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季度7.6%的增长应该是正常的平稳的增长速度,是“水分”较少的增长速度。平稳的通胀环境显示,全年经济增长不会大起大落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称,今年第二季度经济增长为7.6%,略高于年初全国两会设定的7.5%的年增长目标。通过分析增速的驱动力,我们认为,这个7.6%的增长是水分较少的增长率,是在潜在增长水平区间内的增长率,是正常的。
首先,7.6%的增速充分对称了外需萎缩的信息,也充分反映了全球经济态势。其次,7.6%的增速是房地产投资回落至社会平均投资增长水平后的经济增长速度。是房地产投资增长从最高37%回落到18%时,社会平均投资增长水平接近的经济增长水平,是剔除了不合理的驱动力以后的增长水平,是更合理风险更小的增长速度。第三,7.6%的增速是过剩产能的无效投资被调降以后的增长速度。第四,7.6%的增速更接近现阶段的潜在增长率。数据显示,进出口贸易增速下降,房地产市场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调整,均未对就业形势产生巨大的影响,劳动力市场仍然呈现供大于求的状态。经济学理论认为,充分就业形势下的经济增长是均衡增长率。7.6%的增速伴随充分就业的劳动力市场,说明第二季度的增速接近均衡增长水平,或者说接近于现阶段的潜在增长水平。
此外,目前的通胀水平也显示了增长速度的稳定。6月份CPI增长为2.2%,而据国内外通胀因素的分析,下半年通胀压力应该也不会大幅增加,全年通胀呈现平稳态势。平稳的通胀环境显示,经济形势没有过热,也不是衰退,全年经济增长不会大起大落。因此,第二季度7.6%的增长应该是正常的平稳的增长速度,是“水分”较少的增长速度。
当然,为了防止经济增速进一步下滑,采取一些稳增长的措施也是必要的。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关于利用价格杠杆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主要通过深化电力、天然气、水利工程、供水等领域的价格改革,对城市供水供气供热、保障性住房、铁路、医疗等公共事业实施支持性价格政策,充分调动民间资本参与相关领域投资经营的积极性。
我们认为,《实施意见》是稳增长的最有针对性的措施之一。首先,公用事业的投资绝对是有效投资。其次,投资主体为民间资本,一定更有效率。第三,投资的资金来自于已有财富创造支持的资金,而不是依靠中央银行印钞票发货币放松银根的透资行为,不会埋下通货膨胀的隐患。更重要的是,稳增长的驱动力将在新的经济增长结构中被创造出来,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得到改善,民营经济将在国民经济中占到更大的比重,经济将具有更大的活力。
另外,稳增长也不能靠放松银根来实现。有关数据显示,目前货币已经宽松。今年上半年新增贷款为4.8万亿元,如果下半年继续保持这个规模,全年就会达到9.6万亿元,与2009年的新增贷款规模是一样的。但现在的形势却与2009年时完全不同,当前最大的问题并不是“缺钱”。如果过大地透支中央银行,而有效投资不足,未来的通胀上升就在所难免,而且很可能制造低增长、高通胀的滞胀局面。因此,当前放松银根绝非属于有“针对性”的稳增长政策。
水分较少的增长
评论
1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