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RO只不过是欧洲债务货币化的一个“幌子”


LTRO等同于QE吗?
LTRO被市场解读为欧洲版的QE:欧洲商业银行用央行提供的低息贷款购买欧债,既可降低欧债发行成本,又可使银行通过赚取息差增加盈利和资本金。若银行再将所购买的欧债抵押给欧洲央行以获取更多贷款,则更增加乘数效应。
表面看,欧洲的LTRO与美国QE都旨在向金融系统注入流动性,二者有相似之处,但仔细考量,二者难以划上等号。这是因为:QE是美联储直接购买美国国债,可以直接起到明显压低国债收益率的作用;而LTRO实际是欧洲央行对欧洲商业银行的抵押贷款,其选择权掌握在商业银行手中,银行使用LTRO作为融资工具,但并没有义务必须购买欧债,因此市场对LTRO能真正发挥多大作用难以把握。
由此可见,LTRO会否起到QE的效果,核心就在于银行是否会购买欧债。
银行会如欧央行所愿去购买欧债吗?
尽管LTRO 操作能为欧洲银行提供了大量资金,但个人认为,这些资金大规模进入欧债危机国国债市场的可能性不大。
目前欧洲银行体系已经持有大量的欧债资产,而这些资产在未来减值的可能性较大(希腊债曾信誓旦旦说绝不违约,最后银行却被逼“自愿”重组,甚至无法从CDS索偿),若继续购买会使银行账面上获得更大的债务风险敞口,将无可避免地会降低欧洲银行资本充足率,而欧洲银行本身就已存在资本不足的问题。根据巴塞尔协议III,欧洲银行必须在20126月前达到资本充足率最低9%的要求,更加严格的资本金要求将迫使银行进一步去杠杆,而不是增杠杆、增风险。
因此银行从自身安全的角度考虑,使用资金购买危机国国债的规模将会十分有限。这也是为什么欧洲银行只是热衷于购买短期国债的原因所在。
欧洲银行实际上扮演了欧洲央行购买国债的代理人角色
欧洲央行推出LTRO,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暂时缓解欧洲银行的融资危机,但同时欧洲央行资产负债表也会面临恶化的可能,欧洲央行将不得不背负起巨大的坏账风险。
面对愈演愈烈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欧洲央行的政策立场正在逐步软化,欧洲央行很可能会效仿美国救助金融危机的做法,包括改变几十年来欧洲央行不能在二级市场直接购买主权债券的铁律(尽管欧洲央行至今还一再坚持不会触碰这一政策底线)。LTRO实际上是欧洲央行利用商业银行,间接成为了主权债务的最终贷款人。个人认为,LTRO只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债务货币化罢了。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摆脱债务困境,欧美货币当局试图使用各种招数,达到债务货币化的目的,这种货币政策的冒险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未来通胀的不确定性,将来全球不得不为治理通胀危机而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