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改革,文工团必将被大幅度裁减
十八届三中全会最令社会关注的话题——《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今天终于与大家见面了。笔者仔细阅读并深深体会这个涉及16个方面,共60条内容的《决定》,认为其必将对中国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因为自己是一名退役军人,一直关注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因此对《决定》的第15部分进行了特别认真的思考,认为《决定》对未来国防和军队改革,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将有所突破:
一是在深化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方面,主要包括:1、将弱化大军区的作用,强化军委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和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推进联合作战训练和保障体制改革。2、武装警察部队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得到提升。3、陆军总人数将大幅度减少,海、空军及第二炮兵部队人数将增加;4、减少非战斗机构和人员,军队文工团将被大幅度裁减,体工队将不复存在,武装部或将再次划归地方,省军区、军分区人员也将有大幅度的裁减;一批“军地通用”的专业军队院校及医院或将改由地方管理。
二是在推进军队政策制度调整改革方面,主要包括:1、建立军官职业化制度。2、3、现有退役军人安置政策将会改变,未来会以货币补偿替代目前的安置。3、目前给地方财政带来沉重负担的“义务兵役制”或将进行重大调整,以缩短兵役期限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义务兵役”,或干脆实行职业兵役制。4、军队“后勤社会化”工作将进入实质性运行阶段。
三是在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方面,最大的亮点则是将鼓励民营企业进入军品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
而以上几点最容易落实的,无疑是大幅度裁减军队文工团及其他文体单位。
一方面,军队文工团备受诟病,呼吁撤销的声音越来越高。因为在传媒业高度发达的今天,军队养那么多文工团完全没有必要,有兴“奢靡之风”的嫌疑。笔者还曾撰文指出军队养文工团的六大弊端:一是浪费了并不充裕的国防费,造成军费的虚高,也给外界造成了中国国防费增长过快的假象;二是文体军人作风涣散,影响军队形象;三是不少文工团员成高官、富商的“情妇”,让军队形象受损;四是军队文工团“特招”,破坏了军规;五是军队文艺工作者军衔、职务过高,令真正的军事人才心理失衡;六是文体工作者更容易立功受奖,令“军功章”贬值。
另一方面,大幅度裁减军队文工团阻力小。一是因为文工团和军队其他岗位没有直接联系,完全裁减掉对其他岗位也不构成直接的负面影响;二是文工团成员本身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退役后也更容易安置。
此外,该《决定》中“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部分,要求“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也十分明确军队不该养这么多文化艺术界的非战斗人员。
笔者以为,为全面落实《决定》,军队会首先让军队体工队、书画家、摄影家、作家等与军人身份不相干的人员全面退役,对于人数众多且联系广泛的文工团,或仅保留总政文工团一家,外加军乐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