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高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让大学生学会尊重人、关心人;要引导大学生认识社会、自觉适应社会,重视大学生的内在需要,根据他们的需要来组织设计和开展教育活动,因势利导,使其自觉地接受思想教育;要考虑大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让他们充分发挥个性优势,形成独立高尚的品格;要开展大学生自我教育,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有助于满足大学生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提高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助于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形成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合力。
2.加强对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尤其重要,因为他们毕业后,不少人将成为当今科技信息与文化知识的重要载体,主要从事研究、创造知识与文化的精神劳动,他们必须遵循科学研究的道德规范,富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追求真理的精神。由于网络功能强大,人们所做的每一项科学研究都会很快地传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所以,网络上传输的内容一定要有益于社会进步、能够造福于民,提升人类道德和理性,这都需要大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