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市场与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企业家论坛首席经济学家。
1
技术发展
造纸术传播用了近千年 iPhone4S却能同步上市
人类的所有进步都来自创新,创新的一个基本方面是技术进步。技术进步非常重要,没有技术进步,我们不可能有真正的发展。
在上万年的农业文明时代,世界技术进步的速度年平均不超过0.05%,这意味着1500年人均收入才能翻一番。1500年是多少代人呢?那就是70代人才能翻一番。
但是工业文明时代达到了1.5%,意味着什么?就是不到50年就翻一番。两代人就可以翻一番,这就是实际上西方世界过去200年大体的历史变化。
不仅技术进步在过去200年变得很快,而且技术的传播速度也变得非常快。
在公元100年的时候,中国东汉时蔡伦发明了造纸,但是造纸技术什么时候传到西方去的呢?公元751年,我们唐朝的军队和伊斯兰军队打了一仗,打输了,有会造纸的士兵被俘虏去,造纸技术才传到了中东,又过了两三百年才传到了欧洲。
今天,一个iPhone4S刚在美国上市,在中国马上就上市。为什么人类技术进步突然之间变得这么快?为什么技术传播的速度变得这么快?是不是我们人类比原来更聪明?好像没有,过去2000年了人类的智商没有什么变化。
可以证明的是现在最伟大的智慧、哲学思想都是在2000年前出现的,包括古希腊、包括中国,像孔子、老子这些人,我们中国中医最好的著作仍然是《黄帝内经》。
2
两个逻辑
美国在国内用市场逻辑 在国际上经常用强盗逻辑
我们人类的智慧几千年并没有真正变化,但是人类的学习能力变化了,人类确实进步了。为什么出现这么大的变化?这就是我要讲的市场的逻辑。
从人的本性讲,人类是追求幸福的动物,人类追求幸福有什么办法呢?我归纳大体只有两种办法:
第一,通过使别人变得不幸福,自己变得幸福,我叫它强盗逻辑。
第二,通过使别人幸福,自己变得幸福,这叫市场逻辑。
强盗逻辑是什么?是一个分配财富,不增加总量,甚至减少总财富,但是改变分配格局。市场逻辑是什么?它是一个创造财富的过程,它使得蛋糕变得越来越大。
人类的历史大体就是这两种逻辑在起作用。在过去,我们有文明记载的几千年里大部分时间,是强盗逻辑占主导的。像罗马帝国的建立是强盗逻辑,秦始皇统一中国也是强盗逻辑。各种战争和武力征服都是强盗逻辑。
但不是说历史上没有市场逻辑,因为从最早人类存在以来就存在自愿基础上的交换。比如,丝绸之路。
为什么过去200年人类有这么大的飞跃?我的理解就是因为市场逻辑已经开始主导这个世界,强盗逻辑开始衰落。
当然不是说这200多年里面没有强盗逻辑。日本、德国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是用强盗逻辑来使本国变得富有,把其他国家征服。
在二战之后,日本、德国又变成世界强国,靠什么?靠市场逻辑,怎么使其他国家的人民,通过买他的东西感到幸福,日子过得更好,所以它们又起来了。
美国人在他们国内使用的基本是市场逻辑,在国际上则经常用强盗逻辑。我们国家在国内和国际上用的什么逻辑呢?国内的强盗逻辑仍然很多,国际上我们没有能力使用强盗逻辑,但我们有些思维方式是强盗逻辑。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在走向市场逻辑,但是我们仍然有好多不令人满意的地方,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好多仍然是强盗逻辑。
3
市场经济
企业不需要口号 它必须为人民服务
我给大家解释一下市场经济。市场交换历来都存在,但市场经济作为组织经济活动的基本制度,是近代的事情。
什么是市场?用最通俗的语言讲,市场就是好坏别人说了算,不是你自己说了算。
凡是好坏由别人说了算的都可以归结为市场,包括政治、民主。如果是你自己说了算,自己表扬自己那就不叫市场。
企业不能这样做,企业是别人说了算。企业的老总说自己再好没有用,消费者不买你的东西你肯定完蛋,所以这个才叫真正的市场。在市场里边,企业家最重要。企业家是干什么的?企业家就是伺候人的人,就是如何让客户舒服。
过去历朝历代,都是普通人伺候聪明人、有权有势的人。只有到市场经济以后,才变成聪明的人伺候普通人、相对笨的人。我用iPhone,那我笨啊,乔布斯比我聪明得多,但他在伺候我。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被企业家伺候的。
市场还有一点和政治很不一样。即便民主政治下,领导人在任期内的地位也是相对稳定的。如美国总统四年选一次,如果这四年期间,你不出大的违法问题,人家不会弹劾你,你就可以当下去。
但市场上的企业家不是这样,消费者每天都在投他的票。
消费者还有一个特点,他是不讲良心、不讲旧情的。你把他伺候好了,他买你的账,但不论过去伺候得多好,如果你的产品质量变了,服务下降了,没有了竞争力,他就会弃你而去,所以他没良心。这就是为什么企业每天都要不断创新,不能吃老本的原因。
市场经济受惠最多的是谁?普通大众。人类过去200年进步最大的受益者是普通老百姓,不是达官贵人。
我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们现在用电照明,之前用蜡烛照明,发明电以后,谁是最大的受益者?不是皇帝。
你去法国凡尔赛宫看一下,几千平米的大厅里,那时候放上千个烛台,照明不比现在差。但是现在无论什么人,你的照明可以跟国家元首达到平等。
企业家为什么要伺候我们?比较一下企业和政府你就明白。政府和企业最大的差别是什么?就是获得收入的方式不一样。
政府是靠税收,企业是靠价格。税收是强制的,价格是自愿的,这个价格别人不接受,那你就什么也得不到。
所以,企业不需要为人民服务的口号,但它就必须为人民服务,因为不为人民服务它就完蛋了。
所有的政府都会说“为人民”,但即使不为人民服务,它也有收入。
4
市场竞争
价格低于价值 人们才会接受
市场上你要追求幸福,首先要让别人幸福。幸福是人们对满足欲望的评价。任何一个东西,好比这瓶矿泉水来说,它的价值就是消费者对它的评价。
价值是主观的,你不要以为价值是客观的。现在经济学教科书上讲价值是客观的,这是不对的。同一件东西对不同的人价值就是不一样的。给定一种产品,一个人对它愿意支付的最大价值就是它的总价值。
企业要从你这收走的东西是价格。价格能不能高于总价值?不可能!因为你是自由的,价格高于总价值你就拒绝了。只有在价格低于总价值你才会接受它。
差出的这一部分,就是你对它评价的总价值减去价格,在经济学上叫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越大,消费者得到的幸福越多。
企业生产这个东西是有成本的。价格减去成本就是它的利润。大体上来讲价值链条就是这样。我们的GDP的核算其实没有包含消费者剩余。而人类最大的进步就在于我们消费者剩余不断在增加。
好比计算机,20世纪70年代的计算机可能比这个屋子还大,要多少钱呢?几万甚至几十万美元。现在,我们随便买一个iPad,它的功能比那个屋子般大的计算机还要强,但是我们只花几百美元。所以消费者剩余在不断增加。
中国企业给消费者带来的剩余多
企业的成本如果超过了产品对消费者的总价值,企业就完蛋了。一个企业要生存下去,成本必须小于总价值。至于价格定在什么地方,与竞争程度有关。
我们现在的一些垄断性企业,好比石油、电信、银行,因为有法定的垄断地位,所以就大量剥夺消费者剩余。
就是说,本来市场经济属于消费者剩余的东西,现在变成了企业的利润了。
所以,所有者结构和政府政策在决定着价值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分配。
这也说明,一个垄断企业的盈利不一定对社会是好事,只有当你在竞争当中盈利的时候,那才是好事,说明你比别人创造的总价值更大,或者你的成本更低。如果没有竞争的话,盈利很可能是一种坏事,因为它是一种强盗逻辑,是一种转移支付。
市场的竞争究竟是什么竞争?用一句话讲,就是为消费者创造剩余价值的竞争。
为什么中国的产品在过去三十年里面出口到全世界?不是说中国的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高,创造的总价值多,而是由于中国的企业成本低,它给消费者带来的剩余多。
也就是说,美国的消费者如果买美国企业生产的产品,价格很高,得到的消费者剩余不如买中国的产品大。
尽管中国的质量差点,但是一算下来,给他带来的消费者剩余更多,所以他就愿意买。
由此使得我们中国的企业把产品销售到全世界好多地方,我们走到哪,都可以看到中国生产的产品。
所以说市场竞争的核心,是谁给消费者创造的剩余多,谁能让消费者更幸福。
5
发现市场
乔布斯甚至不搞市场调研
那你怎么能够比别人做得更好呢?只有把总价值往上做,或者把成本降下来。提高总价值和降低成本靠什么?就是靠不断的创新。创新本质是什么?就是你怎么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快乐和满足。
创新的钥匙是在消费者那里。在市场中,消费者是老板,企业家不是真正的老板。企业家只是在企业内部才是老板,到了市场上,他就是伺候人的。
但是,消费者这个老板比较笨,就是他经常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这才是我们需要企业家原因。如果消费者自己明白自己需要什么,他告诉你生产什么就是了,就不需要企业家了。
也就是说,企业家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发现消费者的需求,发现市场。企业家能力的高低主要体现在这里。
第一类企业家就是能够想象和识别出来消费者自己需要但很不明白的东西,最伟大的企业家,像比尔·盖茨、斯蒂文·乔布斯这样的企业家,他们所生产的东西是之前市场上不存在的。
像乔布斯这个人聪明到什么程度?他甚至不搞市场调研的,但明白市场真正需要什么。他好像没有来到中国,但是他的产品中国人抢着买,排队都买不着,出现了“黄牛”。
这就是一种特殊的智慧,他靠他的想象,然后生产出一种东西,你喜欢得不得了。你想给他提意见,还好像不知从哪提起。
第二类企业家就是满足市场上已经出现的需求,把产品和服务做得更好。
第三类企业家做得相对更简单,就是按定单生产,也就是OEM(即代工生产)。人家设计好,你加工出来。
中国的企业家,主要在第二、第三类。有没有第一类?肯定有,但我现在不敢说很多,因为中国大部分产品都是抄过来的。或许像马云、马化腾这种人,可能是属于第一类吧,因为他们提供的产品市场上过去是没有的。
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需要对人性有透彻的理解。这一点很重要。我刚才讲,市场的发展就是让人类过上更幸福的生活。所以你怎么理解人性,理解人对真善美的追求,是非常重要的。
6企业创新
索尼创新 最大成功也是走下坡路的原因
创新是什么?创新是一个创造性破坏。人类过去两百年的进步,基本上是一个创造性破坏的过程。
比如说,移动通信对固定通信就是一个创造性破坏。十多年前中国电信公司在行业中基本处于独家垄断地位,虽然旁边还有联通存在,但不成气候。后来中国电信一分为二,变成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两家。
当时分家的时候,多数人希望留在中国电信,不想去中国移动,最后只能用抓阄的办法决定去向,运气不好的抽着了,就去中国移动了。
但三年之后,情况彻底改变了。中国移动市场迅速扩大,利润越来越多,而中国电信的发展就相对缓慢一些,留下来的人的收入都比不上去了移动的,很后悔。这也说明,我们大部分人其实很笨,看未来其实看得很短。我们以为我们对自己做了最好的选择,其实可能完全不是。
为什么企业的创新比较难?一个原因是一个企业做得优秀之后,你要让它再创新就是毁灭自己。
比如说,索尼公司曾经是行业领袖,上世纪90年代之前,索尼公司有最成功的产品是随身听——walkman。
为什么现在索尼公司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walkman太成功,索尼公司要推出MP3、MP4等于毁灭自己。加上发明walkman的人在索尼公司的地位相当的高,谁都不愿意得罪他。结果是,其他公司的iPod、MP3出来了以后,索尼公司就落后了。
十年前,索尼公司根本不把三星公司放在眼里,现在三星好像不太把索尼放在眼里。索尼公司去年大亏损。
这就是创造性破坏。技术的发展太快了,一个公司要持续保持领先地位非常难。你看摩托罗拉,十年前红得不得了;诺基亚五年前甚至三年前都红得不得了,现在面临破产,被收购。柯达胶卷,现在也要申请破产保护了。
为什么过去两百年发展这么快呢?就是在市场逻辑的推动下,企业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够生存。而人类过去的历史是完全不一样的。在强盗逻辑下,技术进步并不重要。
7
企业制度
在现代市场中 信任非常重要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我们中华文明在古文明里面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就是它的连续性,它没有中断,所有其他的古代文明全中断了,全消失了。
今天的埃及与原来的埃及没关系;今天的希腊与原来的希腊也 没关系,只有中华文明是一脉相承的。
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有好多的缘由。文字可能是一个缘由,所以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文字的功劳是很大的。
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中国有两千多万人。汉代的时候,人口曾达到六千多万。当时的通讯技术非常落后,皇帝要统治这么大的一个国家,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想想现在的企业,规模超过几千人,管理起来就很不容易。皇帝靠什么能管理这么大的一个国家?
我想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商鞅变法时期发明的连坐制,也就是一人犯法株连九族。有了这个制度,皇帝就不需监督每个人,而是让人们之间相互监督。 这对我们理解现代市场经济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现代的市场和古代不一样,古代都是熟人之间的市场。现在的市场是陌生人之间的交易,绝大部分的交易都是在不认识的人之间进行的。
比如,我喝这个矿泉水,但我并不认识这个企业的老板,我当然更不认识几千个员工。那我怎么能够放心地喝矿泉水?我得有几分的信任。在现代市场中,信任非常重要,如果没有信任,我们什么东西都不敢买。那么,怎么建立陌生人之间的信任?
这就是企业制度和所有制的重要性。企业的名号是一个制度设计,同一名号下工作的人承当连带责任,市场对他们实施集体惩罚。
连带责任是一个责任链
我们用什么办法惩罚?我们不买了,你骗我一次我以后不买你东西了,这就行了。这样,一个企业要在市场上生存,企业内部必须建立很好的监督和激励制度,保证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得到消费者的信任。这就是现在市场的运作方式。
比如麦当劳,我们不认识麦当劳的老板,不认识它的员工。但如果麦当劳卖了过期的牛肉,我们报纸上一登。它名声坏了,以后它的生意就大大降低。害怕这一点,它就必须加强管理,因为任何一个员工出了问题,都会使麦当劳整体声誉受到损害。
任何一个名字下,都是一个连带责任。企业就是这样一个东西。
进一步讲,企业里边人很多,要使这个监督有效,就需要老板,需要利润制度。
老板是拿利润的人,也就是对所有员工承担连带责任的人。什么叫老板?老板就是找不到别人的毛病,就都是他自己的毛病。什么叫雇员?雇员就是你找不到他的毛病,他就没责任,这就是老板和用工的区别。一个没有老板的企业是很难被市场信任的。
另外,连带责任是一个责任链。一般来讲,下游的企业要对上游的企业承担连带责任;有品牌的企业,要对没有品牌的供应商承担连带责任。
比如说你到沃尔玛买东西,沃尔玛的东西可不是自己生产的,但是只要出了问题你就找它,它得替你承担责任。
现在媒体上经常讨论企业的社会责任,这才是真正的社会责任。企业树立一个品牌,就是在消费者、客户面前立了一个军令状,打一个保票:你买我的东西,出了问题我负责任。你没这个能力,你就躲后面跟人家OEM去吧。
所以利润就是责任。你要当老板,你就要对内部的员工承担连带责任,也要对供应商企业的员工承担连带责任。你承当责任的能力,决定你赚钱的能力。
保护无形资产 建立相互信任
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家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现在无形资产变得如此重要。
如果农夫山泉的牌子谁都可以使用的话,你会信任它吗?你不会信任的。那谁敢买矿泉水?没人敢买矿泉水了。
倒过来可以这样讲,如果我们现在把所有商品的商标都撕掉,有多少东西你还敢买?没有多少东西了,甚至大米你都不敢买了。
所以,品牌有一个责任的含义。我们保护一个商标,就是使这个社会谁干了坏事,我们就找谁的麻烦。然后,我们才有信任,所以,我们千万不要把对无形资产的保护,理解为是为了老板的利益。保护无形资产,是为了我们千千万万消费者的利益。
当然,无形资产有好多不同的种类,性质不一样。比如专利那是一类,商标又是另外一类。但是,总的含义还是它对现在市场的信任的建立太重要了。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对无形资产的有效保护,它不可能是一个大家相互信任的国家。
所以,你看世界上凡是有好的品牌的国家,都是那些无形资产得到有效保护的国家。我们国家的信任危机,与我们的产权制度有关。
我们希望这个社会变得越来越信任,但是我要告诉你,没有财产制度,没有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包括有形资产、无形资产,我们不可能有真正的信任。
8
改革30年
计划经济就是“职权经济”
中国的改革从计划经济开始。计划经济是典型的强盗逻辑。比如说,农民自己养一只鸡,下了鸡蛋,自己不能吃,要交给供销社,然后卖给城里人。我不想卖,不行,如果再不卖,那就把你抓起来。这就是强盗逻辑。
计划经济下,价格是一种税收,想给你定高就给你定高了,想给你定低就给你定低了。所以你根本没有选择的自由。 我们改革了,你可以从这个角度,就是逐步地从强盗逻辑走向市场逻辑。这就是我们的价格自由化,还有企业的民营化。
强盗逻辑比偷还严重,偷是受害人不知道的情况下的行为,说明施害人还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不合理,但抢劫的人没有一点道德观念,所以法律对抢劫比对偷窃判得要重。
计划经济下的权力谁行使?就是当官的,你有这个职位,你就有这个权力,没这个职位就没有这个权力。所以我叫它“职权经济”。市场经济是什么?就是产权经济,你有钱就可以,就这么简单。
计划经济的“竞争”很激烈,但是竞争什么?竞争职位。竞争职位的最好办法,就是想办法把别人踹下去。所以它是强盗式的,它不创造价值。市场经济下,你要为别人创造价值才行,这就是企业家的功能。
三批企业家推动中国30年发展
中国改革开放之前,最有才能的人干什么?一部分是政府官员,另一部分就是农民。
为什么当农民呢?因为我们的户口制度,他进不了城。那个时候的农村,有点企业家精神的人,可以分成两类。
一类是当生产队的领导,另一类就是搞投机倒把的。搞投机倒把给社会带来财富,但政府认为你有罪,就给抓起来。
改革开放的第一批企业家就是农民企业家,那个时候没人看得上做生意的人,个体户要找对象都很难,没人看得上他。所以只有进不了政府和国有企业的人,才去做生意。
第二个十年不一样了,就是官员开始下海。引发官员下海的一个重要契机就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所以现在有一种说法叫“92派企业家”。
这一批企业家文化程度比较高,硕士甚至博士,有些官大到处级、司局级干部,所以他们就搞房地产,搞金融这些起来的。
第三批企业家是海归为主的,像李彦宏、张朝阳这些人,这是随着高科技发展而来的。
中国过去30年大致就是靠这三批企业家发展起来的。第一代搞制造业、商业;第二代是房地产、金融;第三代搞高科技、互联网。从时间顺序上讲,这是一个接力赛。
9
未来发展
理念和领导力最重要
今年是邓小平南巡讲话20周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使得中国人好多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所以我在这里讲,决定着社会进步的是理念。一般人讲也没用,所以我认为理念和领导力是最重要的。
现在我们知道对企业家的评价分歧很多,但我们不要对某一个具体人的判断变成对某个职业阶层的判断,这是两码事。
我们也不要把一个人是否犯法与他是好人还是坏人混为一谈。计划经济体制下一般是合理的都不合法,合法的都不合理,这就是我们开始改革时的基本状态。
所以一个人只要循规蹈矩,“遵纪守法”,即便他的所作所为对这个社会造成巨大的灾难,也没人追究他的责任。反过来说,你要给社会做点贡献,给人民带点幸福,那基本是不合法的,所以就把你抓起来。
在改革开放后的1982年,温州有八大王,七个被抓起来,一个逃跑了。为什么?因为你生产和销售的东西人家喜欢,赚钱了。(备注:1982年打击经济领域犯罪,各地以“投机倒把罪”抓了一批走在市场经济“浪尖”上的人。在温州,五金大王胡金林等几人被列为重要打击对象。此为“八大王”事件。
1984年,时任温州市委书记的袁芳烈组织联合调查组,对全部案卷进行复查,被捕的几个人才被取保候审,或无罪释放,而后恢复名誉,归还已经被没收的财产。)
改革就是把合理的变成合法的
我们改革的目的就是把合理的事变成合法的,合法的也是合理的,但是我们总体上还在这个过程当中。所以在现实中仍然是合理的不合法、合法的不合理的现象大量存在。因此,我们在改革当中以什么样的精神和理念干事,非常重要。
如果你没有改革的精神,没有改革的理念,只是咬文嚼字,似乎你还在讲究法制,其实是在阻碍进步。比如说包产到户,1983年才变得合法,如果没有改革的精神,中国的改革是没有办法起步的。
中国未来的前途究竟怎样,取决于未来能不能回到改革的道路上,取决于我们的理念,取决于我们相信什么,不相信什么。
我们今天经常讲的既得利益对改革的阻碍,但是我跟大家引证凯恩斯的一句话,既得利益和思想理念相比,它的作用远远被夸大了。米塞斯也说过类似的话。今天支配我们的政府甚至普通人的理念,好多都是几十年前甚至是一百多年前的思想。
反过来说,我们现在所做研究和宣传的东西,可能就是未来几十年之后做的事情。
人年龄大了之后接受新思想是很难的,这也意味着在大学的学府里面,我们需要探讨的是关系到国家和人类未来的东西。
如果我们只以现实中是否可行判断一种理论的正确与否,我们永远不会有进步。
我们下一步会怎么样?现在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当然我也抱着很大的期待。如果我们能够重新启动改革,那么中国再过三十年完成整体的市场化,就是使得我们这个国家真正由特权走向权利,我们才真正是一个法治的国家,一个民主、自由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