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组宏观经济数据的暴出总会引来无数的推测。这次市场的焦点聚焦在了9月份的外贸数据出口和进口的变化上。据海关总署发布的信息,9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速由上月7.2%下降至-0.3%,低于市场6.6%的预测均值;进口同比增速由上月7.1%上升至7.4%,与市场的预期接近。
外贸出口的低位反弹具体表现为,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均有回落。其中,向东盟出口从8月的30.8%降至9.8%,向资源型国家出口从9.2%降至-2.1%,向美国出口从6.1%降至4.2%,向欧盟出口从2.1%降至-1.0%,而向日本出口则从-2.2%升至1.3%。这里面的原因在于发达经济体回暖缓慢,而新兴经济体增长又不及预期,对外贸的需求普遍不强烈。
同时,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大幅上升也给出口增长不小的压力。具体说来,实际有效汇率的大幅升值将明显削弱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今年前8个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超过6%,这种汇率的累积效应还会继续体现在未来的进出口贸易中。
鉴于这样的原因,有人对中国下一季度的出口增速持悲观看法,但实则不然。从美欧日的加权制造业PMI数值来看,在9月有小幅上扬,创出了两年来的新高,这预示着中国对这些国家的出口还有进一步加速的空间,其上行的态势是在延续的。
加工贸易与国内的生产活动有着直接的联系,从9月数据来看,中国加工贸易进口又一次大幅加速,考虑到加工贸易具有大进大出的特性,这预示着加工贸易出口会在后期有明显的加速,这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外需对中国国内生产活动的持续拉动效应。
与之同时,近期促进中国外贸发展的积极因素也不少:经济的企稳向好拉动着大宗商品的进口;国际环境改善,“走出去”步伐加快,带动着出口的增长;加之7月份以来,一系列稳定外贸增长的政策措施效益开始显现等,中国进出口总体都将趋向好转。而海关9月底针对近2000家企业开展的网络问卷调查更证实了“出口是稳步发展的态势”这样的情况。
更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此次进出口增幅回落是受去年同期基数较大因素的影响。去年5月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效果显现是从当年9月份开始,也就是说当月各项指标都比较高,出口同比增长9.9%,接近2位数增长。在这样的情况下,今年9月出口压力甚大,出现回落也是符合预期的。
因此,对9月贸易数字,我们当做偏正的解读。尽管数值不及预期,但却是在正常范围内波动的,回落的背后更反映出发达经济体对外需拉动的逐步显现以及中国加工贸易状况的向好。而在政策持续性的效应下,中国外贸总体是趋好的。
9月出口不乐观 外贸趋势仍向好
评论
1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