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周禄宝先生的一封公开信
笔者以前曾给方舟子先生写过一封公开信,希望方舟子先生转移打假重点,将注意力更多放在制度创新上,而不是具体的个人身上。最近,笔者看周禄宝先生的博客,看到先生针对一些腐败现象进行批判和揭露,这是好事,应当鼓励。但笔者也建议周先生将注意力更多放在制度创新上,而非具体的个人身上,这样对个人、社会好处更大。
其一,对自己有好处。因为你针对具体的个人去揭露,往往会导致产生一些具体的个人恩怨,这是非常危险的。由于网络具有巨大的杀伤力,由网络引起的仇恨也是巨大的。你揭露越多,必然有可能引起麻烦越多,你个人危险也就越大,这对自己和家人都不好。
其二,对社会有好处。制度不创新,打倒一个人,换上另一个人,一切照旧,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而若制度变好了,则福及千秋万代。比如人才制度,如何创新,就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再比如,项目制度,如何创新,也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在制度创新方面,我们可以充分运用网络的力量,让大家都呼吁,形成网络凝聚力,这样对社会发展更好。
其三,揭露具体的个人,往往也会由于信息误差,导致冤枉一些好人。社会上传的,未必就是真实的实际情况。另外,中国社会现在官场也很复杂,往往有许多事情是搅在一块的。表面上是一种现象,实际是另一种现象。有些事情表面上是甲干的,其实可能是乙是真正的决定者。有些领导也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并非就不是好同志。但针对制度,就不会产生误差,因为制度都是公开的。
目前,中国问题是一个整体问题。在这样一个缺乏诚信的大环境下,每个人都感到困惑,每个人都会感到生活其实很不容易,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希望大家对具体的人多些爱,多些宽容,就是对罪大恶极的罪犯,我们也要人道对待。一个充满爱和宽容的社会,必将也是一个容易实现公平和正义的社会。但对制度,则要苛求完善,使之趋于完美。
目前,解决中国的问题,一方面是要建设好制度;另一方面,也要建设好文化。制度,需要更公正,要彻底打破官本位制度。文化,需要以诚信、理性和敬畏精神为三个支点,而不是以面子、血缘、权力为三个支点。
另外,也希望此文不要引起周先生和各位网友的误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自己也是一名孤独式的写手,也是一位社会腐败现象的坚定批判者,平时也就想自己所想的,写自己所写的,别无任何瓜葛,也无意参与任何瓜葛,仅此而已。
宋圭武2013年2月23日写于兰州
《建议方舟子先生转移打假重点》链接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9bba230100yv3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