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区域物流推动钦州经济的策略研究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logistics promote the Qinzhou economic strategy research
刘幸福
(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 广西 钦州 535000)
【摘要】区域物流的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地区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广西钦州市地处中国西南沿海背靠大西南,面临北部湾,其经济的发展与以港口为依托的区域物流密不可分。结合钦州经济现状,提出扶持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区域商品集散中心、发展港口物流、发展电子商务物流等一系列发展区域物流推动钦州经济的策略。
【关键字】区域物流 钦州市 边境经济 电子商务物流 金融物流
【致谢】在本文的撰写过程中,参考了海洋大学刘曙光教授的讲座“中国海洋经济发展问题探讨”和青岛保税港区的专家李勇的讲座“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功能政策与应用案例”,两位专家教授的精彩讲座对我的启发很大,文中引用了他们讲座的部分内容和图表,借此机会,谨向专家李勇和刘曙光教授表示真挚的谢意。
一.绪论
近几年在党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春风吹拂下,西南边陲经济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在张晓钦书记的带领下钦州市的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11上半年,钦州市五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居广西第一位,刷新北部湾速度,标志着钦州经济进入速度与质量比翼齐飞的新阶段。”[1] 但是,到了2012年钦州市经济开始有所回落,第一季度,全市生产总值(GDP) 168.28亿元,同比增长11%,增幅同比回落16.2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国2.9个百分点,低于全区0.5个百分点。[2]
钦州工业基础薄弱,商业欠发达,靠自身的能力发展工业有很大的难度,因此,钦州市依托国家级保税港钦州港和地理优势大力发展区域物流业促进钦州市商业的繁荣达到发展城市经济的策略较适合钦州市当前的经济现状。
二.发展港口物流带动钦州经济
钦州港是国家级保税港,保税港区是指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在国家对外开放的口岸港区和与之相连的特定区域内,具有口岸、物流、加工等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1、加大港口推介力度带动物流促进经济发展
港口的业务主要靠港到厂和厂到港的运输,单靠钦州本地外向型企业和临港企业的进出口量无法真正带动港口发展,因此要加强与内陆地区外向型企业的联系,扩大钦州港的经济腹地,“港口的经济腹地是指经由该港口吞进货物的消费地和吐出货物的生产地的总和,腹地经济就是港口物流的主要生成地和来源地。”[3]
钦州港管委会应当加大对港口的推介力度,组织宣讲团到企业去宣传保税港区内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入港。
2、发展转口贸易推动钦州经济
转口贸易(Entrepot Trade)是指两国的进出口贸易是通过第三国的中间商把货物转手来完成的贸易方式。这种贸易方式在生产国为间接出口,在消费国为间接进口,因而是一种间接贸易方式。而对第三国来说,它将进口的货物再出口,所以是转口,又称再出口贸易。转口贸易已有数百年历史,伦敦、鹿特丹、新加坡是著名的转口贸易港。战后转口贸易在香港、新加坡、日本、等地发展甚为迅速,并成为这些地区对外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钦州港可以通过构建集交易、展示、出样、订货一体的转口贸易服务体系,推动转口贸易的发展。
3、发展临港产业增强港口的吸引力
临港产业是运用现代物流理念实现的服务功能扩展、服务功能延伸的结果,是在港口由传统运输中转点到综合物流服务链中重要环节转变的体现。临港产业主要包括:医院、海事法庭、贸易、船代、货代、银行、修造船、海上救助、外轮供应、娱乐与生活服务产业等。这些产业可以提高港口的综合服务能力,港口综合服务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提高港口的吸引力。
4、发展保税物流和物流金融业务
保税物流业务有利于引进跨国公司、知名企业、国际新兴产业等大型项目到钦州投资,提高招商引资的档次和水平。有效整合物流资源,推进全市物流中心建设,促进供应链形成,加快产业结构优化。
物流金融是物流与金融结合的产物,目前钦州市具备发展物流金融的区域主要是在钦州保税港,依托钦州保税港的保税物流业务开展物流金融是钦州市大力发展物流金融的突破口。合理利用保税物流平台发展物流金融业务,可以有效缓解外向型企业的资金紧张问题;解决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难题,帮助信贷资金进入实体经济;解决物流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为物流企业开拓新的融资渠道。[4]
三.建设农产品物流节点与通路推动钦州市农业经济的发展
物流不畅是使钦州的地方特产和农副产品不能顺利外销,制约钦州经济发展的原因之一。钦州市物产丰富,但是“丰产不丰收,就是说农作物增产丰收了,而农民收入增加不多。”[5] 钦州市“农业以种植业和海产养殖业为主,农业科技含量低。农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过低‘谷贱民伤’的现象时有发生。”[6] 。因此,发展农业的关键是如何开拓市场让钦州市丰富的农产品物通天下,建设农产品物流节点和通路发展农产品物流使农产品有效流通是推动钦州市农业经济的重要手段。
物流定义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7]。 物流的基本功能主要有仓储、运输、配送、包装、搬运装卸、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等八大功能。全部物流活动是在线路和节点进行的,其中,在线路上进行的活动主要是运输,包括:集货运输、干线运输、配送运输等。物流功能要素中的其他所有功能要素,如包装、装卸、保管、分货、配货、流通加工等,都是在结点上完成的。物流线路上的活动也是靠结点组织和联系的,如果离开了结点,物流线路上的运动必然陷入瘫痪。
解决钦州市的地方特产香蕉、龙眼、荔枝等水果的销售问题可以通过完善物流业来实现。
首先是结点,所谓结点就是建立土特产集散地,地方特产的包装、装卸、保管、分货、配货、流通加工等,都是在这个结点上完成。同时这个节点也是执行指挥调度、信息等神经中枢的职能,线路上的活动也是靠结点组织和联系的。集散地还负责简单的流通加工使产品增值,对钦州特产统一包装贴牌,创建自主品牌共同进行营销活动宣传产品开拓市场;集散地还可以成立行业协会统一产品销售价格,掌握销售的主动权。
其次是布线,布线就是开通物流通路。物流通路分为物理通路和服务通路,物理通路指的是道路、航线等实际的道路;服务通路指的是运输服务和渠道。目前钦州市的交通硬件设施还不够发达,主要表现是铁路、公路和航运都不发达,突出的问题是农村的公路建设跟不上经济的发展,还没实现村村通公路。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因此,钦州市应当加大对乡下农村道路建设的投入,有了便利的交通才能使钦州市的地方特产更好的销往外地。关于服务通道及销售渠道的开拓,可以通过向需求地派遣销售代表和设立代表处的方式取得与需求地的联系,代表处是一个小的物流节点,主要负责信息的搜集和与当地商品配送中心沟通联络以及推销钦州市的农副产品和土特产。
四.建设商品物流节点推动商业发展
目前,钦州尚没有大型商品批发市场,钦州市的商户和个体经营者的进货渠道主要是去南宁和广州。在钦州建立大型批发市场、商贸物流基地、配送中心和物流中心是很多专家学者的共识,有人提出“构建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利用钦南的区域优势,努力打造区域性国际信息中心、配送中心和现代物流中心。”[6] 这些提法为钦州市勾画了一个美好的远景,但是实现起来难度很大。依据钦州市现状而言,立足钦州本市打造钦北防和越南商品集散配送中心更加适合钦州市的发展。
钦州构建区域性商贸物流基地和配送中心的总体规划应按照三步走的战略方针进行,第一步就是踏踏实实地建设立足钦州的两区两县和钦州港区辐射北海、防城港和越南的商贸物流基地;第二步是利用钦州市的地理优势立足钦北防辐射“两廊一圈” ,建设面向“两廊一圈”经济区的物流基地和商品配送中心。第三步是立足“两廊一圈”物流体系面向整个东盟自由贸易区,构建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区域信息中心、配送中心和现代物流中心。
通过建设大型批发市场、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区域信息中心、配送中心和现代物流中心,可以促进钦州市地区商业的繁荣,进而推动钦州市经济的发展。
五.发展电子商务物流推动钦州地区经济
电子商务作为数字化生存方式,代表未来的贸易方式、消费方式和服务方式。电子商务物流是建设和发展以商品代理和配送为主要特征,物流、商流、信息流有机结合的社会化物流配送中心。电子商务是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的商务活动,电子商务物流可以弥补钦州市工业基础薄弱和商业欠发达的不足。电子商务物流并不是脱离传统物流孤立存在的,电子上的物流显示及相关操作,最终还要落实到实物的流动上。电子商务物流与传统物流的关系是以传统物流为基础并相互促进的关系。就是说电子商务物流需要传统物流做支撑,同时电子商务对传统物流又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依据这一原理,实际的物流节点(商品的集散地和配送中心)可以支撑和带动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同时电子商务物流可以促进节点(商品集散地和配送中心)的发展。基于此发展电子商务物流推动钦州经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建设农产品销售电子销售平台
政府应当鼓励行业协会或者农业经济合作社等民间组织建设农产品销售平台在网上销售钦州市的农副产品和土特产,通过网络宣传与销售提高地方特产的知名度,促进地方特产集散地的形成和发展。也可以在建设钦州农产品集散地同时由集散地建设和运作做农产品销售平台。农产品电子销售平台的建设和完善可以推动钦州市农副业的发展,繁荣钦州市的商品经济。
2、依托保税区建设网上进出口商品销售平台
依托钦州保税港的关外境内和出口退税功能,鼓励企业在港内建设进出口商品的网上销售平台带动物流业发展推动钦州经济。具体运作方式是对进口商品先入保税港暂不入关,在网上销售多少入关多少,这样可以降低进货成本,减少关税对企业资金的占用。同样出口商品也可以先出关入保税港暂不出境,在网上销售后再分批离境,这样既可以达到销售的目的,同时如果急需资金可以提前办理退税获得资金的融通。
3、鼓励钦州市民开网店增加居民收入
网上店铺的火爆带动了快递业务的发展,同时也给店主带来了经济效益,钦州市个人网店数量少的原因和商业欠发达有关,直接原因是没有商品批发市场。网店的建设可以同前面提到的商贸物流基地和配送中心的建设相辅相成,区域的商贸物流基地和配送中心的建设会带动网店的发展,同时网店的兴盛又可以促进配送中心的发展。开网店是一个低成本的创业模式,鼓励居民开网店可以解决了一部分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同时可以促进钦州商业化进程。
钦州市可用于电子商务网上销售的物品很多比如地方特产坭兴陶和海产品(干货)等都可以作为销售对象,反之网店也是钦州地方特产的一个销售路径;同时前面提到的保税港的进口商品也可以作为网店的销售对象。个人网店的进货渠道可以是前面提到的地方特产集散地和商贸物流基地的配送中心,同时网店店主也可以是钦州农产品电子销售平台和保税港的进出口商品销售平台的二级批发商。
农产品销售平台、工业品销售平台和个人网店等电子商务的兴盛会带动物流业的发展,物流为商流服务的能力会更强,进而可以促进地区商业的繁荣,商业的繁荣则可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半年钦州五项主要经济是标增速居广西首位[OL] 广西新闻网http://www.gxnews.com.cn 2011年08月10日 10:09
[2]2012年1季度钦州市经济保持稳定增长 [OL] 中国钦州 [引用日期2012-07-29][1]金芳芳 物流的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带动作用的实证研究 [J]经济问题研究 2012(3)135-140
[3]周静 港口对物流的吸引力评价研究 [J] 南北桥 2012年5月 1-4
[4]李建青 借助保税物流平台创新物流金融业务 [J] 水运管理 2010 (1)9-10
[5]刘幸福 建设“广西农业经济合作社”的分析 [J] 现代商贸工业 2012(18)95-96
[6]李阳春 广西经济发展方式战略转变的困境与路径探析 [J] 西部经济 2011(21)19-20
[7]宋文官 殷延海 张大成 物流基础 [M] 北京 高教出版社 2012年9月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