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齣造假戏“隆重”登场


又一齣造假戏“隆重”登场

 

曲辰

 

    自打利用历史文化遗址开展旅游事以来,各地编造假遗址、假故里,“考证”假地名,“发现”假文物的闹剧就层出不穷,有的甚至将历史上的大恶人也捧之为“祖”而行祭拜,一处处忙得个“不亦乐乎”,自我陶醉得疯疯癫癫!现在,又一齣造假戏又吹吹打打地“隆重”登场了:

 

    新华网太原6月9日电(记者 王学涛)根据北京大学C14同位素测年,成人头骨为6200年前的测定结论,以及明代当地人的墨书题记,日前在山西吉县人祖山娲皇宫女娲塑像下发现的“皇帝遗骨”,可能属于传说中史前“三皇时代”的“娲皇”遗骨。

 

    同时,还配发了考古鉴定现场会等一系列照片为证。

第一张照片:所谓人祖庙遗迹

 

 第二张照片:所谓“专家”、“学者”考察

 
第三张:“专家”、“学者”看出土娲皇骨的坑

 
第四张:出土所谓“娲皇头骨”处

 

 第五张:所谓考古鉴定听证会

 

      而且,该报道还说:“这是近日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张柏、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文儒等国家省市23位考古、历史、神话、民俗专家考察人祖山后形成的共识。”这就等于说,这个伟大发现,是板上钉钉,没有半点虚假的了!

      事情果真如此么?我们都用不着到现场去做考查,也用不着看那“娲皇”的头骨,就知这是为了发展当地旅游事业而编造出来的一齣文物造假之戏!

 

      第一,轩辕黄帝肇造国家制度后,命史官仓颉整理和创造文字述史记事,这才有了确切的历史记载,在此以前,是为“历史传说时期”。历史传说时期焉有确切的具体历史人物所指?对此又如何认定是其“遗骨”?

 

      第二,按古籍所载,史前的传说时期,分别为“兽处群居”时期,“有巢氏”时期,“燧人氏”时期,“伏牺氏”时期,“神农氏”时期。神农氏时期,大致为距今年7000年至5000年,传说中的“女娲”是与“伏牺”为同一历史时期,其时的社会生产以畜牧狩猎为主,在文物考古上属于细石器时代,其距今年代大约为30 000年到7000多年。然而6200年前的同位素头骨测定结论,与伏牺氏历史时期是根本不相符的。这种连大约的历史时期都不相符人骨年代,能说明什么问题?

 

     第三,中国的历史,在秦始皇以前,国君称帝、谓王,却从未用过“皇”字。所以,历史上有“五帝三王”之说,而绝无“三皇五帝”之称。所谓“三皇五帝”之说,是汉代以后才有的历史附会,是从女娲用黄土捏泥人而有人类的神话故事改造而来,而山西吉县这则新闻报道,正是依据汉代以来的历史附会,闹腾出一个“娲皇”遗骨来,岂不好笑?

 

     早在十八年前我就说过:“历史、历史地理、文物古迹等文化研究,都是科学研究。这种研究需要的是历史、唯物、辩证、求实的科学态度,来不得半点虚假。因为,我们研究历史发展和历史文化的全部目的,是为了正确地了解历史,以为借鉴,批判和摒弃历史文化中的糟粕,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从而进一步增强民族的自识性、自尊性、自强性、向心性和凝聚力,以达到振奋民族精神,团结一致,建设好我们伟大祖国,并为世界人民做贡献的目的。正因为如此,历史、历史她理、文物考古研究为发展旅游事业提供可靠的历史的科学的依据,是新形势下一种责无旁贷的责任。

    “在这种研究中,由于各种复杂的历史原因以及研究方法的制约,任何专家、学者,都不可能做到绝对正确,这就需要在学术讨论与争鸣中求得解决。有失误、有不足、有争论是正常的,无失误、无争论或者害怕争论则是不正常的。

    “但是,所有的有历史责任心、对国家和民族怀有高度责任感的专家、学者,都对某些为了发展地方旅游事业而任意瞎解释历史、附会历史遗址与地名的作法深恶痛绝。因为这种曲解和附会不仅是学术研究的大敌,同时也是发展旅游观光事业的大敌:假做真时真亦假,如果为了旅游全国都来曲解历史、附会历史遗址,则历史便不可信,这不仅会导致大批宝贵的历史遗产遭受破坏,甚至会为将来又一次全盘否定中华民族文明史和中华文化埋下潜伏性的诱因。”

 

      历史造假、历史遗址造假、文物造假,应该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