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白皮书(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5日发表《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中国最先发现、命名和利用钓鱼岛,对钓鱼岛实行了长期管辖,中外地图标绘钓鱼岛属于中国。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5日发表《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白皮书,引起美国华文媒体高度关注。各大报章在显要位置纷纷刊载和解读,指出日本“窃岛”无理,中国保钓有据,并申明中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当地时间9月26日,美国纽约华人华侨再次聚集,发起新一轮抗议日本私自侵占钓鱼岛的示威行动。
9曰26日的美国《星岛日报》在要闻版以超大字号标题发表文章《中国发布钓鱼岛白皮书》,强调中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世界日报》刊载题为《中国白皮书详述历史申明主权》的文章指出,“美日对钓鱼台进行私相授受,严重侵犯中国的领土主权,是非法的、无效的,没有也不能改变钓鱼台属于中国的事实。”
该报刊载文章指出,正在纽约出席联合国大会的中日两国外长,当地时间25日晚在纽约举行会谈。中国外交部部长杨洁篪正告日本外相,中方绝不容忍日方对钓鱼岛采取任何单方面行动。中国将继续坚决采取措施维护领土主权。“当前事态是日方一手挑起的,日方必须为此承担全部责任。日方必须正视现实,打消幻想,采取切实措施纠正错误,停止一切损害中国领土主权的行为。”
26日的《美国侨报》刊登题为《日本窃岛无理 中国保钓有据》时评指出,一直以来钓鱼岛问题受到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关注。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这是全体中国儿女的共同立场。中华民族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问题上有着坚定的决心。两岸同胞在民族大义面前,在共同维护民族利益和尊严方面,是一致的。
在日本上演“购买钓鱼岛”闹剧后,港澳台同胞和海内外广大华人华侨纷纷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维护钓鱼岛领土主权,强烈表达了中华儿女的正义立场,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领土完整的决心和意志。此间传媒同时关注台湾渔船保钓行动,显示海峡两岸对日本侵占钓鱼岛的义愤。
9月15至18日,美国华侨华人举行了大规模的反日保钓游行活动,华盛顿、纽约、休斯敦、芝加哥、旧金山、洛杉矶等地华侨华人或走上街头,或刊登保钓广告,或举行保钓音乐会,通过多种方式,抗议日本侵占中国钓鱼岛的非法行为。
继9月16日纽约华人华侨在日本驻纽约领事馆门前进行游行并递交抗议书后,9月26日,纽约华人华侨发起新一轮抗议日本侵占钓鱼岛的示威行动,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大楼前进行示威游行,表达坚决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强烈意愿和坚定信心。
“因日本钓鱼岛国有化闹剧引发的连锁反应,不仅使中日经贸进入寒冬期,伤及两国经济,也将对亚洲供应链乃至全球经济产生冲击。”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秘书长罗百辉表示,中日两国分居世界第二、三大经济体,两国经济总量堪比美国,两国拥有的外汇储备加起来超过4万亿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资产四成以上。两国贸易更是对世界举足轻重。
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发表的数据,中日贸易额在2011年为3427亿美元,是日美贸易1949亿美元的近两倍。在钓鱼岛事态不断升级的背景下,争端已经由政治领域波及经济领域,这势必进一步影响到整个亚洲乃至全球经济。
美国次贷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使亚洲过度依赖欧美市场的出口型增长模式难以为继,亚洲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被寄予厚望。亚洲许多国家都希望在非关税壁垒、跨境合作及物流等方面加强合作,以抵消来自欧美的不利影响。然而,自今年5月份钓鱼岛紧张局势升级以来,日本在此问题上的种种作为,不仅伤及自身,更严重阻碍了亚洲贸易一体化进程。日本电子产品、日系车销量大跌,出口贸易遭受重创。
日本财务省刚刚公布的贸易统计数据显示,8月日本贸易赤字高达7541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68亿元),这是继7月份之后,连续两个月出现贸易赤字。
贸易赤字主要源于出口的大幅下滑,8月份日本出口下降5.8%,按贸易对象区分,对美国出口同比增长10.3%,为连续10个月增长;对欧盟出口下降22.9%,为连续11个月下降;对亚洲地区出口减少6.7%,为连续3个月减少,其中对中国出口出现9.9%的降幅。
“亚洲供应链是全球经济循环中最为关键的链条之一。亚洲各经济体大多没有专攻生产某些种类的成品,而是专注于产品生产的某个环节,并且各经济体之间形成了垂直整合关系。”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秘书长罗百辉表示,过去10年亚洲对欧美出口所占比重明显下降,区内贸易比重大幅上升,亚洲的供应链越来越以中国为中心,但日本在地区供应链中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日本是仅次于中国的全球第二大中间产品供应国,对中国、韩国、中国台湾的中间产品贸易均保持顺差。日本是中国最重要的中间产品进口供应国,在中国从亚洲进口的中间产品总额中所占份额超过了三分之一。如果中日关系持续紧张,将会进一步导致日本中间产品供应下降,中国作为亚洲供应链的核心制造环节也会受到影响,并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事实上,当全球渡过金融海啸的严峻冲击后,相对于欧美国家经济复苏的迟缓,2010-2011年亚洲新兴经济体的高度成长,成为带动全球经济成长的主要动力。
但今年以来,受欧债危机溢出效应影响,亚洲整体贸易形势显示出逐步恶化的趋势。根据荷兰经济政策分析局对世界贸易动向每月调查统计显示,今年1至5月,全球贸易量同比增长2.6%,大大低于去年8.5%的增速,而一向被视为全球经济增长引擎的亚洲出口仅增长2.6%,较去年的12.1%出现大幅萎缩,亚洲出口正以2009年4月以来的最快速度在恶化。
由于亚洲供应链对全球贸易增长意义重大,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所犯错误,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也会逐步显露出来,使本已疲弱的世界经济“雪上加霜”,这显然是人们都不愿意看到的。
钓鱼岛白皮书发布 亚洲供应链核心制造环节中日因素分析
评论
1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