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搏弈,是一定会存在长远的战略布局及决策的,“略”字的解释是策略和谋略,策,就是计策,而谋,就是阴谋,阳谋,各种谋。
波峰与波谷,通涨与通缩,都是辨证的矛盾统一体,而波的波长可以小到纳米级,大到米级,其完成一个周期的时间,短则数微秒,长达数分钟,而通涨通缩的一个完整周期,同样短则数年,长达数十年。
我们过去十数年的发展,并非进入了一个史所未见的经济繁荣周期,而是进入了一个庞大的经济圈套中。
我们知道,经济杠杆有助于经济的发展与繁荣,而生产端经济杠杆的使用,其大幅度赢利的基础在于最终投资生产的产品能及时被消费市场所消化。因此,最终消费市场的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大小,决定了生产经济杠杆的规模和大小。
假如消费者也同样使用经济杠杆,则会扭曲最终消费市场的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大小,让所有带杠杆的生产企业全部高额获利,刺激更多的生产企业提高经济杠杆的使用,高负债高赢利化经营。
房地产及住房按揭制度,就是这样一个让全社会不分生产者与消费者,全部使用经济杠杆的工具,让大部分城镇居民高额透支未来的家庭财政,寅吃卯粮来解决住房问题。这个近代金融史上的所谓金融创新,有显著的货币催化剂的作用,确实能让经济快速发展,走入经济繁荣的快车道,而经济的快速发展又刺激了世界金融资本来中国投资获利,以外汇占款的方式为宽松的信贷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活水。而房地产价格的不断上涨,使得住房由民生产品衍变成了投资及投机品,具有了极强的金融属性,与货币政策强相关联。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发展,又带动了其他上百个相关行业的繁荣发展。政府,企业,居民,都在经济杠杆的大规模普遍使用中获利,这个过程一旦开始,很难发现其隐藏的危害性而主动停止下来,有如吸食鸦片,很难在极度的快感中,发现快感之外的危害。因此,全社会债务规模的显著增长,在此刻是不会引起各方面的足够重视的,于是,债务在默默地滚着雪球,用更大规模的债务来覆盖前面的小规模债务,这个发展过程中,所有近权利,亲银行者得利,能通过经济杠杆获得信贷支持而持有债务的个人或企业都在大规模获利。
经济的快速发展繁荣过程,也是一个显著的通涨过程,CPI指数的上涨,虽然削弱了人民币的对内购买能力,却能显著地降低债务的负担,这就是大家常说的,通涨能稀释债务。这其实只是一个表象,而实质是企业借贷投资,因CPI指数的上升,物价的上涨,使企业的赢利丰厚,偿还债务的能力变得更强。企业的丰厚赢利,又导致城镇居民的收入增加,可以轻松覆盖房贷债务,介入房地产较早的家庭和投资投机者在轻松偿还房贷过程中,房地产同时大幅度增值了,这就使得房贷债务不会成为一种负担而成为一种快感和荣耀。这就会刺激更多的企业和家庭进一步扩大杠杆规模,大规模普遍负债投资和生活。这看上去象一个良性循环。
实际上,这个滚雪球的游戏从一开始,是注定不可能一直玩下去的。
随着房地产市场规模的不断发展和价格的不断跃升,要推动房地产市场的继续发展,需要大量的现金货币和天量的信贷资金来支撑,因此,其大到一定规模和程度(崩溃临界点)时,其发展速度必然减缓甚至停滞。因为这个债务及货币的大雪球,实在大到不能再往前推动一步了。而房地产的发展停滞,又必然会导致其他上百个相关行业受到影响。此刻全社会经济发展必然减速。房地产大雪球滚不动的那一刻,就是通涨的顶峰,就是经济的拐点,更是通缩的起点,房地产发展到最后必然的结果是:房地产一业崩而百业萧条。
具有长远的宏观战略目光,是能看透这一点的。因此,可以利用普遍及大规模的消费端信贷来刺激经济的高速发展,在通涨过程掠夺一国国民的货币。而货币,就意味着财富。
因此,这十数年的经济大发展本质或者说金融圈套是:利用房地产市场和住房按揭制度,让消费者大规模普遍带经济杠杆参与经济活动中,扭曲消费市场的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同时刺激生产端各企业扩大经济杠杆大规模投资,让经济快速发展。而大量的国际热钱资本,在经济高速发展及通涨的发展过程中,高额获利,合法攫取了大量的人民币现金货币财富,同时,权贵阶层也在金融监管形同虚设的体制下,让大量的派生货币非法不当转移,成为了他们个人的天量的人民币现金储蓄。全社会大量的与政府债务,企业债务,个人债务对应的人民币现金货币,却成为了权贵的财富,成为了热钱的赢利。而国家,企业和个人,在持有高额债务的同时,持有各类实物泡沫资产。仍在升值过程中的各类实物资产,为何称其为泡沫资产?因为大规模的这类实物资产,是不可能大规模显著套现的。其背后是绑定了约70%规模的债务的。资产可以缩水,但债务不会,资产价格重估之下,任何这类泡沫资产的持有者,都有破产的可能。
当全社会最重要消费者普遍及大规模负债之时,就是消费需求萎缩之日。
任何投资,产出,都离不开最终端的消费,我们的经济繁荣了十数年之后才发现,我们其实是干了十年的杀鸡取卵,涸泽而渔的蠢事。内需因债务沉重而消费不足,外需因国外债务危机而萎缩崩塌,就导致生产企业前期大量借贷投资而成的巨大产能成为了严重的产能过剩。
通涨的顶点-----滞涨阶段,当前此经济特征明显。
通涨的顶点,任何资本想到的对策就是,套现,从资产中撤离,持有现金。
对于国外金融资本来说,套现,分为两个步骤。
1.从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中套现为人民币,持有人民币现金储蓄。
2.从人民币现金储蓄中套现为美圆,持有美圆现金储蓄。
庞大的国际金融资本要在第1步套现过程中既要保持资产价格又要大规模从资产中套现,如何操作?
战场上,战士发起冲锋前,需要做一个重要的战术动作,就是丢烟幕弹,掩盖自己的行动方向。
没有任何掩护的冲锋,无异于用我们的血肉,筑我们的长城,精神可嘉却不明智。
因此,华尔街金融资本大规模撤离中国市场,在套现过程中,也一定会烟幕四起,借以掩盖其撤离行为。
QE,就是这样一个烟幕。这是明修栈道(QEn),暗渡陈仓(热钱出逃)的灵活运用。
美国两房债券危机后,实施了QE救市政策,而中国在意料之中的主动跟进,全世界一片欢腾!
2008年-2012年4年过程中,我们用增加相当于以往数十年的债务总规模33万亿债务的情况下,让华尔街从各类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中完美地高位套现退出,华尔街由持有资产财富变为持有人民币现金货币财富。
华尔街的套现,仅仅是完成第一步,是不够的。套现对于华尔街来说,意味着套现为美圆现金财富。
第2步套现的烟幕又在哪里?
欧债危机及人民币升值,是掩盖华尔街第2步套现美圆的烟幕。
欧债危机,让欧洲资本市场成为风险之地,同时中国市场在4万亿的刺激下余威不减,经济仍以8%以上的速度发展,因此,中国市场成为了世界其他金融资本理想的投资去处,于是世界其他金融资本诸如淡马锡,中东主权基金等涌入中国接盘了华尔街在中国的利益。而华尔街,在利用人民币升值过程中,再次高位套现撤离。
烟幕,完美地掩盖了华尔街的高位套现撤离,在我们的防热钱涌入躁动中,实现了资本出逃。
一旦华尔街的利益全部从中国市场撤离完毕,又会是怎样一个发展趋势?
一只股票,战略庄家一旦完成高位换仓出逃,再加上高位利空,那么这只股票的走势,不言自明。
我们当前的经济形势是:
我们全社会在30万亿基础货币的基础上,在货币乘数及宽松的信贷政策下不断派生货币,产生了100万亿的M2和70万亿的总债务规模(不计影子债务),而在100万亿的各类储蓄当中,大部分现金货币财富属于权贵阶层、各类机构及财团、美国及世界其他热钱资本所有,而70万亿的债务,则一定对应着某类实物资产,普遍同时被政府,企业,和个人家庭所持有。此刻,城镇居民普遍大规模负债,企业产能过剩,房地产发展停滞,中国经济发展减速,热钱不再继续流入中国,无外汇占款以基础货币的形式补充信贷活水,货币乘数派生货币在特定的准备金率下已发展到了极限,全社会在大量信贷需求的前提下,已无法满足及提供足够的信贷资金需求,政府及企业在力保资金链不断裂的前提下,不得不利用高息的理财产品作为重要的资金来源。归纳一句话就是中国经济后续发展乏力,经济运行风险增大。
此状况下,当M2中大量的人民币货币现金储蓄由重要的战略庄家美国换成世界的其他金融资本之时。华尔街的下一步战略阴谋就是引爆中国的债务危机,人民币市场高位利空,同步攻击中国及世界其他金融资本,以达到一石二鸟高位做空人民币的目的。
对待任何事物,都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当中国市场无外国资本热钱存在时,人民币一次性大幅度贬值就不会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
当美国持有大量的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之时,美国最希望的是我们宽松货币政策,4万亿刺激经济政策。
当美国从人民币资产套现持有人民币现金储蓄需要回流美国之时,美国最希望的是我们人民币持续升值。
当美国从人民币现金储蓄套现为美圆回流美国之后,美国最希望的是我们紧缩货币,债务危机爆发,资产价格雪崩及人民币汇率大幅度贬值。
美国华尔街的下一步战略阴谋,就是如何引爆中国的债务危机!
很多人认为,中国经济运行风险增大,美国适时退出QE并结合美国经济的回暖,可以刺激和引导在中国的热钱资本撤离中国市场流入美国,导致中国市场货币大失血而被动紧缩,导致资金链断裂而债务危机爆发,从而导致更严重的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同时美圆加息也是刺激资本流入美国的可选项。
这个思考是符合逻辑的。
但老伯的退出QE之箭,却总是箭在弦上,引而不发。而中国的经济有如在走着钢丝,眼里却又要盯紧老伯手中之箭,担心其射出后对自己造成伤害。
老伯玩弓搭箭是并不准备让箭射出,把我们射下钢丝的。他审时度势,中国在走着钢丝,双手玩球,左手之球名曰债务,债务沉重,重!右手之球名曰需求,需求不足,轻!中国就在这种不平衡状态下玩着平衡,手段十分高超,而伯老手拉QE退出之箭,箭已在弦,引而不发,箭头直指踩着钢丝,弄着稳定玩着平衡的中国,心里琢磨着,不射死你,也要吓死你!
很多分析认为,老伯应该射出QE退出之箭,刺激美圆资本回流,把中国射下钢丝,被债务之重球砸死,砸伤。
但中国杂耍之技已入化境,能顺利躲避这一箭呢?老伯的箭囊里还有一支美圆加息之箭,假如两箭齐发,还没能把中国撂下,又当如何?
因此,老伯最佳的做法是引而不发,让时间来决定博弈的结果,中国此刻已神疲力尽,险象环生。早段时间,中国的裤衩掉了,露裆了。原来,银行钱荒,可贷资金已十分萎缩了,在没有基础货币及时补充的情况下,全社会资金链断裂在即,债务危机随时爆发。不费多时,在多重因素下的作用下,中国将失去平衡从钢丝上跌落,此刻,才是老伯的出手机会,给被债务危机砸伤的中国补上一箭,两箭,中国从此武功尽失,不再成为威胁的对手!
刺激大规模借贷的因素是债务的实际利率的走低。这与通涨能稀释债务一样,都是经济表象,当大规模的债务已成为过去式的时候,偿还债务就已成为现在进行时了。我们会发现,在通涨初起并发展的过程中,债务规模不大的状况下,通涨能稀释债务,但通涨却不能总是做到稀释债务这一点的。经济杠杆大规模赢利后偿还债务的基础是消费市场的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当消费端也大规模负债时,这个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就会显著萎缩,而通涨也将向通缩缓慢转变,此刻,大规模负债的危害,就会体现出来了。生产者的债务可以靠消费者扭曲消费能力来稀释,那么消费者的债务,靠什么来稀释?只能靠消费者的收入增加来稀释,可全社会经济减速,消费者的收入增长,以何保证?
当前,黄金等各类大宗资产价格下跌及原油上涨导致全社会各类成本上涨,是在减少和压缩企业的赢利空间,而理财产品在货币乘数的极限状况下弥补了银行无新增可贷资金的缺陷,在不大幅度波动M2及准备金的情况下继续增大影子债务规模维持企业资金链的持续。这导致了实际上的贷款利率显著上升,在两头挤压的情况下,中国的债务危机大爆发,就在眼前。
老伯期待的是,中国债务危机爆发,热钱集中大规模出逃。
我相信华尔街,不是守株待兔之人,其间,一定会有所动作。
至2013年6月底,我国流通中货币(M0)为5.44万亿,货币(M1)为31.02万亿,货币和准货币(M2)为104.22万亿。
在央行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中,各项存款总和为99.31万亿,其中单位存款49.17万亿(活期19.93万亿,定期14.08万亿),个人存款44.17万亿(活期16.63万亿,定期27.46万亿)。各项贷款总和为67.22万亿,外汇占款27.43万亿。
国家的基础货币总额,没找到准确的数据,但某新闻标题为“央行:2013年一季度基础货币余额达25.4 万亿元”,但2013年一季度末的外汇占款为27.07万亿,显著大于基础货币余额,我不知道为什么,以我国基础货币总额为30万亿来考虑。同样,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总额也未查到相关数据,以存款准备金总额20万亿来考虑。
M2提款权,其字面上的意思是,全社会的所有存款总和,包括其货币和准货币,有从银行要求提款的权利,例如所有活期储蓄的随时提款权利,定期储蓄的到期提款权利,定期储蓄的未到期出具身份证明的提前提款权利(储户违约),而银行在储户的提款权利下,正常情况下不得拒绝其提款权的兑付,否则,将发生信用危机(银行违约),大规模提款权的短时间内的同时动用,银行将被挤兑,有破产的风险,而国际金融资本的正常流动要求提款,假如拒绝或将发生人民币主权信用危机。而M2提款的形式,并非仅仅是提取现钞,同时也包括电子交易平台下的各类转帐,支付等等。其M2提款的目的,可以是居民的日常的生活所需的取款,可以是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资金流动往来而提款,甚至是发生极端状况(债务危机爆发,战争磨擦)下的资本转移高风险之地(热钱出逃)的大规模集中提款等等。
因此,在M2目前达到100万亿规模的情况下,M2提款权,这是可以利用来进行金融攻击的。
国际热钱资本,什么因素可以引导其去留。
热钱滞留中国的因素有。
1.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快,可以大幅度赢利。
2.人民币储蓄利息高于其他资本市场。购入理财产品及国债等资产的实际获利较高。
3.人民币升值,增加热钱资本正常赢利外的红利。
而热钱撤离中国市场的因素有。
1.中国经济市场出现风险,经济减速,获利空间被挤压。高风险低赢利环境。
2.人民币贬值,增加热钱的获利回吐可能。
3.外围经济市场持续好转,外围经济市场较中国市场获利更丰更安全。
4.资金持有风险。
而导致热钱资本无条件撤离中国市场的最大因素是最后一点,资金持有风险。
100万亿M2提款权的完全兑现,是基于全社会70万亿债务得以偿还的基础上而来的。当债务大规模违约时,那么M2的提款权,对于储户及资金的持有人来说,是不一定能及时行使的。因此,债务危机下的银行破产风险,是最大的资金持有安全风险,是热钱及权贵阶层动用大量的M2提款权,无条件撤离中国的最重要因素。
因此,我们有必要留意,华尔街有狙击我国某银行导致其破产的可能,有必要关注某些银行是否有大规模债务到期却无法得到偿还,银行的储户是否集中为国外的某类金融资本,有集中撤离某银行的迹象。
未来我国某阶段面临的最大危机,可能还不是大规模债务的如何偿还问题,而是大规模的储蓄M2提款,兑换美圆逃离中国市场的危机,因此,未来储蓄短期内大规模减少的事件,将还会频繁发生。
此状况下,实行资本管制是必然的。关闭个人兑汇窗口,严格国内企业境外投资和大规模进口也是可以期待的。但金融管制下,能否对合法的国际金融资本正常流入流出进行管制,成为了重点的关注对象,同时,国际金融资本的规模及其赢利的大小,也将决定未来危机的严重程度。
银行出现破产风险下的热钱大幅外流,才是人民币汇率大幅度贬值的前提,而汇率的大幅度贬值,将同时符合中美两国的利益,汇率自由浮动,将可能加速推出,以美圆储备为背书的人民币大额交易平台,是否也在为将来大规模做空人民币创造条件?
热钱集中大规模出逃后导致的人民币货币被动紧缩,将导致全社会各资金链断裂,债务危机爆发。M2开始萎缩,全社会开始被动去杠杆。
当贷款的实际利率走高(包括高息的理财产品及CPI的降低)后,资金的赢利水平不能覆盖借贷的利率水平并差距扩大时,全社会将主动去杠杆,生产者将自觉减少借贷而陷于流动性陷阱中,少部分储蓄的持有者也将主动偿还借贷去杠杆。而债务危机下的逼迫各企业被动去杠杆,实际上不可能普遍发生。因为债务的持有者并非大额储蓄的持有者,因此债务的持有者,是没有能力去杠杆的。很多企业将贱卖资产,断臂求生,资产价格雪崩的日子,或许在不远处。
刺破泡沫的重要因素是加息,这是增加债务的持有成本。
央行的加息在全社会债务规模十分庞大的情况下,显然不可能。但资金的紧张,让高息的理财产品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这是实际的贷款利率增长,但只对新增债务发挥着作用,并不影响存量债务的实际债务利率水平。
另还有一个因素是CPI指数,CPI指数的下降,等于加息,这个对全社会的存量债务都起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未来的CPI趋势,一定将是向下发展的,通缩环境下的CPI指数下跌,GDP下降,影响着全社会的资金赢利水平走低,影响着全社会债务的实际利率走高,导致全社会的债务偿还负担加重,其本质上是债务危机下的需求不足导致的。一个大级别的通涨已经过去,由此孕育出的一个大通缩正在破茧。
应付未来M2提款权危机,坚持债务为储蓄背书的原则,不得无锚乱印钞票,维护人民币货币主权信用,将会是正确的应对方法。
重点关注,人民币基础货币的来源,是否以透支未来国家财政的方式来印钞。未来是否在债务危机,经济危机,金融危机(M2提款权危机)的爆发下,是否会发生社会危机,人民币主权货币信用危机。
M2提款权危机,其本质是派生货币大量不当转移后的金融危机!
中国要警惕M2提款权
评论
1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