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于24日发行的洛阳钼业注定是一只受人关注的股票。该公司IPO原本是今年A股第三大IPO项目,不过在即将上网发行之际,明显被无形之手矫正。9月20日晚,该公司发布公告,将预计募资总额由36.46亿减为6亿,发行价由不低于6元确定为3元,发行数量由5.42亿股减为2亿股。
在股市低迷的市况下,大盘股缩量发行并不出人意料。但洛阳钼业的募资规模大幅缩减了80%以上,这在A股市场还是首例。这显然是无形之手作用的结果。因为还在20日的时候,该股票的承销商还放风申购价在6-9元区间,而根据原来的预计募资总额与新股发行数量,其发行价也应达到6.73元/股。但当晚公告募资规模大幅减水,这大大出乎市场的预料之外。因为从询价的情况来看,还没有哪家询价机构的报价是低至3元的。因此,洛阳钼业募资规模的大幅缩减,并非是询价机构与发行人讨价还价的结果,而是无形之手的力量。
无形之手的果断出击,无疑狠狠地抽打了所谓“市场派”一记响亮的耳光。按照“市场派”的陈词滥调,新股发行规模与发行价格等均应由市场说了算。若果真如此,洛阳钼业的发行价格达到6元之上是完全可能的。但这显然是荒唐的,也是对市场的最大背叛。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洛阳钼业是一家H股回归A股公司,但9月21日洛阳钼业H股的收盘价仅为3.22港元(折合约2.6元人民币)。如果洛阳钼业A股发行价定位于6元以上,那么洛阳钼业A股发行价就是其H股股价的2.31倍,这岂不是把整个A股市场的投资者都当傻瓜了么?
无形之手的果断出击是值得肯定的。虽然说市场化是A股市场大的发展趋势,但就现阶段来说,A股市场并不是一个有效的市场,A股市场甚至还不具备市场化的土壤。在现阶段盲目地鼓吹市场化,其实质就是追求损害投资者利益的最大化。最近几年A股市场新股发行的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洛阳钼业发行的原定方案也证明了这一点。因此,无形之手的果断出击是对投资者利益的有效保护,A股市场的新股发行就应该建立在这种无形之手的保护之下。
而且市场参与各方应该看到,尽管洛阳钼业的发行价得到了无形之手的矫正,但每股3元的发行价并不低,它不仅较H股的股价有15.38%的溢价(这是对H股价格的尊重),更重要的是洛阳钼业的股票面值仅为0.2元,如果与A股市场通行的1元面值对接,其发行价就高达15元,这在当前的A股市场显然并不是一个低价。更何况洛阳钼业大股东的原始股成本仅为每股0.23元(未考虑H股上市后多年来分红因素),即便按3元发行价计算,6年间大股东的收益高达13倍,这已经是相当惊人的暴利了。因此,每股3元的发行价格仍然还是符合洛阳钼业与其大股东利益的,否则该公司完全可以叫停新股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