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看来又要成为国内各互联网巨头角逐的另一个新战场。
先是百度、小米科技、阿里巴巴、腾讯、新浪、人人、盛大、如今又是奇虎360,国内各互联网大佬如今纷纷将目光盯在了智能手机上。“互联网企业进入手机领域,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配合布局移动互联网战略,聚合用户到自己的平台上,后续通过应用和流量挣钱。”对于出现的这种新趋势,易观国际分析师王颖对笔者分析称,“从事手机业务只是他们发展移动互联网的一个工具,并不是以手机产品方式来运作一款产品。”
混战智能手机
根据权威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的数据,2011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4.7亿,到2015年,这个数字将飞速增长到12亿;2011年智能手机只占整体市场的10%,到2015年,将增长到53%。
而来自Gartner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第一次超过PC,达到了4.87亿部,中国仅次于美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市场。
据悉,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在2010年出现了第一次大爆发,打破以往20%左右的增速,猛增80%左右;智能手机出货量占手机总出货量的比例直升到近9%,之前的5年中这一数字一直在5%以下徘徊。
而再看国内目前互联网公司在智能手机市场的情况,更令人一惊。时下已经有小米科技、百度、阿里巴巴、腾讯、新浪、人人网、盛大等诸多国内知名互联网公司进入这一市场。
“互联网企业进入手机领域,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配合布局移动互联网战略,聚合用户到自己的平台上,后续通过应用和流量挣钱。”对于出现的这种新趋势,易观国际分析师王颖5月8日对笔者分析称,“从事手机业务只是他们发展移动互联网的一个工具,并不是以手机产品方式来运作一款产品。”。
“互联网企业纷纷看好移动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业务布局。同时,互联网用户的增长速度以及增长潜力,已不及移动互联网的用户数,面对信息需求越来越多的用户需求,布局移动互联网是大势所趋。”
高端手机低端化
上述这些互联网公司中,小米科技为自主研发,以代工厂生产的方式推出自己品牌的小米手机。百度、阿里巴巴、腾讯选择与手机厂商合作的方式,并不主打自己的独立品牌,只是嵌入自身业务或是以自己的操作系统为主。如百度以其易平台为主,去年12月与戴尔合作,推出戴尔智能手机D43。5月9日有最新消息称,其联手长虹推出千元智能手机。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阿里云计算公司则以自主研发的手机操作系统阿里云OS为基础与国内手机厂商天语合作。腾讯去年6月与中国电信以及华为、中兴、酷派、天语和海信等5家手机厂商发布了6款“天翼QQ智能手机”,手机内植入了QQ-servic平台。新浪、人人网是与HTC等公司合作推出内置其应用的方式为主。盛大在手机上近日一直有传闻,但具体情况尚不清楚。
“在与天语合作两个月后,天语手机董事长荣秀丽在接受采访时称,销售超出20万台,后来与联通有了合约计划,但数据没有公布。”5月9日,阿里云计算相关人员对笔者介绍其手机的销售情况时称。
百度手机业务相关人员同天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无法接受采访,有相关消息时会告知。
对于小米,周鸿祎显然也留意多时,他在5月9日的微博中称,“我有一个预言:两年以后,市场上没有什么高端手机,高端手机低端化是一个趋势,按照摩尔定律,CPU内存、屏幕、摄像头等手机器件的成本会随着性能提升而下降,所有手机都会变成廉价的终端。”
他进一步评价小米手机时称,“复盘小米,客观说小米开了个好头,推出当时的性价比给了不少所谓高端机当头一棒,价格相当的机器配置体验要差一截,配置相当的机器价格至少贵30%到50%,营销炒作都是手段,性价比才是王道,只是发烧友机更像营销概念,如果今天有款手机软硬件配置体验均远超小米价格却低一半,这算高端低端手机呢?”
醉翁之意不在酒
目前来看,从事手机的主要有几类企业:一是传统的手机厂商,如诺基亚、摩托罗拉、HTC等;二是由其他硬件拓展至手机领域的厂商,如苹果、联想、戴尔、TCL、长虹、华为、中兴等。三是互联网企业进入手机领域的厂商,如时下的小米科技、百度、阿里、盛大等。
之所以会出现如此纷呈景象,与移动互联密切相关智能手机不能不提。市场普遍认为,移动互联业务,让手机不再仅仅成为一个单纯的硬件产品,这其中苹果iPhone算是最为突出的代表。
众所周知,苹果iPhone的成功,一方面是其硬件设计、生产方面的领先,但同时另一个重要因素则是其App Store(应用商店)。英国《金融时报》曾有消息称,有24.8万名开发员为苹果售出的3.15亿部iPhone、iPod Touch和iPad创建了55万款App(应用)。这些应用,让人们对手机的理解不同往日,也不再仅仅将手机看作一个单纯的硬件产品,而且关注到手机以内容为主的“软件”上。
正是苹果的“软硬”结合,让互联网企业看到机会。“互联网企业进入手机领域,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配合布局移动互联网战略,聚合用户到自己的平台上,后续通过应用和流量挣钱。”对于出现的这种新趋势,易观国际分析师王颖对笔者如此揭示,“从事手机业务只是他们发展移动互联网的一个工具,并不是以手机产品方式来运作一款产品。”。
显然“醉翁之意不在酒”是互联网企业进入手机市场的真实写照,小米科技做小米关注的是自己的“米聊”、UC浏览器等。百度做手机关注的是自己的移动搜索,阿里巴巴则关注的是自己的电商业务如何移动端拓展,360做手机同样是希望在移动互联终端拓展更多自己安全产品的份额,新浪、人人网与HTC的手机定制更是很好的注解。一位业内人士称,也许时下的互联网进入手机终端会成为热潮,但“经还是那本经,只是念的地方不同。”互联网企业最终的目标还是在互联网上,而不是单纯的手机终端。
互联网手机背后的醉翁之意
评论
1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