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博客的10大好处


   从2008年底开始写博客,到现在算起来已经三年多了,与那些博客老江湖相比 ,我还只能算是新新博主。当初写博客的动机其实很简单,主要是想建立一个交流平台,能够经常发表一些自己对本专业领域的观点与看法。三年多坚持下来,酸辣苦甜都有,总结下来,我发现写博客其实有很多好处的,主要包括:

 
  其一是锻炼大脑。大脑如自行车一样,如何时间长不骑,都生锈骑不动了,经常骑经常用,就会越用越好用。同样的道理,大脑如果经常不使用,什么都不爱动脑子思考,也会生诱变笨。写博客显然不能人云亦云,要逼着自己勤动脑子来写作。经常写博客,就象经常练习脑保健操一样,天天做,月月想,能够让大脑一直得到锻炼,对于一个要靠脑袋来生活的人来讲,价值很大。
 
  其二思考记录。我有许多朋友,私下交流,很有观点看法,但遗憾的是,这些观点只能在小圈子里传播,外界不了解。如果写成博客记录,留下这些思考,应该对世界能有所贡献。我把自己的博客定义为“社会观察”,也就是说对社会上的重大议题进行思考,写出自己的观点看法,也算是一个社会观察记录吧。
 
  其三是了解世界。博客不是私人日记,不是单纯写给自己看的,所以你必须就大家关心的重大议题发声。在发声之前,你要了解整个事情的来胧去脉,国内外情况,在此基础上才能说到点子上去。所以你不能闭门造车,躲进小楼进一统,你要去了解社会,去分析与思考,然后才能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想法、看法,才能对别人有所帮助。
 
  其四是认识朋友。博客一发表,经常会有对此问题感兴趣的朋友发来邮件或者打来电话会进一步讨论。这样日积月累下来,可以认识一大批相同兴趣爱好的朋友。本来博客后的留言也应该是一个交流的好平台,但遗憾的是,目前博客留言中垃圾信息太多,把有价值的东西都淹没了。
 
  其五是交流平台。学者一般都在自己专业领域的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或者出版专著,但这个圈子太窄了。其实学者还应该有另外一个义务,那就是服务社会。博客就能够提供一个好的交流平台,我对自己的这个交流平台定义为:“揭示新闻背后的新闻,剖析问题背后的问题”。也就是说,要对社会上经济出现的重大问题新闻提供专业的分析与看法。当然,我也会经常把一些自己团队所做的研究课题、实际调研结论等放到博客上,供交流分享传播。
 
  其六是培养毅力。写点博客不难,但要一直写下去,没有强大的毅力与耐力是坚持不下去的。不写博客的理由可以罗列一大堆,比如:每天工作压力很大,事情太多等等,还能够继续坚持写下去,没有点毅力早就结束了。所以每当想放弃的时候,我都会给自己施压,告诉自己:不能轻易把已坚持那么久的东西给丢掉。这样的坚持,其实对自己也是一种锻炼。
 
  其七认识名博。要写好博客,就必须了解博客高手们是如何写作的。行行出状元,博客平台其实有很多高手,刚开始写的时候,我用了不少时间来看这些名博们是如何写的,写什么。我还专门在自己的博客上对名博提供一个链接,有空就去转转。坚持下来,无形中认识很多高手,也积累了许多知识。
 
  其八普及知识。我的写作主要集中在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农村教育、乡村治理、农民工等问题,许多学生、家长、记者告诉我,通过看我的博客,了解到不少“三农“方面的知识与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博客又成了普及“三农”知识的一个平台与工具,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三农”,了解“三农”,帮助“三农”。
 
  其九历史记录。三年多的时间虽然不算长,每天也写得不多,但一看博客总数,快接受千篇,把自己也吓了一跳。以一篇1000多字计算,也有百多万字的东西,这就是日积月累的效应。如果坚持三十年呢?希望自己能够坚持到那个时候。
 
  其十服务社会。我自己的写作目的主要是想用专业知识服务于社会,“三农”问题是我的专业,虽然有思维锁定或者路径依赖嫌疑,但毕竟自己在此领域学习研究已多年,有些观点看法,如果能够对社会有所帮助,也算是自己最大的心愿了。近几年也多次参加一些地方政府组织的博客专家考察团,比如“博主浙江行”,基本上把浙江一些主要地方跑了一圈,了解到他们许多好的做法,把这些经验在博客上进行介绍,让更多的地方了解他们好的做法,其实对社会也是一种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