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会将如何设计国企改革路径?


 据一位接近决策层的人士向媒体透露,国有企业改革将是十八届三中全会避不开的话题。国有企业改革下一步的目标,是让国企更加市场化。专家们则指出,处在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改革应该先行。

具体来说,首先是所有国有企业都必须进行公司制改革,在此基础上,除少数涉及国家安全、国防军工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企业保留国有独资形式之外,其他应发展为股权多元化公司,然后,探索完善国有产权、股权流转机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国企改革成败关乎整个改革大局,在即将召开的三中全会上进行定调已无悬念,高层最近也频繁提及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96日,国务院常委会议提出,“尽快在金融、石油、电力、铁路、电信、资源开发、公用事业等领域向民间资本推出一批符合产业导向、有利于转型升级的项目,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并在推进结构改革中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9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英国《金融时报》撰文称,“我们已经并将进一步通过简政放权,推进结构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笔者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将着力推进国企改革进程,只有平等对待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国企的改革就会有新希望,未来国企改革将会走一条“国进民也进”的新路径。那么未来国企将怎样进行改革呢?

央企的壳,民企的瓤

通常来说大型的央企实力不容小靓,而民企的最大优势就是具有超强的活力。所以,笔者认为央企的实力加上民企的活力等于企业的竞争力。未来国企收购民企将不再仅是简单买断民营中小企业的股权,实现国有化。而是通过整合、吸收、保留原民营企业部分股份和经理人,发挥其民营企业内在的活力。通过这种“央企的壳,民企的瓤”的方式,吸收双方的优势,超越各自原来的那个体制的局限,达到一种双赢的市场化选择,这将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较为典型的案例,2007年,央企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旗下上市公司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组建南方水泥公司的方式进入水泥行业,在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其发展壮大的方式就是重组,重组的对象就是在国有资本控股,民营资本参股的方式下进行。重组后,南方水泥总资本100亿元,中国建材持股80%、民营资本占10%、社会法人股占10%。采取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当然,国企母公司直接与民资合作,推进混合所有制,这样的案例目前还比较鲜见,更多的是二级、三级,甚至四级公司的合作。在国资委监管的113家中央企业中,母公司层面的混合所有制更是仍未破题。资料显示,中国联通、上海贝尔、南方电网等几家中央企业为母公司股权多元化形式(多元化不等于混合所有制,股东大多是国有机构、地方政府、社保基金,而非民营资本)。所以,三中全会将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方面破题。

允许民企“组团”进国企

尽管目前国家取消了投资门槛,但还是有很多民营资本不愿意进入国企,究其原因有二:其一,不少国企体量巨大,民营企业想要参股并获得一定的话语权,最少要获得10%的股份吧,这就需要民营企业拿出数十亿,甚至上百亿的资本,这不是一般民企可以随便拿出的。其二,民企普遍担心进入国企后没有话语权,还被别人驾驭,主要的利益,甚至全部的利益都被大股东拿走了,这就是民营资本不愿意进入国企的主要原因。

显然,民营企业要想靠资本来获得话语权,短期内是很难实现的。所以必须通过“累积投票制”来实现。小股东完全可以把投票集中在一起,选举代言人进入董事会,拥有话语权。所谓“累积投票制”指股东大会选举两名以上的董事时,股东所持有的每一股份拥有与待选董事总人数相等的投票权,这样能够防止大股东利用表决权优势操纵董事的选举,矫正“一股一票”表决制度存在的弊端。

“累进投票制”在很多国家是强制实行的,比如纽约证券所就要求上市公司必须实行“累积投票制”,不过在中国,实行“累积投票制”的上市公司只有200多家,占总数10%还不到。

笔者认为,民营资本进国企,不能够一步到位,应当采取渐进式的方式,优先从竞争性较强的领域、规模较小的国企进入。“累积投票制”的改革可以先行。国企改革不仅要在产权多元化方面改革,同时应该有一系列制度上的深层次改革。比如,体量巨大的国企斩时无法从母公司层面实现多元化,可以拿出一些项目做试点;民营企业可以“组团”投资国企。

公益类国企不可以“过度市场化”

一般国企按照企业功能、性质可以分为三类,即公益性国有垄断企业、适度经营性国有垄断企业和竞争性国有企业。现在的状况是,一些应该民营化的行业却没有民营化或民营化程度不高,如电信、石油等,而一些不应该民营化的行业却在级力推进民营化,国有资本盲目退出,如公共交通、医疗卫生等。很多国有企业,包括具有很强公共性的国有企业,即使没有民营化,也把追求利润放在首位。

当公益类国企“过度市场化”就会造成一系列问题,比如公共交通领域,一些不赚钱的线路会被取消运营。钱路政企分离,走上市场化之路,可能会导致低档车减少,票价在提高,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初现端侃。所以一些诸如公交、地铁、环卫、卫生保健、义务教育等领域,私人企业不太愿意进入,或进入后无利可图,在这些领域内必须也只能由公益性国有企业来垄断经营。

国有企业改革将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必然讨论的焦点话题,国企如何改革才能提高效率?就是推进结构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把劳动生产力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国企可以收购民企,但是企业还是保留民企的股份和经营团队,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企业的潜力。当然,可以允许民营资本抱团投资央企,只要仍然是国有资本控股,实现混合经济模式又有何不可?只有探索完善国有产权、股权流转机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企改革才能迸发出新的活力。湖南卫视揭秘:李湘月减40斤秘方  

  推荐:聚富金融网股票T+0交易平台,可买涨买跌双向交易,只要在主页上方注册账户登入后即可交易,存款安全,手续费低至千分之1.5(双向),快速存取款,100倍杠杆,可以以小博大的全新平台。大公司值得信赖!点击查看: www.38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