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陈永洲事件,得知急吹三一的每经记者曾被罚


探秘陈永洲事件,得知急吹三一的每经记者曾被罚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
2013年12月8
 
11月2日,本人撰写、发布了《陈永洲事件引致大吹三一的卓志强的记者证被注销?》一文,文中写道:
结合11月1日晚的《新闻联播》报道:11月1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有关负责人就《新快报》陈永洲案件查处情况发表谈话,要求全国新闻单位和新闻记者吸取教训,要求各地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依法查处新闻敲诈和有偿新闻等问题。
我认为,尽管卓志强的记者证已于10月29日注销了,但是,有关部门还是要深入调查一番,查一查原每经记者卓志强极力宣传三一重工的背后,有没有有偿新闻的问题。
 
11月5日,把发布在多家网媒上的《陈永洲事件引致大吹三一的卓志强的记者证被注销?》一文发往四川省新闻出版局后,撰写、发布了《静候四川省新闻出版局宣布三一和卓志强创造的惊世奇迹》一文,文中写道:
但愿四川省新闻出版局接到本人提供的线索后,能按照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近期发出的“依法查处新闻敲诈和有偿新闻”的要求,立即追查大吹三一的每经记者卓志强,以查证每经网或卓志强与三一之间有没有有偿新闻的问题。
如果经过四川省新闻出版局的追查,查证每经网或卓志强与三一之间没有有偿新闻的问题,这无疑是中国当今的惊世奇迹!那么,也请四川省新闻出版局向世人宣布中国当今的这一惊世奇迹。
 
11月23日,因为11月24—25日在吉利汽车成都制造基地讲授贯穿“精细管理工程”精髓的《细节决定成败》,本人顺便来到了四川省新闻出版局。
 
 
 
 
12月8日,本人收到《四川省新闻出版局关于反映每经原记者卓志强采写三一重工有关情况的回复函》。
 
 
 
现对四川省新闻出版局的这一回复,再提出相应的疑问。
一、关于“卓志强在每经的相关情况”,四川省新闻出版局称:
卓志强于2012年5月14日应聘进入每经,报社根据他的专业研究方向,安排他负责广东、广西、湖北、湖南等省份工程机械的新闻采写,包括三一、中联等企业都属于他的口线。2013年8月13日,卓志强因个人发展原因,向报社提出离职申请,报社于次日批准同意他的离职申请。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再问:
1、在当今的中国,假、伪的东西司空见惯,比如,襄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就曾偏信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公司的伪证而进行过错审,四川省新闻出版局凭什么就能相信每经所说的、或所提供的卓志强2013年8月13日提交的离职申请书,就是真的,而不是后补的、伪造的?
2、卓志强的记者证是于2013年10月29日注销的,卓志强的离职申请,是何时生效的?是2013年9月13日吗?如果是2013年9月13日生效的,那么,2013年9月13日——10月29日之间,卓志强还受每经的管控吗?
 
二、关于“采写报道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的情况”,四川省新闻出版局称:
关于反映正面报道三一重工的情况。经调查,这些报道涉及的事件是行业关注度较高的新闻,不仅每经进行了报道,国内其他一些媒体也有报道。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再问:
如果卓志强在高频正面报道三一重工的过程中没有猫腻的事情、没有不合适的问题,在刘先明公开提出质疑后,每经网为什么要删除卓志强大吹三一的文章?例如:
1、2013年4月26日,每经网发表了每经记者卓志强发自广州的报道《三一重工率先走出行业低谷首季净利15亿元远超竞争对手》,原文的网址是:
2013年4月26日,证券之星转发了《三一重工率先走出行业低谷首季净利15亿元远超竞争对手》,详见:
三一重工率先走出行业低谷 首季净利15亿元远超竞争对手
 
在刘先明公开提出质疑后,证券之星现在还没删除《三一重工率先走出行业低谷首季净利15亿元远超竞争对手》,每经网却已删除了《三一重工率先走出行业低谷首季净利15亿元远超竞争对手》。
 
2、2013年6月18日,每经网发表了每经记者卓志强发自上海的报道《三一重工打造世界级挖掘机产业园 “第二增长极”上海崛起》,原文的网址是:
2013年6月19日,慧聪网转发了《三一打造世界级挖掘机产业园 第二增长极上海崛起》,详见:
三一打造世界级挖掘机产业园 第二增长极上海崛起
 
在刘先明公开提出质疑后,慧聪网还没删除《三一打造世界级挖掘机产业园 第二增长极上海崛起》,每经网却已删除了《三一打造世界级挖掘机产业园 第二增长极上海崛起》。
 
三、关于“个别报道出现多处错别字的情况”,四川省新闻出版局称:
关于《三一集团两支救援队火速奔赴四川地震灾区》出现多处错别字的情况,经调查,每经当时为了第一时间将灾区的消息传递给外界,号召更多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及时加入到赈灾的队伍中来,在稿件把关的过程中确实存在疏漏,导致该篇报道出现多处文字差错,每经在第一时间对差错进行了修正,对卓志强和编辑人员等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理,分别扣罚300元,并于4月22日作了内部通报。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再问:
因为持续质疑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公司“总经理”刘佑锟等人涉入的三一“行贿门”的真相不公开,所以关注了《三一集团两支救援队火速奔赴四川地震灾区》,看到其错字成灾后,就于2013年4月20日晚撰写了《一篇三一赴四川震区救援的报道,错字太多》,并于4月21日发往三一的邮箱。我在《陈永洲事件引致大吹三一的卓志强的记者证被注销?》一文里提出的疑问是:这篇错处很多的文章,是不是三一的人提供给每经网,然后署上“卓志强”的名字,就发的呢?
另外,“每经在第一时间对差错进行了修正”,这里的“第一时间”,是什么背景下的“第一时间”?
 
四、关于“有偿新闻的问题”,四川省新闻出版局没有答复:
刘先明先生:你于2013年11月5日反映每经原记者卓志强采写三一重工的有关情况,我局十分重视,局领导作出批示要求新闻报刊处认真核实处理,新闻报刊处于11月6日约见了每经负责人,并责成每经对你所反映的情况进行认真调查核实。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再问:
在《陈永洲事件引致大吹三一的卓志强的记者证被注销?》、《陈永洲事件引致大吹三一的卓志强的记者证被注销?》中,本人希望和建议的是:四川省新闻出版局深入调查一番,查一查原每经记者卓志强极力宣传三一重工的背后,有没有有偿新闻的问题。
然而,对于“有偿新闻的问题”,四川省新闻出版局却没有给出答复,是四川省新闻出版局没有调查?还是调查后,确证没有“有偿新闻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