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卑是一个民族和一个人的美德。
在《圣经》中就有“谦卑人必承受地土,以丰盛的平安为乐。”的教诲(《圣经.诗篇》)。平安是每个人都追求的,因为平安比财富和金钱、名誉地位都重要。而平安的前提就是要为人谦卑。要时常有一颗谦卑的心、谦卑做人、谦卑做事、谦卑求学。
什么是谦卑?百度说:“谦卑的意思,就是甘愿让对方处在重要的位置,让自己处在次要的位置。易经谦卦说:谦卑是指人因为虚心所以能进入对方的心,被别人接纳。而在沟通时彼此接纳是很重要的,因此谦卑作为一种品格也非常重要。如果你不谦卑,就不能够被别人接纳。不被别人接纳你就无法与别人沟通,无法与别人沟通你就什么事也别想做!如果人与人之间能够相互谦卑、互相尊重,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很好,大家团结一致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因此,韬光养晦不只是一种生存策略,也是一种美德。一个甘愿处于次要位置的人,一个谦卑的人,最后会赢得大家的尊重和爱戴,这样的人在领导位置上也能好好地服务他人。而一个骄傲的人,一个锋芒毕露的人,常常因为无法接纳他人的意见,从而失去他人的支持,最终常常被降到卑贱的地步。所以说,谦卑对一个人很重要。”
看看吧,百度说得再明白不过了!就是说,谦卑不是显示自己,以我为核心,任何一个团队只有一个核心,其他人不要不知道自己是谁,以为自己就是核心;谦卑就会给他人一个好的印象,大家就会接纳谦卑的人。不要过于强势,树立对立面,那样不招人待见;谦卑就是自己再有本事也要与人和平共处、尊重他人,这样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成为大家喜悦的人;谦卑就是不要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目中无人,而是鞠躬尽瘁的为众人服务,那样不仅仅不丢分,而且威望更高;谦卑就要推功揽过、自我反省,而不是只看到别人的毛病,自己从来不检讨;谦卑就不要高调登场、咋咋呼呼、过于张扬,要低调、再低调。其实真正有本事或做大事的人,就是谦卑的,谦虚使人进步啊;谦卑就不要自恃高明,好为人师,都是人,谁也不见得就傻,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还是那句话:先做学生,后做先生为好;谦卑就是放下架子善于沟通,不要以自己有权、有本事就沾沾自喜,妄自尊大、牛逼哄哄,而是要做众人的倾听者和排解者,大家把你当成朋友和知己;谦卑就要从谏如流、虚心听取各方意见或建议,不固执己见和偏听偏信,从中吸取良言良策,发展壮大;谦卑就是要勇于承认错误和失败,失败了就要承认,做错了就要认错,不要讲理由,那样只能让人觉得你更恶心;谦卑就是要敢当配角,人生的舞台我们不一定就是主角,争强好胜反而成为小丑;谦卑就是要宽容,不要嫉恨别人,要学习基督教的宽容、佛教的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儒教的隐恶扬善,佛教净空大师说:“我们常常要把别人过失放在心上,自己的心变成别人的垃圾桶,你怎么能得清净!”谦卑的人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牢记“满招损、谦受益”的古训,一步一步、踏踏实实的做人、做事;谦卑的人不指手画脚、坐着喊,而是亲历亲为、勇于实践,正如列宁说过的:“一步行动胜过一打纲领。”谦卑的人善于把自己融入社会和团队,而不是自恃清高、孤芳自赏;谦卑的人要注意调整自己的人际关系,请注意你的说话语气:请记住会让人生气的不是人的话语,而是人的语气。一句不让人生气的话,用蛮横的语气来说,很让人很生气,而一句很让人生气的话如果用温和语气来说,不但不惹人生气,相反能促进友谊;谦卑的人要放下架子,为他人做事、做好事、做善事。《圣经》中记载主耶稣基督在门徒们争论谁为大的时候,主动为他们洗脚的故事,以此来教育他们应该谦卑,而最大的、最有权柄的,就要更好的为别人服务;谦卑就是要甘于当配角和绿叶,做幕后英雄,甘于做人梯,为年轻人铺路,甘于默默无闻、甘于吃苦耐劳。不要什么事都让别人表扬、让别人领情,更不要喋喋不休自我张扬;谦卑就是要不讲排场、勤俭朴素、脚踏实地。“福生于清俭,德生于卑退”。“ 卑退”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谦虚退让。做人只要明白了谦虚忍让的道理,就能不断的积德;谦卑的人不会斤斤计较个人得失,即使受到误解和委屈也不要反唇相讥或消沉抵触,也许人家就是对的,也许我们的委屈是暂时的。
谦卑是一辈子的事情,谦卑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特别是人在顶峰时期或有了一点成绩的时候,容易得意忘形、飘飘然起来。一时的谦卑容易,持久的谦卑难、一事或某事的谦卑容易,事事谦卑难。“确实,对凡人而言,要始终保持谦虚决不是容易的事。我这么强调谦虚,但骄傲自大之心有时仍然让我有些趾高气扬。”(《活法》)稻盛先生如此谦虚谨慎,何况我辈?
人为何要谦卑?“所有这一切,都是上天偶尔赏赐予我,我不过努力加以磨练而已。我想,任何人的任何才能都是天授,不!才能只是从上天借来之物。”(《活法》)
谦卑、谦卑,
不论他人是非;
谦卑、谦卑,
宽容大度众望所归;
谦卑、谦卑,
低调虚心不自擂自吹;
谦卑、谦卑,
埋头苦干凡事不推;
谦卑、谦卑,
朴实退让不怕吃亏
谦卑、谦卑,
忍让和谐向大目标奋起直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