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40年读后杂想》赏评荟萃


          《新诗40年读后杂想》赏评荟萃
                                         
                                               整理:耿丽娜
 
好文!纵向的横向的,褒奖的和批评的都十分中肯!赞!
 
评论文章不好写,是见仁见智的事。不仅要有过硬的文字功底,还得有丰富的知识功底,两者缺一不可哈。
 
        上个世纪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在白话文方面确实起到了开辟新文学道路的先锋作用,然而于诗歌方面却是破坏最大的了!原因是在诗歌方面没有摸索出平坦可行的道路,反而如盲人般在莽莽丛林中散乱地盲行着,偶或出现条羊肠小径也是拐来绕去的最终没入了苍茫的林野际间。直到今天,诗歌手们挂着百家乱鸣的招牌依然在丛林中盲行着。偶尔摸着大象的某一部位就以为那是诗歌的金光大道了。以至于诗歌贬泛得像过眼云烟一样毫无迹象。
 
散文像风景,一目了然,赏心悦目;杂文像山水,隐隐绰绰,让人思寻;诗歌像江河,激流澎湃,流泻千里。
 
其实,好文章懂得的人注定不会多!就像好的音乐听得懂的人少是一个道理,不然,大家都成了知音了!读书善思则悟可通晓道理,读书不善思则茫然不知所以。
 
——新华文友:春秋老传
 
 
才女丽娜您好! 您的博文我认真拜读了,很现理论功底。 其实不用我多评价,当两天后读到这篇宏论,我只能算作1516名读者,就说明了一切。 不知本文您是否有在刊物印发意图,可先在《鞍山文艺》刊发一下。 祝一切如意!
 
——赵晓虎 敬
 
 
拜读!“总之,新诗要有诗味、诗意、诗律,要美。如果诗人们还是抱残守缺,孤芳自赏,那就真要被社会淘汰、民众抛弃。”
 
——新华网文友:瑞叶琼花
 
    诗在民间,真正的是诗人在民间。体制内的大多都是学者,学者往往会被理论和概念而固化。却因地位和话语权的优势而左右辖令诗坛。
 
——中诗网诗友:云开雾散
 
 
对当今诗坛 直抒胸臆的警策
 
——中诗网诗友:傲霜映雪
 
难得一见对这样的诗歌专集陋弊坦诚而客观的批评,转中国格律体新诗网学习。
         
                                   ——中诗网诗友:晓曲
 
 
看的出着绝非是为诗而诗者能深度思考言之的文笔!诗歌在某一时段因种种原因早已脱轨,脱离了民族文化语境。大众哀叹像诗又没有诗的深刻,诗人们哀叹民众文化层次低没有知音。诗歌在这种困境中喘息。
                   
                                    ——中诗网诗友:毕道子
 
 
 仔细阅读了,很多观点有共鸣,能看到这样专心忧诗忧歌的师友越来越少了!
                
——中诗网诗友:雨中的思念
 
 
这个时代诗人太多。但是,大多因名利所累,静心思考真正进入诗的很少。慎独者更是凤毛麟角。
 
——中诗网诗友:毕道子
 
      
      古今中外的著名的诗人,包括在中国无人不晓的李白,并没有人给他官职,也没有人给他授奖,却写出流传百代而不衰的诗。当李白被皇上圈在宫墙内欲御用时,便写不出诗来,幸亏一首得罪了杨妃的“云想衣尝花想容”让他脱离了宫墙。
 
                                             ——诗友:耕雪读梅花
    
 
        诗人不是别的:而是发万古情怀于时韵,念千秋大业于歌咏。茫茫旷野,浩浩长空。思古今之之常态,辨乾坤之之变通。发于情,言喻意,歌于咏者。——诗者,夫万物之意、放日月之明。承山水之势、喻风云而有形。纳天地大德,载世间尚品,方成歌于行者。辨声知韵,辨韵知味,变味而动其情壮其志。余知三味而生。愧当世之自愈诗人者不得其精髓要旨。空有其诗之形体,内无精气神韵。何也?亦为真诗否,哀哉!
 
       ——中诗网诗友:毕道子
 
 
    “首先要向古代诗歌学习,学习如何诗化语言,如何寓情于景。其次要向民歌学习,民歌成功实践了白话入诗的理想,并很好地继承了古代诗歌比、兴等艺术手法,寓雅于俗。第三要向现代歌词学习,学习它如何运用节奏和抑扬顿挫,从而被大众认可、记住”——我相信           
             
                               ——中国格律体新诗网: 大刀李征 
 
 
 
     文论思想明确:诗要素:主旨、意像、节奏、韵律。
 
                               —— 中国格律体新诗网:林海雪狐 
 
拜读!十分赞赏!
 
                                 ——新华网诗友:梅傲雪
 
 
 
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说:“诗人的眼睛在狂怒中容得下/辽阔的大地,深邃的苍穹”。
 
                                              ——新华网网友:程先生
 
 
          同自由一起受难,这是诗歌的命运;自然,这也是诗歌的光荣。
              
                                          ——新华网网友:漂泊如斯
 
 
自由自由,得之则生,失之则死。社会如是,个人如是;政治经济如是,文学亦如是。
 
                                         ——新华网网友:漂泊如斯
 
 
 
陆游《对镜》诗家事业君莫问,不是穷人亦瘦人。
 
——新华网网友:程先生
 
 
 威廉·考珀:自由有千种风采可以展示,奴隶们无论多么满足,却从不知晓
 
——新华网网友:程先生
 
 
基层是人才的重要来源。自古“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
 
——新华网网友:天黑少出门
 
 
耿丽娜在“《中国新诗40年》与赵晓虎先生商榷” 中有一段是记录一位西安外语学院学生的话:“她的外语老师非常痴迷英语诗歌,每次上课都会给学生们朗诵。学生们虽然听不太懂,但老师口中吐出字节圆润的字母,抑扬顿挫的节奏,反复出现的同韵的尾音,的确像唱歌一样好听。看着处于自我陶醉中的老师,学生们也常常感动。” 抑扬顿挫的韵诗仍在感动学生们!又在感动学生们!这就是新诗的希望!
 
对品各语语境的诗,最好是读原文:读法语诗如听春雨撒珠穿林打叶,听英语诗如骋有情风万里卷潮,黙俄白银诗如闻水殿风來暗香滿,皆各宜各语境。汉语语境的韵风己铿锵几千年,既如春雨撒珠穿林打叶,又似骋有情风万里卷潮,更时闻水殿风來暗香滿,所以用现代汉语写的诗应能必能如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诗,御流线形飞翼,飞翔飙升凌入美学奥境。

    诗体是诗学多维时空的重要向量,应是诗人的必修和毕生追求之一,古今中外的真诗人为之倾注多少心力。研究和创建诗体是诗学臻美过程中的重要课程;是珠串中的串珠,晶化中的晶胚学。所以创立或掌握一种诗体晶格不是简单规范一种诗体,而是谱创诗体禀承诗感,锺灵诗感毓秀诗意,臻语言的、音乐的、美术的美于完整的一的艺术,一项贯诗作总过程的将载体与内涵完美成一体的艺术。诗体艺术是诗歌创作时空中不可轻视的维纳斯之舞。
 
谐美是诗的兰、诗的莲、诗的水仙;协畅是诗的兰芬莲香水仙芳;洗练是诗臻美臻一、沁袭天人知音的真馨。
 
诗是奇,更是偶,诗的真馨是诗人至孤时灵的奇袭,如孤梅迎来漫天瑞雪;诗又是灵感与艺术的偶合结晶,两者常常是巧而合,越巧越合越美。
 
由奇而偶,偶中有奇。

            因巧而合,合得巧巧。
 
诗体的爱称是诗晶格,禀赋诗感成诗格,学名诗晶,同一诗的内涵而透映性灵,仙名诗品。
 
晶莹是诗性灵品格,灵动是诗心灵性情,流畅是诗灵动旋律。
 
楼主对《中国新诗四十年》论述的杂想,又敲响了我的诗钟,令之久久共鸣,共感中写的《咏诗论》正在完成中。该论中还问出你所要问的问题:我们拿什么拯救你——新诗?
 
                      ——新浪网诗友:酷诗客                  
 
闻一多说:诗是一个精致的艺术品种,是不可随意写的。他提出诗要有“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和“建筑的美”以及声音、色彩以及从音节到段落的立体的和综合的审美构想。
 
有时人们难免会纳闷,一千年过去了,那悬挂在长安城头和峨眉山巅的李白的月亮,为什么还是那样的皎洁明丽?
——新华网网友:程先生
 
 
苏格拉底认为,诗人写诗并不是凭智慧,而是凭一种天才与灵感。
 
——新华网网友:程先生
 
 
站在诗歌之外看诗歌。诗意的栖居,这是哲学家给人类提出的生存哲学和生活愿景。诗意,俨然成为人类生存的最佳选择,而不仅仅是物质财富和对各种欲望的满足。诗歌是文化大国不可或缺的,它是创造力,想象力、激情的化身。在我们这个曾经的诗歌国度,诗歌是不该忘却、也是无法忘却的文化之魂。”
 
——新华网网友:漂泊如斯
 
 
欣读大作,祝贺丽娜!总览文章,感觉论述全面,有纵横捭阖之恣肆,也有鞭辟入里之精到。非认真研究而不能为之。诗歌,乃灵魂之梦呓,自然而深刻,丽娜的诗歌反映了这一点,不造作,不夸张,所以在对中国近现代诗歌总结的时候,能够游刃有余而一言中的。不能不说这是作者对诗歌的虔诚,对艺术的执着。在这篇洋洋洒洒的文字中,我们读者能够有幸去领略诗歌的无限风光,和诗歌的坎坷蹭蹬,就当做一次诗歌的旅行,无论是蓝天白云还是雷鸣电闪,都可以去享受和震撼,自在的感觉就是这样,又痛又舒服,搔到你的灵魂的痒处。
 
                          ——新华网诗友:慕游
 
 
      我崇尚那些默默耕耘的无名之辈,他们确有才华,然而他们生长在专制下的贫脊土壤中,他们收获的往往是泪水,付出的永远是遗憾!快乐的时光只是一纸遗书——歪歪扭扭的写着几个大字:我的人生充满着自豪,人生伴随着我的灵魂安葬在自由的旗帜上……
 
——价值中国网网友:文学沙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