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已经有快两年时间没有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过关于中国社会和人文时弊方面的文章了,因为一直忙于出版《科学品牌发展观》的姊妹篇---《国家品牌生产力》一事。但是,针对近日中国主流媒体铺天盖地地宣传雷锋精神一事,勾起了我多年以来几次三番欲言又止的郁闷心事,尽管今天是休息日但我还是起了个大早,想就一个拥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东方大国,在新世纪面对全球性文化浪潮洗礼之际,我们伟大的祖国和智慧的民族至今还拿不出一套具有普世先进性,系统创新性,理念引领性的民族文化新体系而感到无限的悲哀。看到我们广大的同胞不是心若旁骛,脚踏实地和孜孜以求地去探求国家强盛的科学方略和中华民族强大的核心秘籍,而仍然是人云亦云,不假思索和一窝蜂走极端地去学习一个具有浓郁时代背景下的人物事迹---雷锋精神,想就此文化现象来剖析这个中内因。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中国当局和“权威学者”以及“社会精英”们在“十二五”中国社会全面转型的关键时刻,能够深刻地理解并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社会再也经不起这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无序化思维和瞎搞式的运动风潮,因为这些顾此失彼,有头无尾,零星点状的缺乏内在联系的感性思维和动作对中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来说永远都只是治标不治本。
因为,世界历史证明了一个规律,那就是凡是缺少整体设计和体系化理念的民族文化,换句话说就是任何一个缺少民族信仰---国家法制---公民自律三维一体文化体系的民族和国家,都是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和根治该国固有的迂腐陋习和桎梏性病灶的,也就是说,只有走体系化和普世性的民族文化建设这一条道,才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化发展的唯一法宝;
因为,传统中医理论尚且知道辩证诊疗和整体施治的系统化理疗才是彻底治愈顽疾的唯一有效策略。所以那些妄图继续急功近利和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实用主义做法,最终只能是苟延残喘和击鼓传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社会和民族文化的顽疾。
说到这,我们想就新年过后各大媒体推出的国家重大文化性主张---学习雷锋精神一事说一说,我想雷锋精神对于出生在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60后和70后来说,几乎没有人是陌生的。可问题是为什么都事隔30多年了,媒体又突然旧事重提呢?难道十八大以后的中国社会将有什么新变化?难道中国人已经意识到了直接冷淡和间接否定30多年诞生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奉献主义代表----雷锋精神又开始正确了???因为,我们知道任何一个事物的诞生都是具有特殊的时代背景和适合它诞生的气候和土壤,比如,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的文化主旋律就是奉献主义精神,也就是尽量多奉献少获得,因为整个国家都是属于全民的,所以雷锋精神就是计划经济时代奉献精神的活样板。而今天我们国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市场经济的文化主基调是如何去追求少投入多获得与多产出,其本质上是获利主义。所以,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突然来大谈雷锋的奉献主义精神,真是有一点不伦不类和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
其实,今天媒体号召全社会再一次地学习雷锋精神,其内在原因大家都是清楚的,那就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时间里,伴随着中国的经济水平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的同时,中国又面临了更为严峻的民族文化危机问题,并且这一问题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生死存亡大计。
第一个就是一个长期缺乏体系化,科学化理念的民族和国家,最终必然会导致社会秩序的失控问题。众所周知,从表面上看似乎是麦当劳和苹果手机让发展中国家的民众趋之若鹜和痴迷不悔,其实从内在上讲,是因为它们代表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具有先进性和普世化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国家理念和民族信仰,而并不是他们优秀的产品质量深得世界民众的认可与拥戴。比如,麦当劳文化倡导的就是西方的平等和博爱理念,苹果手机和谷歌软件代表的就是民主自由文化,所以也正是因为这些知名全球的国际品牌,承载了全球人都渴望和拥有的先进文化才构筑起了这些国际品牌的无限魅力。
又比如,伊拉克战争和利比亚战争之所以在侵占国进展地非常顺利,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该国的民众没有参与这场战争,因为这些落后国家的民众早已听信和痴迷了西方国家倡导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虚伪文化的蛊惑与渲染,他们相信西方国家一定会带给他们民主和自由,博爱和幸福。假如,这些国家的民众高度认同的是本国文化而拒绝西方虚伪的民主自由文化,也许今天就不会有战乱贫困的伊拉克和利比亚了。所以说,一个国家理念的混乱必然导致民族道德和社会风尚的世风日下,最终的恶果就是整个社会管理日益失控,国家陷于混乱状态。
第二个是一个苍白无力的民族文化一定会被世界民族之林所淘汰。因为,但凡是世界强国都有其强大的民族文化在作后盾,比如,美国先进的普世文化,日本大和民族的集体本位主义思维,德国日耳曼和俄罗斯民族的帝国精神等都是该民族精神和国家战斗力的凝聚剂。
所以,当今的中国迫切需要建立起一套属于自身特色的体系化理念和普世化的人文规范,要竭尽全力避免因中华民族主体文化的苍白乏力,影响中国在国际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上的主导权和发言权。可是如何去解决和实施这一紧迫而又棘手的战略性问题呢?现实是中国当局颇费了一番思量后,在无奈中的无奈下才被迫去旧事重提“雷锋精神”的。至于雷锋精神诞生的时代背景性与当今国际社会的兼容性问题,雷锋精神是否具有倡导和号召国家富强和民族腾飞的全局性和战略性功能,我想当局从来就没有深刻地考量和思虑过。因为:
首先是雷锋精神不具有国际文化的普世性。因为说到底雷锋精神它就是个付出主义,而在资本主义社会普遍追求索取获得的大环境下,它是很难赢得世界主流民众的广泛认可与拥戴的。说穿了就是大家都想拥有与获得,却很少有人愿意去自动付出和奉献。
其次是雷锋精神的战略性作用十分有限。因为,雷锋精神既谈不上是体系化的民族信仰和国家战略,更构不成完整性的社会文化,因此它最多也就只是一个倡导性的口号文化而已。所以,国家也不可能用雷锋精神来代替国家理念和民族准则,对外展开国际性的理念推进与文化传播,
最后雷锋精神的文化内涵不够深厚,层次不够高远,理念体系不够全面,用以点来带面之举有失科学文化之规范。因为,一个具有全球高度的民族文化不仅要在理论上要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而且要在行动实践中能够证实它是国家强大和民族富强的文化瑰宝。而现实是雷锋精神并不具有这个功能,所以,本人甚至觉得提雷锋精神还不如太子龙控股集团提出的企业理念----让世界责任起来!!!
说到这里也许会有人问,为什么中华民族都5000多年了,就没有一个人能科学地梳理和打造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普世价值观和体系化的国家文化呢?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因为我们可以顺着这个问题再对比中国社会独有的文化现象,你会发现一系列深层次的社会管理缺陷与民族文化桎梏。
1、想到就用,想不到就弃
例如,自从1978年三中全会确立中国走改革开放之路以后,中国人就再也听不到毛主席时代的两大文化象征----学习雷锋精神和《东方红》歌曲,这说明我们国家在对待国家文化沉淀上是想起来就用,想不起来就干脆抛弃或否定。
2、跟着感觉走,走到哪歇到哪
中国人从来就习惯于跟着感觉走,也就是唐僧去西天取经---哪里黑了哪里歇息,至于国家发展是否需要科学规范和可持续化的战略主题和国家经营理念?从来也没有人愿意去关心和思考过,所以也更谈不上有谁去探索和专著研究了。比如,“十二五”我们国家的发展目标是建设小康社会,至于如何去建设这个小康社会呢?特别是用什么样的建设方略和经营主题又有谁去大声呼喊过?还真不如太子龙控股集团提出的中国新时代的中长期战略主题----打造国家品牌生产力,国家的整体经营理念---文化立企 品牌立国更简单明了和切中要害呢?
3、光明的事业不光明,伟大的战略不伟大
2008年北京奥运前夕的中华龙在海外被侮一事,2010年纽约时代广场没有民族文化理念传播就刊登中国名人做国家广告,以及天安门广场孔子雕像偷偷地上场又黯然地退场等等,这些事件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孤立的个体现象,其实内在上它显示了中华民族5000年以来,中国在对待伟大光明的民族事业上是既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前瞻性,又习惯于感性大于理性和自欺欺人,也就是该光明的前途没人光明地探索和研究,该伟大的事业没人去正义地献身和投入。这究竟又是为什么呢?
1)传统文化永远只追求外在形势上的仁和假象,而不重视人性内在的差异性需要;
2)传统文化只想维护帝制垂青的等级文化,而忽视人类生而俱有自由平等的天赋人权;
3)只想维护形势一片大好的繁荣盛世,而拒绝正视只有民富才能国强的逻辑特性;
4)只想坚持马儿不吃草还想马儿跑的雷锋圣人价值观,而拒绝创建己所欲而施于人的普世价值观;
5)只想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决不想下大气力去系统性重建和打造属于中华民族的主体文化与核心价值体系----责任担当文化。
所以,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郑永年先生说过,中国缺少属于自身特色的文化体系,这个现象也是本人一贯深恶痛绝的。因为,当代中国所有的语境语系都是在用西方的一元化评价体系来评价的。这包括了我们的经济成果和社会管理指标,我们的PM2.5环境指标,我们的服装卫生参数,我们的建筑技术指标,国际英语等级等等。
虽然,今天我们在经济活动和社会管理以及技术创新等要素的评价上,可以暂借西方那一套来忽悠国人,但是到了该用西方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普世文化来主导和衡量中国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时我们就决不答应了。因为,大家都深刻地明白,如果长期让民众接受西方的普世价值观后,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人性意识将快速地苏醒,相应地维权运动也会随之兴起,而这样则势必危机到当局执政的稳定安全性,所以,当局在情急之中和没有其他更好的理论武装民众思维的现实环境下,只好旧事重提---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的文化运动也就再正常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