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慈善事业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安阳市慈善工作座谈暨林州现场会经验交流材料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慈善总会会长翟建周
201236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林州市慈善总会在林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安阳市慈善总会的精心指导下,各项工作有了很大进展。不到两年时间,累计捐赠款物已达9003万元,发放救助金及物资达5980万元,直接受益人数达17万之多。其中,2011年以来捐赠5885.7万元,发放救助款物4190.29万元,直接受益人数超过10万余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募集款物再创新高。到去年底,全市募捐总额达到7300多万元,涌现了李文顺、郝合兴、雷全友、万福生等一批慈善人士,横水镇河北村李文顺,承诺5年捐款1000万元,两年已捐了400万元;东岗镇下燕科村雷全有去年捐款310万元;万福生捐了又捐,总额达到210万元。截至目前,捐款100万元以上的达10人,捐款10万元以上的达103人,捐款1万元以上的达273人。去年“一日捐”活动中,全市共捐款454.19万元。其中,市教育系统慈善分会捐款83.2万元。农民“一元捐”成为新亮点,全市542个村,村村参加捐款活动,48万农民参与了“一元捐”,占全市农业人口的50%,共捐款150.5万元。临淇镇提出“一元十元量力随心,千元万元一片至诚”的口号,全镇捐款达36.6万元。城郊乡“一元捐”捐款达57万元。姚村镇井湾村两个小时就捐款27.6万元。“一日捐”活动中马宾伸不仅自己捐款10万元,又动员公司农民建筑工捐款10850元。
今年以来,捐款活动更加活跃,两个月捐款1677.2万元。去年农历腊月二十六,我们组织了“迎新春慈善晚宴”,44名慈善人士捐款674万元。今年农历正月初五,采桑镇慈善分会举行了建筑业座谈会,一次捐款803.2万元。今年捐款可望达到3000万元,累计可突破1个亿。
此外,我们还开展了“送温暖、献爱心”捐赠衣物活动,共捐赠衣物3万多件。
二是救助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在救助活动中,我们本着“有钱送给穷人,有饭送给饥人”的原则,把握关键节点,选准重点人群,先后开展了数十次救助活动。
利用元旦、春节每年下拨善款100万元、购买大米20万斤,救助困难群众上万人。利用节日开展救助活动,“三八”救助困难母亲、助残日救助贫困残疾人、“六一”救助孤儿、“七一”救助困难老党员、“八一”救助困难老军人、新生入学前救助困难大学生和高中生、中秋节救助环卫工人、重阳节救助困难老人。今年元月,拿出50万元,购买1509套慈善餐桌,捐赠给全市23所寄宿制学校,改善了两万多名中小学生的用餐条件。同时,对一些特殊群体,如尿毒症患者、红旗渠伤残民工给予救助,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此外,我们还对几个极度贫困的典型对象,进行大额救助。采桑镇付东沟村付帅朝,年仅18岁,就患上了白血病,虽然 14岁的妹妹付荣辉与哥哥骨髓移植配型成功,但医疗费需要数十万元。我们在组织社会捐款的基础上,又向其一次性提供10万元救助金,使骨髓移植手术顺利进行。他姥爷感动地说:“爷爷不亲慈善亲,慈善救了外孙命。”
临淇镇淇阳城村年仅十六岁的少女户改香,在和歹徒搏斗中,身负重伤,家庭困难没钱治疗。慈善总会组织法院、人民医院将她接到医院,为其手术治疗。痊愈后又安排她免费到条件最好的市一中北校学习。
原康镇田家井村地处海拔800多米的深山区,田家井没井,每年天气干旱时要到几十里外的辉县拉水吃。2010年打了一眼井又配不了套。去年,慈善总会出资20万元,并协调有关部门送水泥、送水管、安装变压器,使该村机井配了套。老百姓吃上了自来水,亲切地称这口井为“慈善井”。
三是慈善领域进一步拓宽。慈善不仅仅是富人的事,人人可慈善在林州蔚然成风,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力出力。随着慈善工作的不断深入,一批慈善组织应运而生。卫生系统慈善分会开展的“千万扶贫助医工程”,目前已深入全市16个乡镇的145个村,送医送药396万元,受益群众15万多人次。 
义工队伍发展到5468人,义务服务6万多小时。魏向荣义工队组织170多名妇女,常年为敬老院拆洗、缝制被褥,为边远山区村贫困老人做棉衣、缝棉被。每逢节假日、星期天,义工队都活跃在老年公寓、乡镇敬老院,为老年人梳头、洗脚、唱歌,老人感动得泣不成声。每次举行救助活动时,现场都有义工的身影。百货梅平义工服务队的郭艳,在救助残疾人活动现场,像对待亲人一样照顾一位素不相识的残疾人,被誉为“最美丽义工”。
慈善医院、慈善超市、慈善景区不断涌现。太行大峡谷慈善景区,每张门票捐慈善总会0.3元。天平山慈善景区除每张门票捐1元钱外,还对老年人、学生和残疾人减免门票。慈善医院使全市1976名五保老人和366名孤儿受益。近日,还将对慈善足疗城、石板岩慈善宾馆挂牌,为慈善救援队授旗。
四是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慈善事业的发展,为党分了忧,为民解了愁,为社会和谐做出了贡献。据有关部门统计,2011年,林州市没有发生赴京、赴省集体上访,赴安阳市和林州市集体上访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89.4%18.2%;赴京、省、安阳个访同比下降52.8%34.5%13.8%。其中,涉法涉诉上访总量下降32%,上三级涉法涉诉案件下降52.9%。公安机关立刑事案比上年下降22.06%,其中“两抢一盗”案件同比下降22.46%,法院受理“两抢一盗”案件和犯罪人数分别下降25%53%。可以说,抓慈善就是抓信访、抓稳定、抓和谐、抓精神文明建设,从某种程度上讲,也就是抓经济、抓发展。
我市慈善事业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有关媒体给予了报道。去年,新华社在《红旗渠畔半个世纪的故事:旭日上采下的精神之虹》专题报道中,以三分之一篇幅,对林州的慈善工作进行了深度报道。“东方今报”以《慈善林州,先富企业家捐赠反哺乡邻》为题,整版报道了林州的慈善工作。10月份,新华网头条新闻《守望精神家园的太行人——红旗渠精神当代传奇》中对慈善工作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通过近两年的工作,主要有以下这么几点体会:
一、做好慈善工作,需要各级党政高度重视。市委书记郑中华要求把慈善工作作为“精神立市”、“和谐兴市”的重要内容,多次到慈善总会视察,研究指导慈善工作,亲自参加慈善活动。去年“七一”党的生日前,市委常委全体参加救助老党员活动,并在慈善大院和救助对象共进午餐。四大班子全体领导参加了慈善晚宴。政府对慈善工作大力支持,郑书记当市长时当年为慈善总会拨款10万元。去年财政预算20万元,年底又追加10万元,今年财政直接列入预算30万元。市委还注意从慈善队伍中发现人才,选拔干部,王全东、尚翠芳、白兴雅以新社会组织身份当选人大代表。
各乡镇党委书记、镇长、人大主席都是慈善事业的主力军,他们都亲自动员,亲自参加,带头捐款。横水镇党委书记郝泉吉亲自到四平动员李文顺,上山西劝李建明,下信阳做刘文现的工作,这几个人都被评为“慈善家”,自己每年捐出一个月工资。蔡晓军刚调到城郊乡当书记,也捐出一个月工资,慈善晚宴上城郊乡7名慈善人士捐款230万元。
二、做好慈善工作,需要宣传造势。我们利用“两台一报一刊一网”全力宣传慈善。《林州慈善》报已发行44期,每期1.5万份;《太行慈善》刊物已发行3期,每期5000份,今年将改为季刊。
林州电视台、电台播出慈善新闻和专题片近200期。慈善栏目占领了电视台的黄金时段,每次报道反响强烈,成为收视率最高的节目。
林州慈善网于去年3月份开通。
去年下半年以来,我们还推动慈善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教堂,使慈善无处不在,收到明显效果。慈善总会会长亲自到采桑镇西山寺、人民医院讲课。在西山寺讲课70多分钟,深深打动了信教群众,期间自发响起30多次掌声,当场捐款23874元,76岁老人付荣先将一把10元、5元、1元的零钱共62元捐了出来。后又先后两次捐款7655元,共计31529元。市人武部在新兵入伍前,提出“未进军营,先做慈善”的口号,66名新战士捐款3650元。
通过全方位、立体式宣传,“慈善”已成为林州最美丽的语言,“我慈善我高兴,我捐款我快乐,我奉献我幸福”已成为一股洪流,全市掀起了捐款热、修渠热、修路热、助学热、敬老热。
申学魁将军清明回家祭祖后,专门到慈善总会视察,并捐款2000元。玉树军分区副司令员管开吉,在回乡办理父亲丧事之后,专程赶到慈善总会捐款2万元。北京昌平区余俊生在春节回乡探假时,捐款2000元。北京大学教授尚俊杰看了林州慈善网后,通过银行捐款2000元。温州商会郭占军来林州救助10名孤儿上学,每人每年1000元,直至其完成学业。上海百姓义工为民服务中心来到慈善总会,拿出1.8万元和280册图书,资助我市25名贫困中小学生,并决定以后对考入上海的林州大学生每人每年救助5000元。
省豫剧三团党委书记贾文龙因嗓子问题在医院住院治疗,得知家乡举办慈善晚会,特地赶回来参加演出,并捐出了1000张个人演唱专辑光盘。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徐浩、中央民族大学学生牛鹏燕等18名女大学生,特意推迟返校时间,找同学、投亲戚,个人解决吃住问题,自找场地搞排练,为慈善晚会赶排了一个高水平的无伴奏合唱节目。她还将于今年7月份组成演出团队,回家乡举办徐浩“感恩太行”慈善合唱音乐会。旅居乌克兰的林州籍小提琴家程冠又和其乌克兰夫人妮卡,全家在慈善晚宴上作精彩演出,为活动助阵。
三、做好慈善工作,需要机制激励。我们每年都要评出捐款首善、金、银、铜和爱心奖,评出组织工作功勋奖和金、银、铜奖。李文顺、郝合兴分别被评为20102011年度首善;横水镇党委书记、慈善分会名誉会长郝泉吉,城郊乡党委书记、慈善分会名誉会长蔡晓军也分别被评为近两年慈善组织工作功勋奖。
企业家需要鲜花和掌声。我们还在每年的春节后,组织慈善晚会,由主要领导为慈善家颁奖,并把他们的事迹编成戏曲、小品。今年正月十九晚会近三个小时,在林州首次开通了微博,杨贵、牛安生、受到救助的清华北大几名大学生,先后从网上向在场的观众发了感言,晚会进行了现场直播,收视群众达到36万之多。后又通过电视重播三次,在全市引起轰动。
对捐款100万元以上的企业家,我们还授予“慈善家”称号,由会长亲自带队到他家挂匾、唱戏。去年已到万福生、李卫星家举行了授匾仪式,近日将到闫东山、雷全有、刘文现和王相增家挂匾。
同时,还利用活动、会议等形式,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展示他们的形象,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慈善晚宴上,市四大班子全体领导和慈善人士一起吃饭,一起照相。每次召开大型慈善会议,都邀请慈善人士与市主要领导同台就坐。
四、做好慈善工作,需要阳光运作。为增加透明度,我们采取谁捐款、谁救助的原则,每次救助活动,都邀请慈善人士现场发放善款。一方面宣传他们,另一方面对他们也是教育。闫东山捐了20万元,在救助特困家庭活动中发了20万元。受现场气氛感染,回去后动员手下项目经理组成团队捐款5万元,在慈善晚宴上又捐款100万元。汪慧丽还没捐款就让她来为救助对象发钱,活动现场她哭了,去年她和丈夫刘文现捐款200多万元,被誉为“慈善夫妻”。
为真正把慈善事业打造成玻璃缸中的产业,在今年元旦当天,我们通过林州电视台、林州报向全市人民作出郑重承诺:从2012年元月1日起,所有接收捐赠款物、救助活动受益对象、救助款物使用的详细信息24小时内要在《林州慈善网》、《林州民政网》公开;市慈善总会的财务收支情况即时公开,财务审计报告每年公布一次。
五、做好慈善工作,需要有一支热心慈善事业的队伍。做慈善需要有奉献精神,每个工作人员都怀着一颗慈悲心在搞慈善,工作上勇挑重担,一个人顶几个人用。多名工作人员都是从人大机关、文化、广电、新闻中心抽调过来搞兼职,尽义务当义工。他们放弃节假日,加班加点,不计报酬,毫无怨言。每次活动开会小板凳,吃饭老锅菜。无论是数九寒天,还是三伏盛夏,都是在室外搞活动。慈善总会俭朴的工作品牌已经形成。
总之,林州的慈善工作才刚刚开始,做了一些工作,但与上级要求相比,与群众期望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创新方式,加大力度,把林州的慈善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