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拂面,是谁的春天来了?


 1998年10月,微轿车Smart上市,开创了微概念;2005年9月,苹果推出NANO系列MP3,微数码由此出现;2006年6月,Twitter在美国上线,微博诞生;2010年,微小说、微电影、微旅游相继问世……到了2012年,“微”已经成为生活领域最流行的关键词。一时间,不少企业也积极开始探索“微”领域,试图把这个概念植入全新的商业运作中。
     4月28日,中国首家微酒店格子酒店亮相广西南宁。以房间迷你(7~11平方米)、价格超低(100元/天)为主要吸引力的这家酒店,开业仅一个多月就实现了盈利,目前日均入住率达到93%。
    其实, 就酒店行业而言,从商务型到经济型再到微型,企业的市场定位基本是中低端,出发点明着说是贴近现时的个性化消费潮流,骨子里主要还是为避免微利趋势下的同质化竞争吧。但甭管怎么说,微酒店成功了。
    酒店是传统行业,那么新兴行业呢?微博成为新型的营销渠道,对企业来说,利弊又如何呢?
    有人说,新兴行业的兴起与成功离不开新概念,比如马云的阿里巴巴得益于他首创的电子商务概念,但马云也说过,现在不再是靠一个概念就能成功的时代了,企业必须脚踏实地。
    那么,“微“风拂面一年多,是创业者们的春天来了吗?是传统行业转型的春天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