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东春麦抗旱掠影
太阳刚刚跃出地平线,已经可见豫东平原广阔的麦田里,一架架喷枪一根根喷管绽放出各型形的水花,映着朝晖,映着忙碌的人影。

走近一看,已经拔节的绿绿的麦苗间麦根部夹杂着枯黄的叶片。

“去冬今春,虽然有几场雨雪,但是都没有下透,现在有点旱了,要马上浇水”扶沟县包屯镇包屯村2组村民宋国芳指着“杂草”给记者讲道。“你种麦的时候浇水了吗?”“浇了”,“现在这是第几遍浇水了”“二次?第三次了!”宋国芳回答着记者的询问“种麦浇了一次,过罢年(春节)又浇一次了,这是第三次了”。
“我这是帮人的”一身防水衣裤靴子帽子全副装备的高虎营,看到记者靠近就主动自我介绍。“帮忙的收钱吗?”“浇一亩收50元,包括油钱、管子喷枪等一套设备”。“哦,你这是专业经营浇麦的”“是的。现在农村劳力少,大部分出去打工了,顾不上回家浇麦,我就购置这套设备搞专业经营了”。正在对话间,从大老远绕过来1位妇女,又是来询问高先生,下午可否轮到她家的地里浇麦。“还挺忙乎的啊!”“这一段时间正是忙的季节”高先生回应记者的赞叹。
不远处的又一台“小四轮”正在发动,记者趋前指着麦田问道“你家种了多少亩麦子呀?”村民张四喜指着旁边2位妇女解释:“这块地不是俺1家的,是俺好几家的,俺们邻居几家合伙用这1台机器,轮流着浇麦,互相帮忙,1个人也招护不过来”。
“邻里自愿互助合作挺好”记者暗自思忖:在普遍家庭小规模种地,多数劳力外出打工的情况下,除了专业合作组织,临时性的互助合作这种传统还是挺有生命力的。
问起抗旱浇麦有什么问题,宋国芳说“就是(柴)油太贵了,7块多(1公升),浇一遍要15块钱1亩”,他指着不远处四周都有的电线颇多遗憾地说“俺这地里不通电,如果用电浇地,可以节省一半花费”。张四喜接过话茬“这抗旱的,国家有没有扶持资金呀?到现在俺也没有见到呀”。“如果油价便宜点,也会省点花费”。“如果油价和设备投入降低一些,你这收费是不是也会降一些?”“那是那是”高先生一脸诚恳地笑答。
据国家防总通报,目前我国中部地区的几个小麦主产省春旱麦田已达500多万亩,天气渐热,失墒渐增,蒸发待补,抗旱需抢农时。清明过后,连日来奔波在处处桃林点缀碧绿的辽阔麦田,看着田间路旁相隔几十米的一个个机井,数着管子估摸着七、八米深的水面,不能不令人感叹豫东平原生长小麦的优势地理,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发展农业的自然资源之利。
农电接到地头,农资便宜一点,国家扶持资金到位。农民种地期盼仅此而已。
2013.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