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 践 出 真 知——浅谈俞凌雄老师首次培训有感


《苏东坡集·日喻》中有一篇文章,说的是:一个天生盲人不知太阳为何物,于是便问有目者,其告诉他太阳像铜盘,并敲了铜盘让他听;过了几天,盲人听到钟声,就认为是太阳;遂请教,又有人告诉他太阳的光芒像蜡烛,并让他摸了摸蜡烛;过了几天,盲人摸到了竹笛,就又认为是太阳。苏东坡在文章中还说:南方有一种“没人”能长时间潜在水里,只因为他“日与水居”,“得于水道”,所以,七岁能涉,十日能游,十五就能“没”了。假如北方有一名“从不识水”的勇士来找“没人”学“没”,“没人”给他讲得再好,他“没”到水里也只有死路一条。这个典故说明了一个道理: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当中,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亲身体会,把理论落实到实际,因为无论再简单的事情,不亲身体会勇于探索,只是纸上谈兵夸夸其谈,也是永远都不可能成功的,总结起来一句话,就是:实践出真知。
 
现在各种经济形势、政策导向,舆论压力、团队诉求都希望企业能做大做强,我们也经常听到成功的企业家在传授他们成功的心得和经验。欧美国家先行一步的工业强国之所以强大,很大程度是取决于他有着一大批高精尖的小企业和较为技术性的高端人才。但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道路上,做大的企业相当多得是积累了不安全、以及很高的风险因素。大家经常能够看到某某大企业今天在媒体上光彩熠熠,隔天便濒临破产,也能够看到有些企业家昨天稳坐首富榜,今天就落了下来。所以中小企业的发展,特别是私企、民营企业应该更强调和谐发展,而不是以一个非常焦灼的心理去追逐“大”和“强”。所以,此次我慕名来参加俞凌雄老师的培训课程,其意义和目的也在于此——--不是机械性的学习技巧,学习技术,不是照搬复制,而是通过俞老师的培训,从他的经验中获得启示,开拓眼界,寻找思考的支点,碰撞出火花,自己来加工整理信息,进而能把理论性的知识引导在实际工作中,勇于探索不畏惧,遇事能冷静,能思考,才能有所选择,进行决策!这也是每一个企业领导人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实践出真知”。在听过俞凌雄老师——中国最年轻的实战培训大师的课后,我更加深深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内涵。
 
去年五月份听闻俞凌雄老师主讲的管理大课再掀新高。课程屡创新高,再次证明汇聚课程的实战、实操、实用为中国企业创造价值。 汇聚国际教育集团2011年首期《总裁实战战略》在万众的期盼下拉开帷幕。台下悉数落座的亿万富豪们,用心聆听俞老师的国家级智慧。雅戈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宝旺集团董事长、大唐首邑建筑集团董事长等纷纷表示俞老师是民族的骄傲。
 
关注已久,一直期待亲临俞老师培训现场听其心得,今日听后才庆幸自己没有错过这次难得的机会。虽然我自己也算是在事业上小有成就,但是与俞老师的经验相比,我深感自己还有不足之处是要学习和弥补的。“终身学习”这是在我国古代早有提出的思想,而作为我们这样年轻的企业家,平时业务上的事情太忙了,时间汲汲,抽身乏力。而俞老师却能在自己的事业有如此成就的同时,依然坚持学习,与亚洲一百位以上亿万富翁有过深入交流,这是我们所不能比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下会有不同的需求,而我们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实践中打造出的成功者,真的应该从现在开始崩紧这根学习的弦。
 
首次听课,感受颇多,由俞老师即可以看出,演说的高度决定领导力,影响力,号召力,我想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
 
1、知识:不能改变命运,要改变命运是看你怎样运用知识;普通人学习知识的外围,高手学习知识的核心。
 
2、性格:普通人会被性格所困,而高手使用性格。高手都是法无定场,当下事现当下性格。
 
3、能力:想要成为懂人心的高手,首先要学会自废武功,不使用能力,而能让大家喜欢你,信任你,才能降服如韩信等大将。
 
4、气度:老板必须给员工的感觉是,你是一个做大事的人,且100年不变。你愿意给大家舞台,成就员工,且100年不变。这样的人,万物都会被你吸引。
 
5、成败:学习伟大的邓小平三起三落的精神,只要你自己不趴下,就没有人能说你失败了。
 
结合俞老师的箴言,又从我自己成长的历程和感悟来看,我觉得企业家的品质最重要是有三点,一个是要有思想和信念,第二个是要有责任和担当,第三是终身学习的能力。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争取机会,做一些系统的学习。还有就像俞老师所说,就是多看一些书,养成阅读的习惯。要跟同行学习,和竞争对手学习。
 
同样一个行业,一个项目,或者一个想法,谁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能有实力在这个领域里屹立不倒,后来居上。我觉得,一个企业家,成功的关键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要做成功一件事情,除了有清晰的方向之外,还要懂得如何正确去执行这个方向,要有自己的目标和信念,自己独到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要勇于摸索,敢于实践。所以我们天河地塬科贸公司从96年成立至今,一直以来打出的标语就是------全力打造中国金融安防业第一品牌。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用户需要为目标。当时安防工程这个行业在国内并不是很健全,技术缺失,稳定性差,售后维护不及时,缺乏管理正规化。那时很少有客户知道天河地塬,对安防行业也不了解,明明是很高端严谨的技防工程系统,有些甚至在五金店来卖,3C产品专卖店里去销售。但是今天,我们天河地塬的产品之所以能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能获得多项国家认证的资质证书,能和全国多家金融行业成为长期合作伙伴,突出重围,遥遥领先,就是因为这个口号,这个信念,这也是我们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
 
在我这几年管理生涯当中,我发现一个企业家想办法把企业管好的时候,绝对不要学所谓的绝招,这个社会没有绝招,这个市场也没有必杀技。当你的心境不够高,经验实力不够足,目标不够坚定,所有的绝招都是死招。我每天都会用心和每一个客户去交流,不是用脑,不是用战术,而是用心。用心去领悟,用心去实践,才能出真知,才能出成绩。
 
我曾经也参加过很多的学习培训,大致分为两种宗旨:一种是道,一个是术。如果我们光强调道,只去寻找人性背后的东西,没有术来帮我们实现的话,那一切都是纸上谈兵。如果我们只学术,而不强调道,那我们做的事一定会偏离方向,脱离实际。所以,俞老师把道和术结合在一起进行培训讲授,因为道不能丢,术亦需要,以道御术、以术载道、道术合一!
 
很多企业家说学习培训没有用,都是空谈,此言差异!大家之所以这么说,其原因在自身,只做前面一个字“学”和“培”,而没有做“习”和“练”。学和培解决从不知道到知道的问题,习和训解决从知道到做到,从做到到做会,从做会到做好的问题。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最初的时候是为了学习如何做人,学习如何做事,就好像我们在读书的过程当中是积累做事的能力,积累做人的经验。随着我们生命的成长,不断的向上,我们又问自己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后来我又得出一个答案,我觉得这个答案应该是学习如何做一个好人,学习做一些好事。
 
小爱、大爱、使命感,也是俞老师常常教导其公司员工的谆谆话语,更是他以身作则、全力以赴执行的人生信条。他的故事可以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感悟;他的智慧可以成为我们的财富;他的人生让我们有机会重新考虑如何从容、充实、简单、快乐的生活。这种智慧我们本不陌生:徐徐不迫,厚积薄发,坚守爱的信念和使命必定成功!希望我们所有的企业家们在听了俞老师的培训后,都能够真正的学会观大势,谋大局,出大策,基业长青,共赢未来!
 
                                       韩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