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人民币恢复了温和贬值趋势。在过去四个交易日,中国央行让市场引导人民币走低。至周一,近期人民币疲弱势头变得更为明显。格林尼治时间05:20,询价交易市场美元兑人民币现汇报人民币6.3176元,上周五和5月4日收盘价分别为人民币6.3106元和6.3062元。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累计贬值0.4%左右。
美国媒体注意到人民币走势与其国际压力的关系。比如,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于5月4日结束,在对话启动的三个交易日前,中国央行开始引导人民币升至纪录高位。不过,当时围绕中国经济“硬着陆”的担忧导致人民币遭到抛售,进而促使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和现汇汇率之间的差价明显扩大。4月26日,美元/人民币中间价较询价交易市场现汇收盘水平低231个基点,中国央行从当日起开始引导人民币走高。到5月2日,美元/人民币中间价与现汇之差已达到400个基点的最高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当中美经济会谈结束后,中间价和现汇之差逐渐开始收窄,表明中国央行已允许市场因素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方面发挥更大作用。美元/人民币中间价和现汇之差目前为136个基点。显然,在华盛顿选年的政治焦虑得到适当安慰后,中美两国政府都默许人民币汇率真正进一步体现出市场对其的需求。
市场对人民币需求转弱,进而导致汇率走软,明显受到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上周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势头仍然疲弱。中国国家统计局上周五公布,4月份工业增加值较上年同期增长9.3%,增幅小于3月份的11.9%,同时还远低于12.2%的预期增幅。此外,4月份银行贷款、固定资产投资和进出口等数据表现均不及预期,表明中国经济正在全线放缓,中国经济动能仍在下降。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农业信贷银行预计第二季度中国经济将进一步放缓。据此,该行称,预计离岸市场人民币将继续走软,在人民币NDF(无本金交割远期)市场更是如此。农业信贷银行在其研究报告中称,国内市场的现汇在一段时间内可能无法继续走高。
鉴于中国经济有进一步放缓迹象,中国央行于日前宣布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但很遗憾,此举对资本市场的提振有限,也未阻止周一中国内地股市收盘走低。基准上证综合指数收盘跌14.26点,至2380.73点,跌幅0.6%。该指数上周累计下跌2.3%。深证综合指数跌0.5%,至956.19点。银行类股纷纷走低而成交巨大,因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4月份仅新增人民币贷款6818亿元,远低于市场预期的7500亿元。此外,由于投资者担心经济放缓压低消费,消费品生产商类股跌幅居前。惟一获利的是房地产开发类股,该板块因市场预计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将导致更多资金流入资金紧张的房地产开发商手中而普遍走高。
显然,市场对中国央行将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下调0.5%的行动毫不意外,甚至嫌其太迟。有分析师表示,投资者原本认为央行最早会在4月份调低存款准备金率,因此中国央行此次行动实际上晚于外界预期。分析师们还表示,大盘继续走低表明投资者并不认为政府到目前为止已推出的刺激措施足以解决问题。确实,如果中央政府不能在短期内拿出有效政策,市场和人民币疲软的状态不会很快结束。
数据压软人民币和股市
评论
编辑推荐
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