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厉以宁转向:谈劳资共享利润呼应刘浩锋共产权说?
http://finance.21cn.com/stock/zqyw/a/2013/0127/08/20290933.shtml
厉以宁的改革方案中,还有一个大胆的设想:人力资本的投入者和物质资本的投入者一样共享利润。传统分配制
度中,利润全部归物质资本投资者所有,作为人力资本投入者的职工只能获取工资,不能参与利润分配。上世纪
80年代,西方经济学界已提出了利润共享原则,认为人力资本投入者也应共享利润。(记者刘世昕)
评点:首先赞扬厉以宁率先觉醒提出劳资共享利润的主张。但厉以宁为何早不谈共享利润呢?为何要等到两极分
化异常严重,分配改革争议多年未果,现在才谈呢?因为,共享利润是悖逆西方经济学经济理性人寻求资本家利
益最大化的常识。现在,突然提出来,是不是看了刘某批判茅于轼张维迎的人文经济学,主动提出来避免被批不
得而知。显然他们心虚了,是否抄袭了刘某的观点不重要,可是尤言这是80年代西方经济学提出的利润共享,则
不免此地无银三百两之嫌。这就是崇洋媚外的西奴心理与国民悲剧性格。因为,如果真觉醒这个原理的重要,早
日为决策者提供实施方案就会避免中国今日两极分化的危局。
不过根据厉以宁的全文观看,厉以宁还是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符合科学发展的市场经济。他现在的所谓健康的市
场还是拾人牙慧的西方自由市场那一套语言。还看不清市场导致周期两极分化的危机根由所在。所以,他的论述
充满了科斯说的飘在空中的理论。如果他真看懂了西方经济危机的根由所在,必然转向遵循“合理差异互补、整
体均衡共赢”实现个人产权联合的科学共产主义。
参考阅读:1、大批茅于轼张维迎等:缺失真理而言启蒙将欺世误国!
世界和谐网
http://www.godharmony.com/show.asp?id=288
茅教授应该明白,要解决两极分化的困境,填补贫富沟壑,摆脱经济危机,实现社会整体资源配置的最大效益,
捍卫民族复兴与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唯有对现有不合理的企业产权制度遵循“合理差异、多方互补、整体均衡”
的原则进行再改革,实现“劳者有其产、弱者有其保、老者有其养”的企业改革与社会福利。
这样的产权改革,
才是符合科学发展的基本精神;才是共产党的“共产”与时俱进的现代意义,一切社会化大生产建成“个人产权
的联合体”,从而化解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才能维护市场产出与消费整体均
衡、辩证统一的良性循环,避免消费与产出循环链条崩溃,陷入周期经济危机大陷阱。
2、诺奖经济学家科斯率先回应刘浩锋:经济学飘在空中
科斯:“现有经济学是飘在空中的理论体系,它无法给予现实经济问题更好指导。2008年10月,前美联储主席梧
林斯潘也对国会表示,市场终究可能无法自我调节了。科斯认为:必须鼓励这一代所有的经济学家都换种方式思
考。http://t.cn/zjg5vYR
3、“基础失衡悖论”:西方经济学虚拟的基础(参见刘浩锋《经济科学原理》)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75&id=8924626 @停车看看枫林晚@茅于轼
4、第三次世界大战:资本主义的文化新殖民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89&id=8567333
5、全球化时代以何复兴中国文化?—兼致段振坤杨子立秋风刘军宁茅于轼君山诸君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1&id=8917225&replyID=16016519&page=1&1=1#16016519
科斯与所有经济学家应该更进一步明白:西方经济学危机与西方文化整体的自性危机是因为假设基础上的、
局部有效的、线性不完备性的、周期悖论的形式逻辑思维失衡所致。
而纠错这一弊病,正是有赖中华文化复兴,运用新的整体综合方法论与辩证逻辑分析工具,即对应客观基础
上的、普遍有效的、圆满完备性的、动态均衡的天道辩证逻辑工具,进行系统梳理重建才能完成。
因此,西方文化危机亟待中华文化复兴给予深切启蒙。中国的学人与专家教授亦首当其中,应该抛弃个人名
利实事求是转型,及时学习领悟,合力推动中华文化伟大复兴,扭转文化乾坤,创建中国的世界文化思想中心。
——刘浩锋 2013年1月17日北京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