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匡忠:提高退休老同志生活质量
物质生活提供的越多越丰富,人越是不想死,怕死了享受不到更美好的生活了。不想死,想对美好的生活多享受几天,唯一的就要提高生活质量。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个好身体,连保命的本钱都没有了。”对这些话,在年轻的时候,没有当回事,等到退休之后,想当回事晚了!
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逐渐老化,各种器官的衰竭,“熄火”只是早晚的事,没有熄火不熄火的事。也就是说,人不“熄火”是不可能的,“熄火”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不可抗拒的,更是不可逆转的。
人就像一辆脚踏车,新的时候不要保养。但是,慢慢的不是跑慢气,就是掉链子。一旦出现状况,不是人骑车子,而是车子骑人。脚踏车老化了哪都响,需要经常保养,提高使用质量。人也是这样,也要经常保养,提高生活质量。
所以,退休老同志在“熄火”前,有个提高生活质量问题。一般而言,退休老同志提高生活质量,大的概念就是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学。
退休老同志具体如何提高生活质量?说啥的都有,咋干的都有,形形色色,五花八门。有的退休老同志把提高生活质量放在玩上。有的退休老同志把提高生活质量放在锻炼上。但是,也有的退休老同志把提高生活质量放在吃上。结果,有的退休老同志成天是这也不能吃,是那也不能吃,弄的营养不均,最后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也有的退休老同志成天是趁能吃就吃,趁能喝就喝,不然死了啥也吃不着了,照死的对肚里噎。也有的退休老同志听说什么有营养,不管三七二十一,逮住就照死的吃。这可能就是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活法吧!
尤其是,还有的退休老同志把提高生活质量放在医疗保健上,成天与医院打交道,医生护士没有他不熟的。有的退休老同志迷信广告药,只要一广告,立马就去买。有的退休老同志喜欢马路边游医,整天围着买野药的地摊子转。有的退休老同志喜欢中药保健,这是走的一条攻击脏器的道路,毒死了都不知道什么死的。要知道,首先必须明白,中药是治病的,它不是保健的。再说中药毒性很大,至今还没有弄清楚。中药的毒素在人体内能存留终身,甚至能遗传好几代,特别是摧毁性功能,中药保健千万使不得。
退休老同志的生活质量究竟为什么怎么样才能提高?
老同志退休之后,有一个重要任务,那就是在自己的家庭用可为、可信、可亲、可敬、可爱、可学楷模,对子孙进行思想道德传、帮、带,把关心下一代工作创造青少年健康成长良好社会环境家庭化。
为此,这就要求退休老同志必须提高生活质量,保持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但是,不少退休老同志身体也不太健康,精神也不太健康。
退休老同志生活有两个层面,一个是物资生活,一个是精神生活。因此,提高退休老同志的生活质量,一要提高物资生活质量,二要提高精神生活质量。现在的物资生活没问题,想吃啥吃啥。但是,要吃你想吃的,吃了舒服的,吃能提起精神的。吃了不舒服的闹心,甚至老酒逮多了,连老本都吐出来,这是酢贱自己的生活。
然而,吃你想吃的,吃的舒服,吃出精神,只是提高生活质量的一半,还有另一半,那就是提高精神生活质量。退休老同志要提高精神生活质量,就要追求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生活,才能快乐起来。但是,有的退休老同志心态非常的不好,成天刺矛撅腚,就跟谁招他惹他似的。特别是,有些退休老同志一天到晚满嘴都是对家庭、对社会、对青少年、对退休老同互相污染的话,弄得老婆气、子孙怨、弄的没有人不烦。
所以,必须让退休老同志快乐起来。让退休老同志快乐,绝不是寻求低级趣味,刺激出来的快乐。而是为老同志创建关心下一代工作载体,使他们在关心下一代工作这块乐土上快乐的发挥余热,从中得到精神上安慰和享受,从而得到快乐。这就是“寓教于乐”或者叫“寓乐于教”,这样既把老同志生活质量提高到新的层面,又把关心下一代工作推高到艺术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