张采取保护性手段将外国产品排挤出去;主张国家立法禁止外国人染指本国资源的探测、开采和冶炼。尽管蒙克列钦对英国的政治制度怀有好感,但在市场竞争领域,他还是认为外国人尤其是英国人并不可信,他们总是很狡猾地会想尽各种办法来占领别国的市场。他提醒要提防从外国进口的书籍,因为外国书籍会败坏本国人民的精神,使他们成为外国商品的俘虏。他还说外国人是吸附在高贵的法兰西身躯上的水蛭,它们吸走了我们身上最好的血液,喂饱他们自己,然后离开。蒙克列钦还有很多想法都显得很天真,很可爱,甚至有些幼稚,比如他主张的对外贸易是一种只有出口没有进口的单向贸易。他也不想想如果大家都只想出口而不进口,那么谁又能出口呢。蒙克列钦也有一些主张显得不是那么可爱,而是有些严厉甚至可憎。比如,同大多数重商主义者一样,蒙克列钦主张劳动者的一生都应该将所有精力投入劳动过程。他说,懒惰是一种罪恶,必须予以消除,如果必要可以采取武力;他说,懒惰的双手就是魔鬼的双手,懒惰损耗了男人的力量,玷污了女人的贞洁;懒惰就是所有罪恶之母。所以,罪犯和违法分子都应该送去劳作。蒙克列钦还有一个想法,显示出某种直率的虚伪。作为从事五金生产和贸易的商人,他似乎很为自己的主打产品镰刀骄傲。他说法国镰刀竞争不过德国,不是因为质量不好,而是人们对外国产品的迷信。他说,法国人不使用本国生产的镰刀,这是国家的悲剧。他借此主张政府倡导使用国产品。这样,蒙克列钦同大多数重商主义者一样,将自己的利益包装成国家利益,希望得到政府的支持。蒙克列钦的如意算盘倒也显得干脆,至少谈不上是阴谋。

蒙克列钦的著作得到了国王或者王太后的认可,该书问世后,他被任命为国家印铃保管人,这是一个相当于政府经济顾问的角色。1617年,蒙克列钦又被任命为罗亚雷省沙基里尔的市政长官。当时的法国政府应该还是倾向于重商主义的。几年之后成为路易十三首相的“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黎塞留就在国王支持下实施过一系列重商主义政策,推动了法国工商业的发展,大大振兴了法国经济。蒙克列钦之后的命运又有过一次重大转变。不知道出于什么缘故,一帆风顺的蒙克列钦离开了政界,加入胡格诺教派,并领导了诺曼底的胡格诺教徒起义。1621年蒙克列钦在一次战斗中被打死,时年仅45岁。蒙克列钦死后四天,法庭仍判处他有罪,他的尸体被拖行游街,最后被肢解,焚烧。

在经济学的历史上,作为重商主义者的蒙克列钦事实上没有多少影响。他的思想和主张一如熊彼特所说那样平庸,无创见。不过,蒙克列钦又确实是有影响的,至少,一直到今天还是经济学专业必修课的“政治经济学”总是与他的名字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