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环境和建筑,是“历时性”与“共时性”的内在统一。所谓“历时性”,即城市的构成,都有其历史的过程与先后的顺序,它们是多年来社会地域活动的积累,体现了历史文化的脉络。所谓“共时性”,即城市的建筑与设施,无论是古代、近代,都在同一时空中,在“四维空间”中作为共存的事物呈现,有一种相互匹配、兼容、协调的关系。城市建设中,历时性的纵向关系与共时性的横向关系相辅相成,形成一定地域的文化底蕴、地方习俗和人文特色。环境设施的设计既不能脱离前人和原有的人文环境去凭空架构,也不能简单地重复过去。只有在尊重历史的同时创造历史,在更新文脉的过程中发展文脉,才能使人们在现代与历史完美交融的文化环境中,共同体验形态空间之美。
凭借一定的地域文化为背景所进行的规划以及特定地域中的设计物,常能使人们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过去,思考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产生特有的地域情结,产生人际脉络和社会结构的重构。在这些环境设施中,如果能够将常见样式、题材赋予新的内涵,便容易得到人们普遍的共识与认同,在使用的体验中产生情感,转化为公众的审美意趣。人的创造活动是城市多元化文化的主要动力,当设计出最优化的自然——人——环境系统时,新的文化感受便能凝聚并扩大为对地域情感共存共荣的再认同
城市发展要延续和保护好地方文化
评论
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