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和海底捞合作结了个什么果


   在中国的餐饮界,海底捞是个异类。估计有好多人没吃过海底捞,但对网络上流传的许多诸如“人类已无法阻止海底捞”之类的段子或多或少都听过一些。上周,这个另类的火锅店发了个微博,再次引发网友的热议围观,这条2月2日海底捞新浪官微博发的微博是:“畅享智真,此刻天涯亦比邻!海底捞【远程视频聚餐系统】已在北京王府井店、上海长寿路店开始试运行,提供京沪两地视频聚餐服务。咨询电话:(北京)010-57620153;(上海)021-62770701;消费类型:京沪两地商务洽谈、朋友聚会、家庭团聚消费标准:200元/小时(2月29日前,100元/小时),餐费另计。”这个“华为和海底捞合作推出远程视频聚餐”的新闻微博,两天的时间竟然被转发24000多条,评论多达4700多条。

 
  一般的企业微博无法达到这样的关注度,但是这次却不同。这条微博引起网友有关注和热议,一是大家好奇,在餐厅里弄个视频会议系统用于聚餐,会是什么样的感觉;二是华为和海底捞,这两家在各自领域都出类拔萃的企业合作,创造的这种商业模式能否成功,大家很好奇,大家热议的是“华为和海底捞合作能结个什么果”。
 
  众所周知,作为在餐饮业服务营销做的最好的公司,海底捞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服务创新,这种以维系情感为出发点的创新服务,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同。而华为,这家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它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创新,就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创新服务。如今两家以创新闻名的企业联手,推出远程视频聚餐的业务模式,人们在疑惑中更多的看到了创新的无穷尽。
 
  在一些人看来,有谁会招呼远隔千里的朋友,通过视频来聚餐?认为是浪费。但事实却表明,这个世界上,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在海底捞微博发出引发关注时,就已有客户抢订这种服务,而且咨询的人络绎不绝(北京晚报2月3日十三版报道)。质疑归质疑,市场的需求在那儿摆着呢。
 
  如果仅从一般消费者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似乎这只是一个茶余饭后的谈资、街头巷尾的议论罢了。从行业的角度来说,华为和海底捞的合作,则有很多的启示意义。
 
  随着企业市场的发展以及信息和通信技术(ICT)的转型,很多企业开始寻求端到端全覆盖的融合性ICT解决方案。华为也适时调整,将企业业务与电信运营商业务、终端消费者业务并列,作为华为的业务支柱之一,并在该市场频频发力。然相对于众多强大的竞争对手,华为靠什么在企业业务市场开疆拓土?答案只有一个: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进行创新服务,这是制胜法宝,但这个法宝怎么用,如何用,却是一个新的问题。在这里,我们不妨回归科技的本质,来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答案。
 
  科技是用来做什么的?时代在进步,信息化在高速发展,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会越来越普遍。科技就是用来改善和提高生活,改变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娱乐的方式。
 
  在许多人看来,视频会议系统就是视频会议用的,别的地方用似乎不大可能。但如今华为和海底捞如此合作,证明一切皆有可能。这其中有海底捞在服务方面的大力投入,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华为在将这一产品向消费类市场转移,向普通大众转移中所做的大胆创新,在对外提供高于业内其他厂商技术指标的前提下,将其更好地客户需求相结合,通过搭建模拟火锅环境进行试验,解决了“防油、防烟、防雾”的难题,其创新能力与客户服务理念可见一斑。
 
  智真系统与餐饮行业的完美结合,让海底捞再次赚足了眼球,有网友评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海底捞这样的传统行业,都可以如此创新,的确值得我们持续学习!” 但同时,这其实也给了金融、制造、交通、政府、教育、医疗等其他行业上了一课,相较于海底捞所在的餐饮业,上述行业其实更加适合视频会议系统发挥作用。像传统行业学创新,有时候,转换一种思路,换一个角度,就会发现另一个空间,另一片天。