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自问世以来,因其不污染环境、不用费力脚蹬和成本相对较低等优点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也在选择代步工具时将目光投向了电动自行车。
然而,电动自行车行业飞速发展的同时,它所带来的一系列相关问题也引起了大众的普遍关注。多年的野蛮生长和政策缺陷,也造成了中国电动自行车行业良莠不齐、恶性竞争、创新不足等情况。
2011年3月19日,公安部,工信部等国家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的通知》,此通知一出,业界哗然,加之3月份以来全国掀起的铅蓄电池专项整治行动的开展,种种迹象表明,电动自行车新一轮洗牌行动已悄然展开。转型升级已成为电动自行车行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从12月12日召开的澳柯玛电动车年会获悉,作为电动自行车行业的龙头,澳柯玛电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澳柯玛)一直走在电动自行车行业的前端,高瞻远瞩,利用技术、品牌和市场优势使之逆势飞扬,实现了市场和消费者的双赢局面。
技术驱动,成就品质
长期以来,随着消费者对电动自行车青睐度的增加,目前电动车已不仅仅是车型、价格和店面圈地等这些表面现象的竞争,而是悄悄展开了产品内在品质和服务的竞争。
在同质化竞争的形势下,除了要开发出有自己特色的产品,更要保证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要做到这些,离不开企业的科技创新。
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指出,企业要尊重技术发展的规律,做车子遵循从小做到大的过程,而中国的国情是首先发展电动自行车,其次是电动摩托车、电动小轿车、低速电动车,最后是电动大客车,这才是一条符合现状和规律的路线。
对于方兴未艾的电动车行业,电池技术正是其存在的核心竞争力和最大瓶颈,谁能正确对待,谁就能占得先机。
在这一方面,澳柯玛电动科技有限公司以当之无愧的科技创新优势走在了行业的前列。
作为行业内唯一的一家上市公司,澳柯玛电动车不断推动行业产品创新。针对当前行业同质化严重这一严峻局势,澳柯玛从产品研发、科技创新、渠道管理、提升服务四大方面入手,打造电动科技专家形象,倡导“科技让骑行更美好”,比如,热销的澳柯玛防冻墙系列,磁能刹车、防飞车保护、高强度车体等在内的六项安全保护措施,增强了骑行的安全,并能减少噪音和防侧滑等等,这些都是澳柯玛在追求产品核心技术过程中的一个小小缩影。
2010年,澳柯玛依托电动车雄厚的技术研发能力,研发出领先于市场的“防冻墙”技术,通过防冻墙低温增航专利技术,有效延长电动车零下15摄氏度低温状态下续行里程30%以上,解决了“电动车冬天跑不远”这一困扰行业多年的难题。澳柯玛由此得以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保持品质领先优势,在中国的电动自行车行业中为各企业起到了表率作用。
精心铸就品牌力量
以往电动车销售过程中,销售力都大于产品力,纯粹是为了销售而销售。随着竞争的日益成熟,商家对产品品牌和品质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经销商靠卖概念占领市场的时代即将成为过去。
在遭遇了政策壁垒与技术瓶颈的双重打击之后,电动自行车行业的“蓝海”其实更多的具备了“红海气质”,在劳动密集、低附加值、低利润的传统制造红海中,想要脱颖而出,成为其中的佼佼者,绝非易事。
澳柯玛电动自行车,彰显的就是一种品牌竞争力。作为传统的老牌家电企业,澳柯玛的市场号召力毋庸置疑,其电动车更是最早一批在市场上出现的产品之一,依托澳柯玛本身的品牌影响力,已经抢先聚拢了一大批忠实的拥趸。更何况在技术升级、产业壁垒消除的大背景下,澳柯玛电动车采用的全新的“防冻墙”技术,SBS刹车系统以及健康大鞍座等多种细节改进,使其成功的占据了技术与品牌的双上升通道。
长期以来,受维修因素制约,消费者在选购电动自行车时,首先考虑的便是对产品的维修跟进,这也成为影响电动自行车销量与市场对电动自行车品牌评价的重要标准。因此,“售后服务”已经逐渐成为决定电动自行车强势品牌的重要衡量标准,成为企业蜕变的重要因素,先知先行的企业无疑会占据先机。澳柯玛“用做汽车的服务标准做电动自行车服务”理念之下推出的“金扳手”服务,解决了电动自行车在售后维修等服务中存在的诟病,让消费者得到真正的实惠,享受到真正的“幸福消费”。
抢占市场先机
近十年来,国内电动自行车产业始终呈现连续快速发展,市场几乎是“钢性需求”。数据显示,2011年9月份以来国内电动自行车行业却突然减速,当然,业内的这种“突变”是有原因的。3月份四部委文件下发后,各省市陆续出台一些电动自行车的管理措施,业界一方面积极配合各省市的调研和反映情况,另一方面,多数企业对上述治理还处于观望和等待的状态。加之国家九部委对铅蓄电池污染问题进行整治,导致铅蓄电池供应紧张,这个举动对电动自行车行业影响很大,因为整治动作导致电池供量下滑,价格上涨,使整车企业产销受到比较大的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业内也纷纷传出各种质疑:除技术问题外,电动自行车企业目前生产的电动车都是低速电动车,在市场推广方面也会面临很多问题。
中科院院士、亚太电动车协会主席陈清泉对于电动车在中国的发展,明确的表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电动自行车王国,在电动车领域,中国与海外汽车巨头依然还有差距。中国电动车企业可以采取另外一种路线,即发展技术要求低、进入门槛低、同时没有技术壁垒的市场,尽快将企业做大做强。从中国目前情况来看,低收入人群对于廉价电动车的需求很高。如果发展低速小型电动车,满足人们的代步需求,将会有很好的产业发展机遇。
对于消费市场而言,谁掌握了技术优势、占据了品牌制高点,谁就能抓住消费者。在过度竞争的“红海市场”中,澳柯玛就以其核心技术优势,品牌影响力在电动自行车市场开拓了一片天地,其市场号召力已毋庸置疑。
2011年,澳柯玛更是加入家电下乡的大军,并将“下乡”活动提升到品牌发展战略的高度,提前布局,依托“澳柯玛质量提升年”的理念和庞大的研发平台,成功研发出“防冻墙低温增航专利技术”、“动力倍增技术”、“全寿命电池技术”等核心技术。“EV科技专家形象”初现后,澳柯玛又将家电业的高端服务引进到电动自行车行业,推出全方位的“金扳手”服务理念和一年两次免费换季保养人性化服务,开创了电动自行车行业首个服务模式。这无疑让澳柯玛在电动自行车在下乡行列中独树一帜,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了绝对优势。
2011年,澳柯玛推出“大众代言人”选拔活动,全国设立三个赛区,以独特的形式给时下的年轻人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凸显企业的社会责任,彰显大企业风范,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从各种角度了解澳柯玛,认识澳柯玛,扩大了市场影响力。
不可否认,目前电动车企业还没有达到依靠品牌来引导市场的阶段,核心技术无疑是行业内品牌塑造与形成的重要推手,在企业面对并购整合局面的背景下,谁能依靠技术创新与真正为消费者着想的服务,实现品牌的提升,谁最终就将成为市场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