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贪污腐败问题还要靠党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党中央经历了长达3个月的深入思考和研究,新一届中央领导层在反腐问题上的认识愈加明确,思路愈加清晰。因为我们的党已经逐渐认识到了腐败问题不单单腐败这么简单,当前中国政治和经济改革中面临了巨大的阻力和挑战,社会方方面面的问题或多或少都与贪污腐败有所关联。为什么中国近10年以来的经济高速发展,但中央政府的财政支出日益增多,财政拨款压力加大,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虽然提高,但是生存压力与日俱增,生活成本日益提升。企业规模虽然做大做强了,但是利润率却没见有很大提升。安全事故、食品安全、医疗教育、环境质量等诸多问题频发,各地方政府的一些贪官频频被媒体曝光,中央政府对此高度关注,终于在2013年开年迈出了一大步。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贪污腐败的认识绝对是提纲挈领,直中要害“打铁还需自身硬”、“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已经深入人心。我们从习总书记身上看到了党中央对于加快解决党性和社会根源问题的决心和信心。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明确宣示,要深刻认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坚持标本兼治,当前要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之前,各级纪委多强调“三个更加注重”: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在这一背景下,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当前要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的新提法显得颇为新颖。
  如何“治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严治党,惩治这一手决不能放松,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媒体认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可谓切中腐败顽疾的要害。”
反腐进程再加速
   【2012年11月8日】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
  【2012年11月15日】 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首次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表示:打铁还需自身硬。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全党必须警醒起来。
  【2012年11月17日】 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课上,习近平强调:近年来我们党内发生的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性质非常恶劣,政治影响极坏,令人触目惊心。
  【2012年11月30日】 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在京召集8位在各自领域学有所长的专家学者参加座谈会。他强调:党的作风关乎人心向背,关乎党的生死存亡。信任不能代替监督。
  【2013年1月22日】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从严治党,惩治这一手决不能放松。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2013年1月23日】 在中央纪委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王岐山强调:要深刻认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坚持标本兼治,当前要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现在看来抛开政治问题研究经济问题的思路已经过时了,就问题而研究问题的方法也过时了,正如一个人如果病了,必须中西结合,标本兼治。对二者的关系,中央新领导层的意志已经十分清晰,就是“三清”: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如何真正做到“三清”,首先需要的是明白当前反腐工作的国内外客观形势,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就指出:“近年来,一些国家因长期积累的矛盾导致民怨载道、社会动荡、政权垮台,其中贪污腐败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
  为了应对这一严峻的客观形势,习总书记表示:“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他还强调:“对一切违反党纪国法的行为,都必须严惩不贷,决不能手软。”作为中共反腐工作的最高分管领导,王岐山中央纪委书记甚至将未来一年的反腐节点一一跟下属数算。王岐山中央纪委书记还表示,要坚持标本兼治,当前要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也在逐步落实,最近一次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门研究了这一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少数党员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组织纪律不强,甚至思想蜕变、腐化堕落等等。这些问题影响着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影响着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削弱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必须切实加以解决。
   反腐决心和力度逐渐加强
  王岐山中央纪委书记提出的“坚持标本兼治,当前要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这一新思路与他任职北京市市长期间对于北京交通拥堵治理的思考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从交通拥堵的小问题总结经验大胆应用到惩治贪污腐败的事关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可见新一届中央政府在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上迈出了坚实有力的一大步。
  在去年12月25日刊发的《求真务实 尽责奉献——— 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岐山》人物特稿中,新华社记者如此写道:“面对北京日益拥堵的交通,王岐山中央纪委书记清醒地意识到,北京刚刚进入交通拥堵的历史时期,解决这一问题,要标本兼治,疏堵结合,当前以治标为主,治标是为治本赢得时间。”
  自2004年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以来,“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16字一直是我国反腐倡廉工作的基本方针,并写入了中共十七大、十八大报告之中。
  新任中央纪委书记有关“当前要以治标为主”的表述是否意味着中共在反腐倡廉工作的基本方针上已经发生了改变呢?中央党校政法部教授林喆给予了否定的回答。
  林喆认为,所谓治本是指在制度上防治腐败,而治标是指惩治正在发生的、老百姓深恶痛绝的官员腐败案件,“治本是制度建设,但制度完善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目前制度还不完善的条件下,只能先惩治已经暴露出来的腐败问题。“在治标的同时,也要注意治本的问题,反腐工作根本上还是要从制度上下工夫。”林喆注意到,十八大后,中央惩治腐败的力度在逐步加强。
对于习近平总书记“老虎”、“苍蝇”一起打的表述,林喆从历史角度考察后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反腐工作侧重点经历了几轮嬗变。“改革开放前期,反腐工作比较注意县处级、厅局级官员的惩处,涉及省部级官员的较少;等到北京、天津等地相继发生一些涉及省部级官员甚至中央政治局委员的案件后,反腐工作又侧重于对大案要案的查处;到了2008年、2009年时,各地爆发出不少‘蚁贪’时,反腐重点又转向了基层官员。”林喆说,“这一次习近平总书记的表态意味着今后的反腐工作将不再区分官员的级别,一视同仁地予以打击,发现一件查处一件。”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所说:“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一位地方纪委人士对记者表示,中央新领导层的提法是非常好的,“关键还是落实下去,从以往的实践来看,真正贯彻落实是最难的事情”。
    中央精神光照四方
  十八大后,地方党委政府试图踏准中央对于反腐倡廉工作的节拍,与中央保持一致。一个最典型的案例是,在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八项规定发布后,各地都先后出台了落实八项规定的细则,并祭出了明察暗访、公开曝光、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等多种处罚措施。各地报章上有关当地高档饭店门前冷冷清清的报道更是屡见不鲜,饭店业者抱怨不断。
  地方官员对于官员财产公开的积极表态则是呼应中央反腐倡廉工作的高声宣示。在去年11月份的中共十八大和今年1月份的地方两会上,官员财产公开毫无意外地成为热门议题,诸多出席的官员被频频问及对于该项制度的态度,他们的回答也毫无意外地是:“如果中央有要求,我愿意带头公开财产。”
  另外,传媒学者也捕捉到,去年以来,尤其是十八大后,地方政府在网络舆情的应对上改进不少。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张志安 (微博)注意到,从去年开始,地方政府开始更加重视网络舆情了,“事情一闹大,公权力部门就会马上介入,纳入到常规的组织程序里进行调查核实,然后再进行回应”。这一点在各地纪委表现得最为显著。
  张志安坦承,在应对网络舆情的过程中,各地政府也更懂得如何避免网络举报全面开花以至于全面失守的地步,于是也在研究更巧妙的策略。比如一定程度上鼓励纪委开设政务微博,并开放私信功能,接受大家实名举报。
  以重庆不雅视频事件为例,继对雷政富立案调查之后,1月24日晚,重庆官方又将该市10名官员、国企高管免职。这批被集体免职的厅局级官员,均涉及不雅视频。“只要当地政府对于涉嫌违纪违法官员迅速处理,不管这种处理是所谓断臂求生还是痛定思痛都是一种进步,应当予以肯定。”张志安说。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沈阳注意到,与之前相比,十八大之后,有关部门对某起网络举报事件启动调查的条件要宽松许多,“一旦转发量达到一定程度,一些网络名人和传统媒体一转,当地有关部门就会介入,事件就会得到很快的处理”。
   从上述情况分析,现在地方政府的反腐步调已经和中央达成了一致,下一步还要看如何践行中央的精神,将中央对于严厉惩治贪污腐化问题的精神吃透,并执行到位,让中央的精神真正得到贯彻和发扬。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习近平总书记和新一届党中央的英明决策和正确领导下,贪污腐败这一顽疾所造成的各种社会性问题都将得到彻底的解决,让中国这条东方巨龙焕发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