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精英”不以剽窃为耻


“知识精英”不以剽窃为耻
——也说“围观”欧阳中石家中被盗
                    作者:曹喜蛙
 
不久前,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的家被盗,据说窃贼是个稀松货,干活极不利索,不但被人发现,还把大把大把的人民币撒了一地。欧阳老先生好像就住在首师大校园,这样子就闹得有点风言风语,好像欧阳教授家没别的就有成捆成捆的人民币了。
围观者看来,书法家也罢,教授也罢,以前似乎都是清雅之士、贫寒之辈,没想到一下子家里起出大把大把成捆的人民币,似乎与欧阳老的身份有些不符,毕竟那是货真价实的人民币,不是清明节四处翻飞的冥币。一时间大家忘了讨伐窃贼,齐把矛头瞄准欧阳老,而“窃贼”俨然成“侠盗义贼”。
我们知道欧阳老的成绩是自己一步一步自己勤奋奋斗出来的,不是投机取巧、巧取豪夺、贪污腐败得来的,所以奉劝大家去抓贼,不要瞎围观了。
但是,这个围观的热闹确实有真实的社会背景,现在的大多数书画家都钻进钱眼里了,掉在“钱罐子”里面出不来,一张张字画都跟人民币差不多,在很多人的眼里字画就是人民币,到一个书画展满目看到的没有艺术只有铜臭,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正因为这样,窃贼才会拿欧阳中石老先生下手,在他们敏锐的嗅觉里欧阳教授家里肯定有的是钱,不到那里偷到哪里偷?
当然,这个社会有偷钱的,也有偷文化的,一些所谓的“知识精英”奉“千古文章一大抄”为圭臬,干的就是“粘贴”“剽窃”“抄袭”的事情,不以剽窃为耻而以抄袭为荣。
与众多的靠克隆、复制别人的原创思想混饭吃的“知识精英”不一样,著名书法家、艺术评论家黄以明是罕有的中国本土原创思想家之一,他的那篇原创性的艺术思想文章《自然精神的现代构成》,就被“知识精英”的代表人物——堂堂中国美术馆的馆长范迪安当做无名之辈的文章进行剽窃,这就是互联网、艺术界几年前就弄得沸沸扬扬的“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抄袭书法家黄以明评论文章”的案件,本来十分简单的一个案子前后竟折腾几年。
日前,听说北京高院开庭重审“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抄袭书法家黄以明评论文章”一案,让我们再一次充满希望和期待吧,但愿这次能还黄以明以清白,能维护一个普通知识分子、艺术家的正当权益,捍卫中国知识产权法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