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虚拟经济”
---在湖南省《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上的讲演追忆
▲廖进中
我不是研究虚拟经济的学者。但大会议程上为什么有这么一个“大专家”惯用的发言题目?其缘由是:6月19日上午8:36分,我的这部手机响了,是学会秘书处李晖发来的通知:“定于6月27日在省社科院举办《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诚邀您莅临会议并发表高见”。我的回复是:“通知收到,准时参会。只是要发言感到很为难。因为大会讨论‘虚拟经济’,而我只会讲‘实’,最怕讲‘虚’。”小李的回答很巧妙:“呵呵,那就听听‘虚’的,讲讲‘实’的。”前天晚上,可能是为了打印这本议程册,他又要我报个发言题目,我当时实在还没有把讲话的主题想好,于是便想了这么个“大而空”的题目来应付。
大家知道,国内对“虚拟经济”的研究,是从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才开始的,当年,我们也曾经多次召开过学术研讨会。目前,“虚拟经济”、“虚假经济”、“泡沫经济”又满天飞,它们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都还处在百家争鸣的阶段。对虚拟经济的定义,我是比较赞成成思危先生的“以钱生钱”的通俗说法的。
受此定义的启发,我今天要特别谈的是另一种“虚拟经济”,即不是“以钱生钱”,而是“以权生钱”的经济。而且,我认为,现在来谈“以权生钱”问题,比“以钱生钱”更重要。大家是不是都有这样的经历和体会,我们无论办什么事----“公事”,还是“私事”,“大事”,还是“小事”,首先要考虑的是能不能找到与此事相关的权力点、关系人?升级评职称如此,得奖评课题如此,升学选专业如此,看病找医生亦如此,不用说,日常的经济生活更如此!反正,权力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生产要素,一种极端必须的经济资源。这几天网上热传“接待就是生产力”,“接待谁”?当然是手握重权的上级官员,接待好了他们,就可以拿到更多的项目,获得更多的资金嘛。
一句话,虚拟经济虽然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需和必然,但过度膨胀的虚拟经济已经影响实体经济发展、成为稀释百姓财富的手段,它正在危害着“盛世”社会、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要明白加速政治体制改革,用民主政治制约日益异化的权力的极端必要性。
比如,“三公消费”问题,也就是一个“以权生钱”的问题,我们呼唤改革呐喊了多年,但就是推不动,甚至越演越烈。记得前年5月,也是在这里,我们学会举办《湖湘经济高峰论坛》,我曾经以朱院长为“靶子”发问:我就不相信,我们现在的官员有几个是自己买不起车的?当官的为什么一定要坐公车?老百姓上班坐自己出钱买的车,您为什么不可以呢?您说您上班是为了“公”,难道我上班就只是为了“私”?您上班拿工资来养家糊口,难道不也是为了“私”?为什么有些人本来自家的车开得好好的,而一旦当上了官,就要用司机开公车,或者一定要公家给交通补贴了呢?现在看来,公车改革,必须从取消“公车”这个概念开始!
同样的道理,刚才刘茂松会长在发言中讲到中国房地产市场问题,为什么房地产价格奇高且不下?我看,也是一个“以权生钱”的问题:政府的“土地财政”,再加官员们或明或暗、或大或小的“腐败”。至于股票市场,那是在“以钱生钱”的同时,更时刻显现着“以权生钱”的魔法。
最后,不得不特别提醒的是,我曾经写过《解放思想,要解放‘民主只对百姓有利’的思想》的短文,咱们在这方面的极其惨痛的历史教训,我想,在座诸位都应该是心知肚明的。
谢谢!我又胡言乱语了。
(2012年6月27日于湖南省社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